9.人才價格國際化
經濟全球化使包括人才資源在內的生產要素的價格逐步趨同。價格杠杆引導人才國際流動,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須使人才的薪酬水平具有國際競爭力。這使發展中國家的一些熱門人才、重點人才薪酬率先與國際接軌,從而拉大了不同層次和類型人才之間的薪酬差距。
10.競爭對手國際化
不僅在國外競爭會遇到國際競爭對手,由於國內競爭國際化,即使不出國門,在國內也會遇到打上門來的國際競爭對手。國際競爭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很難避免。因此,即使在國內發展的企業(組織),也要做好與國際競爭對手競爭的準備,也要熟悉國際競爭對手,熟悉國際競爭的方式方法,製定國際競爭戰略。隻有這樣以攻為守,在國內做好打國際競爭戰鬥的準備,才能在遭遇國際競爭對手時穩住陣腳,從容應對,並在國內積累國際競爭的經驗,為日後走出國門主動出擊做好準備。否則,沒有國際視野,沒有國際競爭的意識,沒有國際競爭戰略,即使在國內競爭中也很難立住腳。
三、國際化人才戰略實施策略
積極穩妥地推行國際化人才戰略。不同地方和企業對實施國際化人才戰略有不同的需要。麵臨國際競爭形勢急迫、麵向國際發展需要強烈的地方和企業,對國際化人才戰略的需要大,特別是想成為國際化企業的企業必須積極實行國際化人才戰略,沒有國際化人才戰略作支撐,企業國際經營發展戰略就很難實現。國際化人才戰略的滯後,可能使事業發展得不到更合適的人才,從而製約國際化經營發展戰略的實現及國內事業的發展。而沒有國際發展需要和國際競爭威脅的地方和企業,則缺乏國際化人才戰略的實際需要,但在國際化大背景下也需要有國際觀念和視野,有相關國際化素質人才開展有關國際活動,國際化戰略有利於提高其在國內競爭發展的水平和地位。如果條件允許,國際化人才戰略可適度超前,這可能促進國內人才戰略,並為國際化經營發展作好準備。但實施國際化戰略需要的成本投入高於國內戰略,國際化人才戰略太超前,會加大人才戰略成本投入,影響國內人才戰略的實施,因此實施國際化戰略也要適合實際需要,要量力而行。要找準國際化人才戰略實施的突破點,先在某些方麵實行國際化,再逐步擴大國際化領域。
積極為國際化人才戰略實施創造條件。開展國際化人才戰略需要具備一定條件。要有國際化人才信息網絡、國際化人才招聘能力、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國際人才管理能力。要對國際人才進行評價、鑒別,使不同國家的人才具有可比性。這就要求人才教育培養、人才標準、人才選拔方法等國際化,適應國際人才使用管理的需要。企業是人才國際競爭的主體,人才國際吸引力有賴於企業的國際聲譽、國際薪酬水平等。一個國家著名的跨國企業越多,人才國際吸引力越強,人才戰略的開放度越高,國際化人才戰略程度就越高。要積極為國際化人才戰略實施創造條件,克服國際化人才戰略的實施障礙。國際化人才戰略實施條件越好,人才國際競爭力就越強。
要處理好國際化人才戰略與國內人才戰略的關係。國際化人才戰略既是國際人才競爭的需要,也是國內人才競爭激烈的結果。企業往往是在經曆激烈國內競爭後才走向國際競爭,是在國內沒有合適的人才後才舍近求遠而在全球範圍內尋求人才,因為從國外獲取人才需要更高的投入,難度也更大。而隻有在國內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企業,才有能力走向國際,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要首先取得本國人才競爭優勢,然後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本土戰略是國際化戰略的基礎,沒有本土戰略的成功實施,沒有當地的人才競爭優勢,很難走向世界,具有國際競爭力。國際化人才戰略與國內人才戰略互相促進,國內戰略是基礎,國際化戰略是進一步發展,國際戰略可能加強提高國內戰略。國際化人才戰略不僅僅為國際發展服務,也為國內事業發展提供所需要的國際人才。不同主體國際化戰略在總體戰略中所占的地位作用也不一樣,有的是以國際化戰略為主、本地戰略為輔,有的則是以本地戰略為主、國際化戰略為輔。國際化戰略在前者為主體戰略,後者為輔助戰略。不同需要和條件的戰略主體可以實施不同的國際化人才戰略模式,有不同的國際化戰略側重點和手段,如有的可采取海外發展、利用當地人才的戰略,有的可采取在本國聘用海外人才的戰略,有的可采取本國人才通過培養達到國際化的戰略。
積極開展人才輸出戰略。完整的國際化人才戰略應該是有進有出的雙向發展戰略,不僅包括國際人才引進,吸引使用國際人才資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還包括主動的人才輸出。主動的人才輸出不同於被動的人才流出,它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是根據我方的需要,積極地向國外派出人才;二是積極發展教育,向國外輸出教育,培訓外國人才,包括發展留學生教育,吸引外國留學人才來華學習,也包括我國教育向國外發展,教育機構出國辦教育。人才及人才培養的輸出,對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利於我國企業跨國發展,這些派出人才成為我國企業跨國發展的人才骨幹,有利於更多地吸引、利用所在國人才為我國跨國企業服務;有利於幫助世界認識中國,人才是文化的活的載體,人才的輸出有利於向世界傳播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價值觀,而對國外人才的培養教育更有利於培養認同中華民族文化和價值觀的外國人才,這些人才比其他外國人才更可能、也更適合為我國所用。我們要充分認識人才與教育的輸出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任何一種有影響的產品都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和價值觀,如美國的快餐和速食反映了美國人對效率和便利的追求,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播有利於相關產品的營銷,有利於增強經濟的競爭力。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不單是一項文化工程,也是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離開中華民族文化的複興,中國的經濟就很難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