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寬心,幸福正在進行時(3 / 3)

抱怨是世上最沒有價值的語言。今天抱怨這個,明天抱怨那個,仿佛一刻不說抱怨的話,我們就感受不到心裏的平衡。可是如果一味地去抱怨自身的處境,對於改善處境沒有絲毫益處,隻有先靜下心來分析自己,並下定決心去改變它,付諸行動,它才能向你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如果兩個同樣遭遇的人,一個人在事發後將抱怨的時間用來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另一個仍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以賺取別人的同情,那麼,一年後坐在咖啡廳裏悠閑地喝下午茶的人一定是前者。

記住,苦難永遠不會因為你的暴躁而消失,所以,當我們苦悶的時候可以嚐試著放鬆心情,暗示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也可以適當地傾訴,但是不能將心情一直沉浸在不幸的事情上。充滿信心,昂首挺胸地迎接生活的挑戰才是打好勝仗的前提條件。人生處處都有希望,隻要你想去做、盡力做,就能做得更好。

突破心的“魚缸”,收獲“大海”的廣闊

有一條魚在很小的時候被捕上了岸,漁人看它太小,而且很美麗,便把它當成禮物送給了女兒。小女孩把它放在一個魚缸裏養了起來,每天這條魚遊來遊去總會碰到魚缸的內壁,心裏便有一種不愉快的感覺。

後來魚越長越大,在魚缸裏轉身都困難了,女孩便給它換了更大的魚缸,它又可以遊來遊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魚缸的內壁,它暢快的心情便會暗淡下來,它有些討厭這種原地轉圈的生活了,索性靜靜地懸浮在水中,不遊也不動,甚至連食物也不怎麼吃了。女孩看它很可憐,便把它放回了大海。

它在海中不停地遊著,心中卻一直快樂不起來。一天它遇見了另一條魚,那條魚問它:“你看起來好像悶悶不樂啊!”它歎了口氣說:“啊,這個魚缸太大了,我怎麼也遊不到它的邊!”

此刻的我們是不是就像那條魚呢?在魚缸中待久了,心也變得像魚缸一樣小了,不敢有所突破。即使有一天,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已變得狹小的心反倒無所適從了。隻有打開自己,開放自己的胸懷,正視周圍的環境,才能贏得世界的挑戰。

開放的心自由自在,可以飛得又高又遠;而封閉的心像一池死水,永遠沒有機會進步。如果你的心過於封閉,不能接納別人的建議,就等於封上了心靈的門窗,永遠活在黑暗中。要知道褊狹就像一把利刃,會切斷許多機會及溝通的管道。

有兩個巫師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幽暗的古堡中,成天見不到一絲陽光,它們十分渴望外麵的燦爛陽光。有一天,王子的軍隊攻下了這個古堡,囚禁了巫師,給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們以自由。兄弟倆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麵的陽光掃一點進來。”於是,兄弟兩人拿著掃帚和和畚箕,到陽台上去掃陽光。等他們把畚箕搬進臥室裏的時候,裏麵的陽光卻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他們隻好去找王子。

兄弟兩個站在那兒半天不敢說話。最後王子問道:“你們在做什麼?”

“房間太暗了,我們想掃點陽光進來。”

王子笑道:“隻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劍橋箴言】

人總是習慣於埋藏自己、封閉自己,將心門關得死死的。其實,把心靈的窗戶打開,外麵的陽光就會照射進來;把封閉的心門敞開,燦爛的陽光就能驅散人性中的陰霾。

開放,是一種心態、一種個性、一種氣度、一種修養;是對自己的專業和周圍的世界都懷有強烈的興趣,喜歡鑽研和探索;是熱愛創新,不墨守成規,不故步自封、不固執僵化;是樂於和別人分享快樂,並能撫慰別人的痛苦與哀傷;是謙虛,承認自己的不足,並能樂觀地接受他人的意見,而且非常喜歡和別人交流;是樂於承擔責任和接受挑戰;是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樂意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經驗,能夠迅速適應新的環境;是堅強的心胸,敢於麵對任何的否定和挫折,不畏懼失敗……

在埃及的國家博物館裏,有一件令人不解的展品:一隻用精美白玉雕刻的匣子,大小和常用的抽屜差不多,匣內被十字形玉柵欄隔成四個小格子,潔淨通透。

玉匣是在法老的木乃伊旁發現的,當時匣內空無一物。從所放位置看,匣子是十分重要的,可它是盛放什麼東西用的?為什麼要放在那裏?寓意何在?誰都猜不出。這個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讓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年後,在埃及中部盧克索的帝王穀卡爾維斯女王的墓室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幅壁畫,才破解了玉匣的秘密。

壁畫上有一位威嚴的男子,正在操縱一架巨大的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砝碼,另一端是一顆完整的心。這顆心是從一旁的玉匣子中取出的。

原來,在埃及古老的傳說中,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美麗女性,名叫快樂女神。快樂女神的丈夫是一位明察秋毫的法官,據說每個人死後,心髒都要被快樂女神的丈夫拿去稱量。如果一個人是快樂的,心的分量就很輕,女神的丈夫就引導那有著羽毛般輕盈的心的靈魂飛往天堂;如果那顆心很重,被諸多罪惡和煩惱填滿,快樂女神的丈夫就判他下地獄,永遠不得見天日。

原來,白玉匣子是用來盛放人的心靈的。誰的心輕盈,誰就能上天堂

問問自己,你的心是輕還是重?千萬不要等到快樂女神的丈夫用天平來稱量,那時就太晚了。不如趁現在,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把心上的累贅一一剔除掉,這樣,無論是陽世還是陰間,我們不是都能過著天堂般的日子嗎?

你能把虛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那麼你的心胸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樣寬廣。無論榮辱悲喜、成敗冷暖,隻要心胸開闊,自然就能做到風雨不驚。白隱明知自己被人誤解,還承受了各種壓力,但采取了默默承受的做法,沒有任何的爭辯,也沒有任何的抱怨,一句淡淡的話語就欣然接受一切,不管它是對還是錯,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或是自己做過還是沒做過,這需要何等的包容之心呢?這種人生態度,不得不讓人大為歎服啊!

生命之舟需要輕載。生活本身就是一份責任和承擔,是絕不輕鬆的,如果再加上額外的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壓力就會更大了。因此,我們應當學會放下心理負擔的包袱,輕鬆簡單地麵對自己的生活。

既然心輕的人死後可以上天堂,那麼同樣的道理,當他活在塵世時,他的日子肯定也比別人樂。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心呢?很簡單:比別人少一份攀比,少一份貪婪,少一份埋怨,少一份苛責……“輕” 過得愉悅、快

心“重”的人死後要進入地獄,其實他活著時也經常承受著地獄般的煎熬,因為當了小官後,他想著更大的官;有了100萬後,他還想著1000萬;有了相濡以沫的另一半,他還想著不可能屬於自己的另一個人……

你能把虛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那麼你的心胸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樣寬廣。無論榮辱悲喜、成敗冷暖,隻要心胸開闊,自然就能做到風雨不驚。白隱明知自己被人誤解,還承受了各種壓力,但采取了默默承受的做法,沒有任何的爭辯,也沒有任何的抱怨,一句淡淡的話語就欣然接受一切,不管它是對還是錯,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或是自己做過還是沒做過,這需要何等的包容之心呢?這種人生態度,不得不讓人大為歎服啊!

一個真正的智者能夠原諒別人的過錯,記住他的善,而一個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人隻會從別人身上尋找原因,記住他的壞。我們不要總是以自己為中心,把自己的心放寬,給別人一個了解自己的空間,也給自己一個認識他人的機會。

在埃及的國家博物館裏,有一件令人不解的展品:一隻用精美白玉雕刻的匣子,大小和常用的抽屜差不多,匣內被十字形玉柵欄隔成四個小格子,潔淨通透。

玉匣是在法老的木乃伊旁發現的,當時匣內空無一物。從所放位置看,匣子是十分重要的,可它是盛放什麼東西用的?為什麼要放在那裏?寓意何在?誰都猜不出。這個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讓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年後,在埃及中部盧克索的帝王穀卡爾維斯女王的墓室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幅壁畫,才破解了玉匣的秘密。

壁畫上有一位威嚴的男子,正在操縱一架巨大的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砝碼,另一端是一顆完整的心。這顆心是從一旁的玉匣子中取出的。

原來,在埃及古老的傳說中,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美麗女性,名叫快樂女神。快樂女神的丈夫是一位明察秋毫的法官,據說每個人死後,心髒都要被快樂女神的丈夫拿去稱量。如果一個人是快樂的,心的分量就很輕,女神的丈夫就引導那有著羽毛般輕盈的心的靈魂飛往天堂;如果那顆心很重,被諸多罪惡和煩惱填滿,快樂女神的丈夫就判他下地獄,永遠不得見天日。

原來,白玉匣子是用來盛放人的心靈的。誰的心輕盈,誰就能上天堂。

既然心輕的人死後可以上天堂,那麼同樣的道理,當他活在塵世時,他的日子肯定也比別人過得愉悅、快樂。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心“輕”呢?很簡單:比別人少一份攀比,少一份貪婪,少一份埋怨,少一份苛責……

心“重”的人死後要進入地獄,其實他活著時也經常承受著地獄般的煎熬,因為當了小官後,他想著更大的官;有了100萬後,他還想著1000萬;有了相濡以沫的另一半,他還想著不可能屬於自己的另一個人……

問問自己,你的心是輕還是重?千萬不要等到快樂女神的丈夫用天平來稱量,那時就太晚了。不如趁現在,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把心上的累贅一一剔除掉,這樣,無論是陽世還是陰間,我們不是都能過著天堂般的日子嗎?

生命之舟需要輕載。生活本身就是一份責任和承擔,是絕不輕鬆的,如果再加上額外的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壓力就會更大了。因此,我們應當學會放下心理負擔的包袱,輕鬆簡單地麵對自己的生活。

可是,生活中,人們常常給自己增添很多無形的包袱:昨天發生的事情,要及時的總結經驗,並且從中吸取教訓,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能忘記曾經發生過的痛苦的和悲傷的往事;明天還沒有到來,會發生什麼,都是無法預料的,我們需要做準備……總是害怕不夠,總是在準備,我們就是用這樣的鎖鏈鎖住了幸福,給自己的生命增添了太多的負擔。

舉重項目之一的挺舉,有一種“500磅(約227公斤)瓶頸”的說法,也就是說,以人的體力極限而言,500磅是很難超越的瓶頸。499磅的紀錄保持者巴雷裏,比賽時所用的杠鈴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實際上超過了500磅。這個消息發布之後,有六位舉重高手短時間內相繼舉起了一直未能突破的500磅杠鈴。

[兩個案例間加過渡,或者可以舍棄一個,兩個案例意思一樣]

有一位撐竿跳的選手,一直苦練都無法越過某一個高度。他失望地對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教練問:“你心裏在想什麼?”他說:“我一衝到起跳線,看到那個高度,就覺得我跳不過去。”

教練告訴他:“你一定可以跳過去。把你的心從橫杆上摔過去,你的身子也一定會跟著過去。”他撐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躍過。

原來一直我們不可戰勝的,是心裏的高度。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跳過心中的圍牆,你就永遠跳不出夢想的禁錮。不打開自己,就不可能學會新東西,更不可能進步和成長。開放的胸懷,是學習的前提,是溝通的基礎,是提升自我的起點。

在一個組織裏,最成功的人就是擁有顆寬心[不通]的人。他們會主動聽取別人的意見,改進自己的工作。比爾?蓋茨經常對公司的員工說:“客戶的批評比賺錢更重要。從客戶的批評中,我們可以更好地汲取失敗的教訓,將它轉化為成功的動力。”他本人也是這樣做的,經常鼓勵公司裏每個人暢所欲言,當別人和他有不同意見時,他會很虛心地去聽。每次公開講演之後,都會問同事哪裏講得好,哪裏講得不好,下次應該怎樣改進。這就是世界首富的作風,也是他之所以能成為首富的潛質。

花草因為有土壤和養分才會茁壯成長、美麗綻放,人的心靈也必須不斷接受新思想的洗禮和澆灌,否則智慧就會因為缺乏營養而枯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