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障勞動者的物質生活。社會保險與按勞分配的勞動報酬是不同的,它是依照社會保障原則在社會分配政策上的宏觀調節。社會保險中的生育待遇、病傷待遇、退休待遇和職工死亡後的遺屬生活困難補助,就是考慮到保障職工及其供養直係親屬的基本生活,減輕其生活中的困難而製定的。因而,社會保險為保障職工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促進社會穩定。在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險製度作為緩和社會矛盾、維護資本主義製度的“安全網”、“減震器”,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政府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險製度,就是為了保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
3職工社會保險的基本類型
隨著我國社會保障體係及保險製度的完善和發展,職工享受的保險項目也不同程度的增加起來,保險待遇的標準也在不斷地提高。現就有關職工社會保險的基本類型做一介紹。
(1)失業保險。失業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通過國家立法對職工在失業期間給予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製度。建立失業保險,主要是為了通過建立失業保險基金,使職工在職業中斷期間從國家和社會獲得必要的經濟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並通過轉業培訓、生產自救、職業介紹等途徑為他們再就業創造條件。
職工失業保險的基本內容包括: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享受失業保險的對象和救濟金的發放標準;失業職工的組織管理和重新就業等;
(2)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我國通過立法形式為達到退休年齡、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之後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種社會保險製度。它是社會保障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社會保障製度改革的重點。
職工養老保險的待遇,主要包括生活費和各類補貼、補助費待遇,以解決老有所養的問題。此外,還加強退休職工的管理服務工作,確保老年職工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
(3)工傷保險。工傷保險指在工作其間導致職工殘疾,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從國家和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製度。工傷保險範圍也包括職業病。
工傷保險的待遇,主要包括:職工因工負傷的醫療費、藥費、就醫路費、住院治療期間的膳食費補助及工資等方麵保險待遇;職工因工殘疾後退休或調動工作期間的工資、醫療、補助費及護理費等保險待遇;患職業病職工的治療、療養、工作安排及確定為殘疾或治療無效死亡等方麵的保險待遇;
(4)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因病、負傷或生育需要治療時,由社會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和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製度。醫療保險是解決職工治療和生活,保護職工健康,從而激發職工生產積極性的一項重要措施。醫療保險製度是社會保障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職工醫療保險的待遇,主要是職工患病時的各項待遇,包括病假期工資、病傷救濟費、醫療待遇等。另外,根據勞動保險條例規定,凡對企業有特殊貢獻的勞動模範及轉入本企業工作的戰鬥英雄,經工會基層委員會提出,並經省市工會組織或產業工會全國委員會的批準,可享受較優越的保險待遇;
(5)女職工生育保險。生育保險是對女職工因生育子女暫時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必要的物質保障的保險製度,它同樣是社會保險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女職工生育保險的待遇,在企業單位是由相關的一些保險政策及一些地方的具體實施細則規定。具體內容包括醫療費用、產假工資和生育補助費、節育和絕育等方麵的待遇。
職工的社會保險項目,除上述五個方麵外,還包括集體勞動保險事業,主要包括工人療養院、休養院、養老院及廠礦企業的基層療養所、業餘療養所、營養食堂等。集體勞動保險事業供職工集體享用,對治療或預防職工的疾病,增強職工健康等方麵有重要作用。
4職工互助補充保險
作為一種社會保險的補充,職工互助補充保險深受廣大職工的認可,適應了我國社會保障製度改革的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
(1)職工互助補充保險的性質及其作用。職工互助補充保險,是由工會組織領導,職工自願參加,資金以職工個人繳費為主的,職工互助、互濟性質的一種保險形式。它是國家法定社會保險之外的,在職工遇到生、老、病、死、傷、殘或其他意外災害等特殊困難時,給予職工物質幫助。職工互助補充保險是對國家法定社會保險待遇的一種補充形式。
職工互助補充保險具有群眾性、自願性、民主性、互濟性、補充性的特點。
舉辦職工互助補充保險作為配合社會保險製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於提高職工的生活保障水平,緩解國家法定社會保險待遇標準與職工實際需要之間的矛盾。職工互助補充保險,還有利於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穩定職工隊伍,調動職工生產積極性。此外,工會搞好職工互助補充保險,是提高工會的威信和地位,增強工會組織吸引力的重要措施;
(2)職工互助補充保險的類型。目前,各地工會舉辦的職工互助補充保險範圍各不相同,其中有以企業自身為單位開展的,有以行業為單位開展的,有以市、縣為單位開展的,也有以省為單位開展的。企業職工互助補充保險一般是在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有關章程、辦法、規定後開始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