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陝西省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實施計劃(2013-2018年)(3 / 3)

推進電子商務平台與物流信息化集成發展,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力。

七、智能製造與工業融合的創新行動

1.行動目標

推進智能製造模式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推動工業機器人、承租生產、柔性製造、增材製造等先進製造技術在重點行業中的應用,促進大規模客戶定製和敏捷生產模式推廣;深化物聯網、互聯網在工業中的應用,加快工業生產向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務化轉變;搭建工業雲服務平台,培育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建立物聯網、大數據示範應用基地。

2.行動內容

推進生產過程和製造工藝的智能化。深化研發設計、工藝流程、生產裝備、過程控製、物料管理等環節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推動信息共享、係統整合和業務協同;加快工業機器人在關鍵生產線的規模應用,促進生產製造設備聯網和智能管控;拓展增材製造技術(3D打印)在工業設計、產品研發和模具製造中的應用試點,實現增材製造在航空航天和醫療領域部分部件的規模應用。

推動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集成創新和應用。推進物聯網發展專項實施,在重點行業組織開展試點示範,以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RFID、工業大數據的應用為切入點,重點支持生產過程控製、生產環境檢測、製造供應鏈跟蹤、遠程診斷管理等物聯網應用,促進經濟效益提升、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

發展網絡製造新型生產方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網絡化製造係統,實現產品設計、製造、銷售、采購、管理等生產經營各環節的企業間協同,形成網絡化企業集群。

八、信息產業支撐服務能力提升行動

1.行動目標

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現電信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商轉變。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提高電子信息產業鏈各環節配套能力,逐步形成安全可控的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係。信息化綜合服務體係基本完善,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技術協同創新能力得到增強,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2.行動內容

加快提升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進實施寬帶陝西戰略,構建覆蓋全省城鄉、安全可靠的寬帶化、數字化、綜合化的信息網絡,光纜線路長度超過60萬公裏,園區光纖接入率達100%,縣級以上4G網絡全麵覆蓋。

提高信息化綜合服務能力。鼓勵電信運營商、信息技術服務商、互聯網企業之間加強合作,有效利用平台資源、數據資源和渠道資源,通過雲服務模式麵向企業提供服務。

增強電子信息產業支撐服務能力。圍繞三星電子存儲芯片項目,抓好集成電路產業配套。加快引進一批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加工製造和代工企業,打造智能終端製造產業鏈。

支持信息技術企業與工業企業戰略合作。推進信息技術產用合作專項實施,在能源石化、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製造等重點行業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形成可推廣的行業解決方案,支持工業企業采用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和產品。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專項行動工作機構,統一協調部署推進全省兩化深度融合工作,明確任務分工、工作進度和責任,抓好落實。各市(區)要建立健全相應組織機構,協調指導本地區兩化深度融合工作,開展兩化深度融合區域試點工作。組織開展年度檢查與效果評估。

二、完善服務體係

圍繞兩化深度融合對技術支撐、服務支撐和人才支撐的需求,完善兩化深度融合服務體係建設。建立、完善、優化一批專業技術支撐機構,開展兩化深度融合關鍵技術、標準體係研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建立兩化深度融合專家團隊和實訓基地,開展兩化深度融合課題研究和企業高級信息化人才培養;加強兩化融合管理體係及評價培訓;支持企業開展兩化深度融合評估對標和示範推廣工作,引導企業參與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係建設試點和普及推廣;培育第三方服務機構,提高兩化融合服務支撐能力。

三、加大資金政策支持

擴大兩化融合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專項行動任務的落實。爭取各類資金和政策向本專項行動傾斜。各市(區)要建立健全兩化融合專項資金籌措機製,為專項行動提供配套資金。引導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本專項行動。

四、完善人才培養體係

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推進信息化的領導責任意識,開展麵向“一把手”的培訓。在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企業首席信息官(CIO)製度,成立企業首席信息官協會,開展首席信息官職業培訓,建立常態化的人才培訓機製。鼓勵高校麵向信息化需求,加強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支持企業和高校聯合共建實訓基地,開展實用人才培訓。

五、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

在實施專項行動中要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製度,加強對重要信息係統的安全管理檢查。加強重點領域工業控製係統的信息安全檢查、監管和測評,實施安全風險和漏洞通報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