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基層工會的社會保障工作(1)(2 / 3)

堅持發動和組織職工群眾自己謀福利的原則。這是我國工會組織曆來就有依靠職工群眾力量,解決職工生活問題的好經驗、好傳統。

2職工生活工作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做好群眾生活工作,是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基層工會在開展職工生活工作中,理應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職工說話、辦事,替群眾解決麵臨的實際困難。

(1)督促和協助行政興辦集體福利事業。集體福利事業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為職工投資興辦的各種福利事業。具體包括職工集體宿舍、食堂、托兒所、幼兒園、澡堂、醫院(衛生所)、療養院、文化宮、俱樂部等。

集體福利事業是體現職工勞動成果分配形式之一,它對改善和方便職工生活,減少職工生活福利費用支出,解決職工後顧之憂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工會要督促協助企業行政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麵的工作:

積極參與製定有關涉及職工集體福利的條例和規定;

協助監督行政用好職工福利基金;

協助行政辦好和管好福利設施和服務項目。

(2)組織好職工生活互助互濟活動。職工生活中的互助互濟活動,是在工會的組織領導下,發揚工人階級團結互助精神,依靠群眾集體力量,為解除職工生活中的後顧之憂而組織的具有互助互濟性質的活動。工會開展這項工作,能夠上為國家集體分憂,下為職工群眾解愁,同時促進職工間的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職工互助互濟活動,是工會職工生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一項富有工會組織傳統特色的工作。不少企業由於發展的時間短、經驗少、底子薄,職工生活麵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能完全依靠企業來解決,從而更需要工會積極主動地組織這項活動,依靠職工群眾自己的力量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職工互助互濟活動的內容很多,主要有勞務互助、經濟互助和專項互助;

(3)職工困難補助與扶貧工作。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職工克服困難,擺脫貧困處境,是工會組織維護職工利益,密切聯係群眾的一個重要方麵,也是工會職工生活工作的一項基本內容。

困難補助,是根據職工的實際需要,按照有關規定給予一定金額的補助。困難補助的主要形式有一次性經濟補助、定期補助和季節性補助等。困難補助的補助標準,各時期、各地區都是不一樣的。補助標準的確定,既要考慮困難職工家庭的具體情況,又要考慮本單位職工困難麵的大小、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和對經費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還要執行有關政策的規定。基層工會在做好困難補助工作時,要建立和健全困難補助管理製度。

扶貧工作,是工會解決職工困難的一項新措施。從目前看,其基本方法是,工會動用部分困難補助經費或其他資金,以無息貸款的形式,幫助貧困職工的家屬從事各種形式的家庭事業或從事其他社會服務,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此外,有的工會還通過安排貧困職工家屬就業等途徑開展扶貧活動。扶貧工作是一項艱巨而神聖的工作,這需要工會組織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進行改革和創新。

以上從三個方麵分析介紹了職工生活工作的內容。可以說,這些項目是長期以來基層工會職工生活工作經驗的積累,富有工會特色,受到職工群眾的普遍歡迎,取得了實際效果。此外,針對目前職工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和職工的願望,不少基層工會在職工生活的途徑和方式上進行了探索。例如,興辦服務性三產,直接為職工提供生活上服務,近年興起的職工消費合作社和住房合作社就受到了職工的歡迎和支持。

3下崗職工再就業與送溫暖工程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也存在著諸多困難,突出的是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問題最為突出。因此,工會十四大報告提出要“從工會自身的特點的優勢出發,滿腔熱情地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基層工會要根據所在單位的實際情況,積極協助行政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和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

(1)積極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維護職工的勞動權利,促進勞動者就業,是我國工會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是目前必須全力做好的重要工作。工會在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有以下方麵:

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參與並努力推動有關政策、措施的製定和落實;

要深入到下崗困難職工中去,關心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呼聲,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督促和幫助企業規範職工下崗的程序、管理和服務,形成相應的製度,做到在確定分流方案的同時提出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的意見,並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充分聽取意見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