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幸福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1 / 3)

第二章 幸福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你可以有“逝者如斯夫”的感懷,可以有“西風獨自涼”的惆悵,可以有“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傷……但是,情懷抒發了就好,不必太耿耿於懷,過多的欲望會吞沒你的幸福,知足才能常樂。

不算小賬,不算是非

生活中,當我們與他人發生爭執時,要懂得後退一步。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不無道理。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廣笑府》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倔強,生活中從來不對人低頭,也不退讓人。一日,家中來了客人,父親命兒子去集貿市場買肉。兒子拿著錢在屠夫處買了幾斤上好的肉,用繩子綁好轉身回家,來到城門時,迎麵碰上一個人,雙方都寸步不讓,也堅決不避開,於是,就麵對麵地挺立在那兒,僵持了很久。

日已正中,家中還在等肉下鍋待客,做父親的不由得焦急起來,便出門去尋找買肉未歸的兒子。剛到城門處,看見兒子還僵立在那兒,半點也沒有讓人的意思。父親心下大喜:這真是我的好兒子,性格剛直如此;又大怒:你算老幾,竟敢在我父子麵前如此放肆。他躥步上前,大聲說道:“好兒子,你先將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飯,讓我站在這兒與他比一比,看誰撐得過誰?”

話音剛落,父親與兒子交換了一個位置,兒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親則站在那個人的對麵,如怒目金剛般挺立不動,惹得眾多的圍觀者大笑不止。

故事很可笑,卻深刻地告訴我們:生活中需要退讓,這樣才不會因小失大。

退讓不是一味地忍讓,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向前。如果對峙的兩人都能這麼想的話,雙方自然不會踩到彼此,彼此之間的道路就變寬了,兩人也便能夠保持穩定的關係,或甜如蜜、或敬如友,總好過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屠格涅夫比托爾斯泰大10歲,1855年兩人相識,多有來往。一次屠格涅夫寫完一篇小說,請托爾斯泰來家裏作客,午餐後,拿出小說叫他看。糟糕的是托爾斯泰看著小說竟睡著了,這叫屠格涅夫心中十分不高興。第二天,兩人又應邀到一個詩人朋友家作客。屠格涅夫情性爽快,在談論到與窮人接觸的活題時,他對做英國女教師的女兒大加讚揚,並言明如何教導女兒。這時,托爾斯泰不合時宜的評論說:“我設想一個穿著華麗的小姐,膝上放著窮人又髒又臭的破爛衣服,猶如在表演一幕不真實的舞台劇。”屠格涅夫聞罷,恕發衝冠,對托爾斯泰吼叫:“這麼說是我把女兒教壞了?”兩人惡語相向,並相互揪住對方扭打在一起。聚會不歡而散。從此,兩人開始斷交。這一去就是十七年。列夫·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的友情也曾麵臨過斷絕危機,然而事情要解決總要有一個人要先讓步,隻要有一個人肯邁出第一步,那剩下的99步誰來走,怎麼走就都不重要了。

事情要解決總要有一個人要先讓步,隻要有一個人肯邁出第一步,那剩下的99步誰來走,怎麼走就都不重要了。

1878年,托爾斯泰在經曆了長期的內疚和不安後[故事沒有介紹前因],主動寫信給屠格涅夫表示道歉。他寫道:“近日想起我同您的關係,我又驚又喜。我對您沒有任何敵意,謝謝上帝,但願您也是這樣。我知道您是善良的,請您原諒我的一切!”

屠格涅夫立即回信說:“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動。我對您沒有任何敵對情感,假如說過去有過,那麼早已消除--隻剩下了對您的懷念。”一場積聚多年的冰雪終於化解了。不過,此後不久,另一件事又差點使他們的關係再次陷入危機。幸運的是,吃一塹長一智,他們這次都知道如何避開了。這一年,在托爾斯泰的盛情邀請下,屠格涅夫到勃納莊園做客。

有一天,托爾斯泰請客人一起去打獵。屠格涅夫瞄準一隻山雞,“砰”的開了一槍。

“打死了嗎?”托爾斯泰在原地喊道。

“打中了!您快讓獵狗去撿。”屠格涅夫高興地回答。獵狗跑過去之後很快便回來了,卻一無所獲。“說不定隻是受了傷,”托爾斯泰說,“獵狗不可能找不到。”

“不對!我聽得清清楚楚,‘啪’的一聲掉下去,肯定死了。”屠格涅夫堅持說。

他們雖然沒有吵架,但山雞失蹤無疑給兩個人帶來了不快之感,仿佛二人之中有一個說了假話。可是,這一次他們都意識到不應再爭執下去,便把話題轉向別處,盡量在愉快的消遣中打發時光。當天晚上,托爾斯泰悄悄地吩咐兒子再去仔細搜索。事情終於弄清楚了:山雞的確被屠格涅夫一槍打中了,不過正好卡在了一枝樹杈上麵。

當孩子把獵物帶回來時,兩位老朋友簡直開心得像孩童一般,相視大笑。

可見,人與人出現矛盾時,正確的做法應是互諒互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尤其是在與人討論、交談時,對於別人的見解不應輕易否定,即使其見解與你相左,也不要用鋒芒相對的爭辯去處理。

要善於發現別人見解的正確性,隻有這樣,才能多角度地看問題,就會發現一味固守自己的思維定式,有時顯得是多麼的無知和可笑。因此,無論何時都要注意,別聽到不同的觀點就嗤之以鼻。真理不可能永遠棲息在你身旁,武斷、盲目地堅持自己隻會惹來更多的矛盾。這在人際交往中,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交際的修養也表現在退讓上,寬大的胸襟和淡定的包容一會讓你擁有無敵的競爭力。

凡有爭論,雙方幾乎都各有言之成理的論點,因此,如果你顯然無法令對方改變心意,對方也顯然無法說服你,就應該立刻罷手。切記“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以免造成無法補救的傷害。想避免出現僵局,一種有效的辦法是說句“我們兩人都是對的”,然後再轉向比較安全的話題。

不管什麼情況,無謂的爭執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道路狹窄時退一步,不算小賬,不算是非,即得人生寬境。隻要能避免徒勞無功的爭執,人人都是贏家。

謊言在左,幸福在右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說為人處世,“信”是很重要的,就像軸承和托架對車軲轆的重要。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有偉大的胸襟,方能夠愛人。假使一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才能同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做朋友以學習仁道,如果還有剩餘的精力,然後再“學文”,後者就是一個人的誌向與興趣問題了。信,乃人性的底線、品格的基石,失去了信義,一切將不複存在。

人生不能沒有誠信,離開了誠信往往就會失去幸福、機遇、快樂,下麵這個例子正說明了這點。

一個健康、美貌、機敏、才學、金錢、榮譽……完美的人死去了,上帝安排他進地獄,他不服,要求入天堂,於是他的鬼魂找到了上帝理論。

上帝笑了笑,問:“你有什麼條件可以進入這極樂的天堂?”

鬼魂於是把陽間他所有的東西統統抖出來,帶著炫耀的口氣,反問:“所有這些,難道不足以使我去天堂嗎?”

“難道你不知道你缺少進入天堂的最重要的一種東西嗎?”上帝並不惱怒。

鬼魂嘿嘿地笑著:“你已經看到了,我什麼都有,我完全應該進入天堂。”

“你忘了你曾經拋棄了一件最重要的東西。”上帝麵對這個恬不知恥的鬼魂,有一點不耐煩,便直截了當地提醒他,“在人生渡口上,你拋棄了一個人生的背囊,是不是?”

鬼魂想起來了:年輕時,有一次乘船,不知過了多久,風起雲湧,小船險象環生。老艄公讓他拋棄一樣東西。他左思右想,美貌、金錢、榮譽……他舍不得。最後,他拋棄了“承諾”。但是鬼魂不服:“難道能夠僅僅因為我沒有‘承諾’,就被拒之光明的天堂而進入可怕的地獄嗎?”

上帝變得很嚴肅:“那麼,之後你做了些什麼?”鬼魂回想著:那次他回家後,答應母親要好好地照顧她,答應妻子永遠不會背叛她,答應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業。後來,後來……他回想著,自己在外麵有了情人,母親勸阻他,他對母親卻再也不聞不問,他不允許母親破壞他的“幸福”;他和朋友做生意,最後卻私吞了朋友那一份……

上帝看著陷入沉思的他,說:“看到沒有?由於不守承諾,你做了多少背信棄義的勾當。天堂是聖潔的,怎麼能容你這卑汙的鬼魂?!”

鬼魂沉默了,他不是無所不有,而是一無所有,親情、友情、愛情……統統隨承諾而去。他,一個卑汙的鬼魂,隻能下地獄!

“下地獄去吧!”上帝說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今天拿承諾開玩笑的人,明天就會成為地獄的鬼魂。對於言而無信的人來說,地獄不是什麼遙遠的事情,他的存在與地獄相差無幾。人活一世,不可以輕易許下諾言,必須深思熟慮自己能否做到。如果許下諾言,就一定要去實現它,這是在社會立足的根本。一再違背自己的諾言,就沒有人會相信你,在別人眼裏你也就成了一個十足的小人。

自己許下的諾言,就要堅持遵守自己的承諾,並且以行動捍衛它。信口開河、言而無信,隻會讓自己失去做人的從容與真摯,同時失去別人的真誠以待。

張劭和範式同在太學學習,二人脾氣相投,結拜為兄弟,後來兩人分別返鄉,張劭與範式約定第二年重陽將到範式家拜見他的父母,看看他的孩子。當約好的日期快到的時候,範式把這件事告訴他母親,請他母親準備酒菜招待張劭。

然而,範式左等右等,直到太陽西墜,新月懸空,仍不見張劭來赴約,母親問:你們分別已經兩年了,相隔千裏,你就那麼的相信他嗎?範式回答:張劭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違約的。範式一直候在門外,直至深夜時分,才見一黑影隱隱飄然而至,仔細一看,來的卻是張劭的鬼魂。原來為了養家,張劭忙於經商,不知不覺忘了二人重陽之約,直到當日早上才回想起來。可是從張劭所在的山陽到這裏足有一千裏路,一天之內無論如何都走不到了。為了守約,他想起古人曾說過:人不能一日千裏,而鬼魂可以。於是揮刀自刎,讓鬼魂來赴這次約。

“請兄弟原諒我的疏忽。看在我一片誠心上,你去山陽見一見我的屍體,那我死也瞑目了。”張劭的鬼魂話說完,就飄走了。而範式在趕到山陽見了張劭靈柩後,自愧張劭為己而死,也揮刀自刎來回報張劭的信義!眾人驚愕不已,後來就把二人葬在了一起。漢明帝聽說此事,非常讚賞二人互相之間的真誠與心意,在他們墓前建了一座廟,稱為“信義祠”。

因為誠信,張、範兩人萬世受後人所尊敬。誠信,就好像是人生的保護色。一個擁有誠信的人,他的人生將發出耀眼、燦爛的光芒。詩人海涅曾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謊言會埋沒一個人的良知,讓一個人從此失去他人的信任,生命因而變得暗淡無光。生活中,我們需要真誠麵對生活的態度。在開始追求自己的事業時,如果能下定決心,將自己的誠信當做事業的資本,做任何事都要求自己不違背誠信原則的話,那他在日後即使不一定功成名就,也肯定不至於一敗塗地。反之,一個在事業征途中失掉誠信的人,則永遠不能成就真正偉大的事業。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

古希臘學者庫裏希坡斯曾說:“過去與未來並不是‘存在’的東西,而是‘存在過’和‘可能存在’的東西。唯一‘存在’的是現在。”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院裏的落葉。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裏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裏如往日一樣滿地落葉。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而沒有過去拖你後麵,也沒有未來拉著你往前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巨大的張力。 “當下”給你一個深深地潛入生命水中或是高高地飛進生命天空的機會。但是在兩邊都有危險——“過去”和“未來”是人類語言裏最危險的兩個詞。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當下幾乎就好像走在一條繩索上,在它的兩邊都有危險。但是一旦你嚐到了“當下”這個片刻的甜蜜,你就不會去顧慮那些危險;一旦你跟生命保持同一步調,其他的就無關緊要了。對你而言,生命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