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八卦,這是曆史,且聽小莊給你818其中的來龍去脈。
首先我們來看看慕容複的祖先,就從遼東鮮卑慕容部首領慕容涉歸追溯起,他有兩兒子,長子叫慕容吐穀渾,是庶出的,小兒子叫慕容廆,是嫡出的。公元283年,慕容涉歸去世,嫡子慕容廆繼承了可汗之位,庶長子慕容吐穀渾分到了七百戶部眾。
慕容廆繼承可汗之位後,逐步發展壯大,公元321年被東晉任命為幽、平二州都督,慕容氏發跡開始。到了他兒子慕容皝,部落勢力更加強大,公元337年慕容皝即燕王位,史稱前燕。接下來的後燕、西燕、南燕各朝代都是慕容皝的後代建立的,北燕有點特殊,是慕容氏的養子建立的。總之,慕容複的列宗列宗都在其中了。
下麵重點說說慕容吐穀渾,就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相了。
有一天,兄弟兩部的馬鬥了起來,相互傷了不少,慕容廆大怒,派人責問吐穀渾:“父王已經給我們分了家,你為什麼不走遠一點,而讓馬鬥相傷?”
吐穀渾說:“馬是牲畜,吃草喝水,春氣發動,所以相鬥。本來是馬相鬥卻遷怒於人,要處理也很簡單,我離開你到萬裏之外去就是了。”於是就率領部眾、馬匹向西遷徙。
慕容廆聽了很慚愧,派部落長老挽留,吐穀渾說:“先王在世時,卜筮之言,雲有二子當享福祚,並流子孫。我是庶出的,按道理不會有那麼大的福氣,現在馬鬥事件發生了,我想這是上天給我的啟示吧。你們試著向東邊趕一趕馬,馬如果回東邊去,我就跟回去。”
於是,眾人就趕著馬往東走了,沒想到走了數百步,馬就停住了,不斷悲鳴,然後折頭往西走。如此來來回回走了十幾遍,慕容廆手下累的筋疲力盡,跪下感歎說:“這是天意啊!”
這樣,吐穀渾就拉開了千裏躍進大西北的壯麗序幕,過陰山,逾隴山,渡洮水,止於甘南大草原一帶。這一路上遂水草,廬帳而居,以肉酪為糧,走走停停,風雨中曆經三十餘年,吐穀渾也從一個壯漢走成古稀老人,但他也開啟了一個擁有三百多年輝煌曆史的王國。
吐穀渾精力充沛,一路上播種不斷,留下兒子六十個。大兒子吐延接了班,沒有多大建樹,最重要的是臨死的時候留下一個極具戰略性的遺言“退保白蘭”。他兒子葉延接了班,葉延飽讀詩書,頗知禮儀,用祖父的名字作了王族姓氏,並立國號為“吐穀渾”,正式建立了國家政權。
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南北朝,大多數政權都隻有短短的幾十年,而吐穀渾能夠立身其間延續三百多年,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實行靈活的外交政策,時戰時和,勤送禮納貢,巧妙地周旋於列強之間,偶爾吞並幾個小國;二是大力發展經濟,拓展貿易,特別是在絲綢之路北道因烽火連綿而堵塞時,他們控製的絲綢之路南道暢通無阻,積累了N多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