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基層工會的組織工作(3)(1 / 3)

三、基層工會組織體係的建立與健全

1基層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建設

工會積極分子指那些具有充分的工會工作熱情,能利用業餘時間兼職做工會工作的會員。工會積極分子是工會專兼職幹部的助手,培養一批工會積極分子,對於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具有基礎和中堅的作用。因為他們處在生產工作的第一線,生活在職工群眾之中,與廣大職工朝夕相處,聯係緊密而又廣泛。他們可隨時了解會員中的思想動向、困難需求,以及對工會的要求和建議。培養和組織起一支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對於增強工會活力,做好工會各項工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和建設一支工會積極分子隊伍,要注重發現培養和管理使用。要注意發現工會各項工作與活動中熱情參與的骨幹會員,並為他們提供學習進修和展示才幹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充分發揮工會積極分子的作用,可大大密切工會與會員的關係,使廣大會員真正將工會當成自己的組織。培養和使用工會積極分子的原則有:首先,盡力發現和吸收那些有一技之長的工會會員為工會積極分子,根據他們的特長與愛好,分配一定的具體工作,充分為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舞台、創造條件;其次,盡量一人一事,一事多人,不應使他們負擔過重,對他們工作、生活等方麵的困難,要主動關心,熱情幫助解決;再次,政治上、思想上多關心、幫助積極分子進步,支持他們的正當要求與合理化建議,使他們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與幹勁;最後,注重加強對積極分子的培訓和培養,在工會選拔幹部時,注意從積極分子中發現人才,選拔為幹部。

2基層工會小組建設

健全基層企事業、車間(科、室)、工會小組的組織網絡是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而工會小組又是基層工會最基礎的組織形式。它是工會貫徹落實各項工作的基點,是密切與廣大職工群眾的聯係,依靠職工群眾辦好工會的基礎環節。首先,要健全組織。按生產、工作(行政)班組建立工會小組。工會會員不足3人的可與生產、工作相近的班組合建一個工會小組;其次,建立健全工會小組工作製度,做好工會小組的組織日常工作,每月按時收交會費,及時傳達貫徹基層工會委員會的車間工會的決議和任務,定期開展工會小組活動,組織好班組民主管理工作;再次,選好工會小組長。民主選舉出那些在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能起帶頭作用,熱心為會員服務的會員擔任工會小組長。基層工會應加強對工會小組長和工會小組骨幹的業務培訓,使他們了解工會的性質、任務和工作途徑,依法協調勞動關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認真執行工會的決議,並且以身作則,秉公辦事,團結帶領班組的同誌共同做好生產、工作任務和工會小組各項工用。最後,應定期總結交流工會小組工作經驗,定期組織開展工會小組的工作競賽,將工會小組的工作內容量化為競賽內容,在競賽中發現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每年進行一次評比表彰活動,對成績突出的工會小組及時進行表彰獎勵,不斷提高工會小組的工作水平。

3建設“職工之家”,密切工會與職工的聯係

“職工之家”是工會組織與職工群眾保持血肉聯係,體現工會的階級性和群眾性特征,反映工會性質宗旨的新時期工作方針要求的一種形象說法。這也是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內容。早在1984年5月,全國總工會就頒布了《關於整頓工會基層組織,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的決定》,其中明確了建設職工之家的標準。經數年實踐,1990年5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通過了關於繼續深入開展建設“職工之家”的決定,規定了建設“職工之家”的六條基本要求。1997年1月,全國總工會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實際,又製定了《關於貫徹落實工會工作總體思路,把建設職工之家活動提高到新水平的意見》,對建設職工之家工作進一步明確了以下具體要求:

(1)積極支持和依法監督企業領導幹部,在促進建設一個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推進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好的領導班子方麵有作為、有貢獻;

(2)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製度,認真落實職工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企業的各項改革方案需經職代會審議,業務招待費需向職工工會報告,職代會民主評議企業領導幹部要形成製度;

(3)建立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製度,建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形成協調企業勞動關係問題的有效機製;

(4)工會參與企業決策和管理形成製度,積極反映職工群眾對企業管理、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公司製企業的董事會和監事會中,有工會組織職工民主選舉產生的一定數量的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並通過製度健全來保證職工代表有效地行使職權,切實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