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九型人格心理學2(2 / 3)

96.我很有正義感,有時會支持不利的一方。—→ 8

97.我注重小節而效率不高。—→ 1

98.我感到沮喪和麻木多於憤怒。—→ 9

99.我不喜歡那些侵略性或過度情緒化的人。—→ 5

100.我非常情緒化,一天的喜怒哀樂多變。—→ 4

101.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的感受與想法,除非我告訴他們。—→ 5

102.我喜歡刺激和緊張的關係,而不是穩定和依賴的關係。—→ 1

103.我很少用心去聽別人的心情,隻喜歡說說俏皮話和笑話。—→ 7

104.我是循規蹈矩的人,秩序對我十分有意義。—→ 1

105.我很難找到一種我真正感到被愛的關係。—→ 4

106.假如我想要結束一段關係,我不是直接告訴對方,就是激怒他,讓他離開我。—→ 1

107.我溫和平靜,不自誇,不愛與人競爭。—→ 9

108.我有時善良可愛,有時又粗野暴躁,很難捉摸。—→ 9

1號心裏住著一個嚴厲的批評家

1號完美主義者心裏住著一位嚴厲的批評家,這個批評家時刻在提醒他們:“失敗是你自己的責任!你必須承擔後果。”哈佛心理學家研究後認為,這讓1號性格者的心靈備受折磨,甚至產生焦慮。例如,不少完美型、理智型的人最難受的不是考試前和考試中,而是考試後。他們考前小腿抽筋的原因是,擔心自己萬一考不好怎麼辦,而讓他們最為痛苦的是考試後的複查。

當正確答案下發時,一旦發現很簡單的題被自己做錯了,完美主義者就會捶胸頓足、拍著自己的大腿說:“怎麼又少了一分!”“我真笨,這麼簡單的題也做錯!”這種懊悔不迭的情緒一直要保持到考試成績出來後很久才會散去。

完美主義者以自己的主觀意願為出發點,持有事物“必須”或“應該”怎樣的信念。例如,“我必須獲得成功”,“這件事必須做到位”,“生活必須完美”等。一旦現實與個人絕對化的要求不相符,他們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從而陷入自責的情緒困境。

要想擺脫那種懊悔、自責的生活方式,最有效方法是善待自己。

學會善待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學會善待自己,就要允許自己犯錯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能一輩子不犯錯誤?在總結教訓之餘,要安慰自己,即使是由於自身的原因導致的錯誤也要寬容原諒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形成積極的心態,有利於下一步的成功。

生活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不要對自己責備太嚴,要學會寬待自己,經常對自己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一切從頭開始。”隻有這樣,才能夠快樂地生活下去。

幫助別人值得驕傲嗎

哈佛專家指出,由於2號過於關注對別人的幫助,這讓他的內心產生一種自豪感。他認為自己是及時雨,對他人來說自己不可或缺,慢慢地驕傲起來,四處宣揚自己對他人的好。

某先生講述了他祖父的故事,對我們在理解人情世故的微妙方麵具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當年,祖父很窮。在一個大雪天,他去向城裏的首富借錢。恰好那天首富韋斯特先生興致很高,爽快地答應借給祖父50美金,末了還大方地說:‘拿去用吧,不用還了!’祖父接過錢,小心翼翼地收好,就匆匆往家裏趕。韋斯特先生看見平日十分堅強的祖父借錢,很是得意,於是就追出房門,衝他的背影又喊了一遍:‘不用還了!’

“第二天大清早,韋斯特先生打開房門,發現自家院內的積雪已被人掃過,連車庫頂也掃得幹幹淨淨。他讓人在城裏打聽後,得知這事是祖父幹的。這使韋斯特先生明白了:自己的喊聲讓對方很難堪,因為很多人都聽見了喊聲。他也明白了,給別人一份施舍,隻能將別人變成乞丐。於是,他讓祖父寫了一份借契,祖父因而流出了感激的淚水。

“祖父用掃雪的行動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首富向他討債極大地成全了他的尊嚴。在韋斯特先生眼裏,世上無乞丐;在祖父心中,自己何曾是乞丐?”

把“施恩”變成“施舍”,雖是一字之差,但效果大為不同。

像那位韋斯特先生一樣,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人,幫了別人的忙,就覺得有恩於人,四處散播,恐怕天下人不知似的。他們有一種優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這種態度是很危險的,常常會引發負麵的後果,也就是:幫了別人的忙,卻沒有增加自己人情賬戶的收入,因為驕傲的態度把這筆賬抵消了。所以,哈佛心理學家建議,即使你有恩於他人,也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

培養堅忍性格的六種方法

3號從小就表現得很能幹,因為他們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可,想要維護自信,於是,凡事力爭第一,漸漸養成堅忍不拔的剛毅性格。

有了堅忍,3號在遇到大災禍、大困苦的時候,就不會無所適從,在各種困難和打擊麵前,仍能頑強地生活下去。

哈佛專家研究後認為,3號不管麵臨任何情形,總是不肯放棄、不肯停止,而在失敗之後,會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繼續前進。所以,他們所取得的成功,比以金錢為資本的人更大。

事實上,一個下定決心就不再動搖的人,無形之中會給人一種最可靠的保證,他做起事來一定勇於負責,一定有成功的希望。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時,事先應製訂一個詳盡的計劃,一旦主意打定之後,就不能再猶豫,應該遵照已經定好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去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那麼,我們如何像3號一樣培養堅忍的性格呢?哈佛心理學家給出以下建議:

1.確切地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

2.讓自己擁有強烈的想獲得堅忍性格的欲望。

3.相信自己的能力,給自己足夠的自信。

4.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要學會與人合作,了解和適應別人的方式,與周圍的人建立融洽的關係。

5.張揚自己的意誌力,這樣才能為了既定的目標而自覺努力。

6.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在困境中的堅韌和彈性,強化駕馭生活的能力。

誰有一張“抑鬱”的麵孔

哈佛告訴我們,抑鬱的感覺對於浪漫主義者來說,就像黑洞一樣,使他們感到無助、無力,沒有出路。生命好像停止了一樣,他們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發呆:

“如果不是這樣就好了。”

“我犯了個大錯誤。”每個人都會有不快樂和心情不好的時候,但長期抑鬱會使人的身心受到損害,使人無法正常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哈佛心理學家建議,為了身體健康著想,也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浪漫主義者不妨參考以下方法消除抑鬱:

1.調節情緒,逐步改善心境,從而使生活重歸歡樂

浪漫主義者要想消除抑鬱情緒,首先應該停止對自身及周圍世界的埋怨,明確自己的認知錯誤來源於以感覺為依據思考問題,因為感覺不等於事實。每當你焦慮、抑鬱時,切記以下兩個關鍵步驟:第一步,記錄。把那些消極的想法記錄下來,別讓它們占據你的大腦。第二步,改變思維方式,調整心態。用更為客觀的想法取代消極的認知,徹底駁斥那些讓你自尋煩惱的謬論。

2.擴大人際交往

悲觀的人周圍多是悲觀者,而樂觀的人身邊亦多為樂觀者,因此,要想改變命運,你必須向樂觀者學習。不要拘泥於自我的小天地裏,應該置身於集體之中,多與人溝通,多交朋友,尤其多和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的人相處。這些洋溢著生命活力的人會使你更多地感受到事物的光明和美好。

3.學會宣泄

要善於向知心朋友、家人訴說自己的不愉快。當處於極其悲哀的痛苦中時,要學會哭泣。另外,多參加文體活動、寫日記、寫不寄出的信等,都可以幫助消除心理緊張,避免過度抑鬱。

4.良好的生活習慣——盡可能地使生活有規律

規律與安定的生活是浪漫主義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按時起床、按時就寢、按時學習、按時鍛煉等有規律的活動會簡化你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別的事情,保持身心愉快。而多完成一件事,就會使人多一份成就感和價值感。

5.陽光及運動

多接受陽光與運動對於浪漫主義者有利,多活動活動身體,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鬆,陽光中的紫外線可或多或少地改善一個人的心情。

第4周九型人如何掌控情緒(二)

為什麼5號喜歡當“第三者”

5號觀察者之所以叫“觀察者”,是因為他們喜歡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關注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哈佛專家指出,5號人格者喜歡當“第三者”,喜歡將自己的情感與生活中的事件隔離。於是,感情極少外露的觀察者表現出沉穩、冷靜,這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