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新認識癌症(3 / 3)

在中國,癌症發生率正處於快速上升期,癌症已成為中國城市和農村居民的第一位死因。過去30年,中國癌症死亡率增加了80%,現在每年癌症發病人數約260萬,死亡180萬。中國癌症譜已經兼具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癌症的流行特點,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和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5種殺手,乳腺癌則成為女性的第一號殺手。農村地區癌症患者死亡率明顯高於城市,而癌症高發地區多集中在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中國人死於肝癌的比例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胃癌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美國癌症研究人員的研究表明,在不良習慣致癌因素中,飲食、酗酒和吸煙等更是造成癌症的重要原因。例如,飲食過量會導致肥胖,而肥胖是導致癌症的原因之一。以乳腺癌為例,歐美國家平均每7-8名婦女就有一人患乳腺癌,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大中城市最為顯著。例如,北京市每年新增3000多例乳腺癌病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乳腺癌發病率已超過45/10萬,成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而且,中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高峰較西方發達國家提前10年。

乳腺癌的增加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飲食不當、酗酒和吸煙等,都是造成乳腺癌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視生活方式的防範,就能讓許多人遠離癌症。但是,在預防方麵,中國做得並不夠。例如,中國盡管有在公共場所禁煙的規定,但幾乎形同虛設,沒有多少人會遵守這種規定。所以,煙草消費等既是生活方式,又是環境問題。如果能從這些方麵幹預,癌症的發病率將會大大降低。

不過,世界範圍的癌症高發病率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環境嚴重汙染,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問題更為嚴重。中國農村地區癌症發病率和患者死亡率明顯高於城市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環境汙染。而無論是城市和農村,環境嚴重汙染導致癌症的高發病率已被描述為“生態環境地質病”。既往和現有的調查發現,80%的癌症發病與環境有關,尤其是與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如各種殺蟲劑、生長激素、催熟劑和溴化阻燃劑等密切相關。此外,工業生產排放的有毒重金屬,如鉛、鎘、汞、砷等,也是導致癌症產生的直接和間接因素。環境汙染造成水和空氣質量的降低和惡化既可引起人急性中毒,也可導致慢性危害,具有致突變、致癌、致畸、致生殖障礙等遠期效應。

在中國農村地區,環境汙染的致癌作用已經發展到疾病高度集中的形式,如癌症利的形成。近幾年,中國媒體公開報道的癌症村數量超過了247個,遍布中國大陸的27個省份。癌症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工業環境汙染,如大量的化工廠、印染廠、造紙廠等企業汙染,癌症村的分布與這些企業的集中和沿河分布的特點相一致,在汙染嚴重的廠礦周圍和河流沿岸,集中了大大小小的癌症村。例如,汙染嚴重的淮河流域沿岸出現了20多個癌症村,其支流沙穎河、衛河、洪河、黑河、濟河、奎河等河流沿岸都有癌症村分布。河北省滄州市黃驊臨港化工園區周圍的若幹村莊就是由於化工園區排放廢氣、廢水而變成癌症村的。

中國同時呈現汙染越重,癌症村越多的特點。例如,河南因淮河支流的嚴重汙染導致癌症村數量位居全國各省第一。而中國東部的汙染最為嚴重,造成東部地區(遼、冀、京、滓、魯、蘇、滬、浙、閩、粵、桂、瓊)癌症村數量比例最高,約為47.7%;中部地區(晉、內蒙、吉、黑、皖、贛、豫、鄂、湘)汙染較重,癌症村數量占到總數的43.3%;而西部地區(渝、川、黔、滇、陝、甘、寧、青、新)汙染較輕,癌症村數量所占比例不到10%。中國的癌症村的現實也進一步證明,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人造的”疾病。

因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理環境汙染將大大減少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人類抗禦和消滅癌症的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