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基層工會的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工作(9)(2 / 3)

第四十一條雙方同意采取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或物質手段,以及通過各種公關聯誼活動,聯絡和密切公司領導與職工的感情。雙方同意繼承和發展自公司開業以來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法。

基層工會集體勞動合同第十一章監督檢查和仲裁

第四十二條為保證全麵執行本合同,雙方聯合成立集體合同監督小組,其成員由工會代表、公司代表根據人數對等的原則組成;

本合同每年檢查一次,檢查結果以書麵報告形式提交雙方簽約代表。簽約代表應認真研究和處理檢查結果。

第四十三條雙方因履行本合同而發生的爭議,首先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能解決的,按有關規定的仲裁程序辦理。

基層工會集體勞動合同第十二章期限和變更

第四十四條本合同有效期為3年;

合同期滿前6個月經雙方協商簽訂新合同。新合同未簽訂生效前,本合同繼續有效。

第四十五條本合同在執行過程中,發生特殊情況時,雙方都有權提出修改本合同。經雙方協商同意後,進行修改。修改後的條款,作為本合同附件執行,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未經雙方同意,任何一方無權變更本合同。

第四十六條公司支持工會開展的活動;並提供必要的條件。工會開展活動應在生產、工作時間以外進行,如有必須占用生產、工作時間活動的,應事先征得公司同意。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公司應給予支持。

第四十七條本合同未盡事宜,按中國法律和政府規定執行,或由雙方協商後確定。

第四十八條本合同中、英文本各兩份,雙方各執中、英文本一份。本合同中、英文本均具有同等效力。兩種文本如出現矛盾,以中文文本為準;

本合同副本兩份,分別呈報市勞動局和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第四十九條本合同自報送勞動部門後15日內;如勞動部門無意見,則自行生效。

某有限公司某有限公司工會

總經理主席

年月日年月日

基層工會集體合同監督檢查

集體合同生效後,並不意味此項工作已經結束,而是一個新的、更重要階段的開始。這就是對集體合同的履行。如果不認真履行或隻履行部分內容,那原先簽訂的合同就成了一紙空文。集體合同也好,勞動合同也好,能否有效地履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采取多種形式加強監督檢查。

一、集體合同監督檢查的意義

集體合同監督檢查是指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上級工會、企業、企業工會及職工群眾等有關方麵對已生效的集體合同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其全麵履行的行為。監督檢查是保證集體合同全麵履行的重要措施。

1有利於增強合同雙方履約的自覺性

集體合同涉及企業和職工的經濟利益,不進行監督檢查,會使協議雙方沒有壓力,集體合同執行起來就會打折扣。反之,則有利於增強雙方履行集體合同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有利於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集體合同雖然隻是勞動合同的專項合同,但卻是集體勞動合同的核心內容。工資、獎金、福利、工資調整比例等等均涉及職工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與企業關係同樣十分重要。但合同再量化、細化,也總有疏漏之處,不可能把所有有關雙方經濟利益的方方麵麵和細節考慮進去。另外,在運行中,還會出現原本雙方沒有預見到的情況,而這些新情況,在集體合同中肯定沒有相關條款,通過檢查,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經過雙方協商加以解決。

3有利於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預防集體勞動爭議的發生

通過有效的監督檢查,能促使集體合同的全麵履行。一般來講,集體合同的建立過程雙方都會做些讓步,求同存異。集體合同的簽訂是勞資雙方建立和諧勞動關係的保證。如果不進行有效地監督檢查,集體合同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履行。不能全麵履行,就會打破原先建立的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勞資方麵的爭議便會發生。

4有利於建立協議勞動關係的有效機製

加入WTO後,中國的企業已被推上國內外激烈的競爭市場上,企業的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狀況不會一成不變。企業的生產經濟效益也會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通過對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便會發現集體合同中有不盡合理的地方。這時,雙方溝通便成了非常必要的了。溝通的結果可對原協議進行必要的變更和修訂,從而使集體合同製度成為協調勞資雙方勞動關係的有效機製。

二、集體合同監督檢查組織的建立

1為保證集體合同的全麵履行,各單位在集體合同生效後的7日內,小型企業由雙方成立監檢小組。小組由企業行政、工會和職工各派等額代表組成。小組選組長、副組長各一個。組長可由企業行政和工會輪流擔任。其職責是將協議執行情況向職代會、工代會、職工代表、企業行政口頭或書麵報告,對發現的問題,可提出建議和意見,讓雙方溝通、協商以求問題的盡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