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陽煤:安全生產的信息化切入(2 / 2)

以新景礦為切入點

新景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隸屬陽煤集團,是陽煤集團標誌性礦井。該礦信息化建設起步早,工作紮實,具備信息化示範礦井條件,他們從2003年開始鋪設井上、下局域網,逐步到工業自動化控製技術在安全生產中的應用和辦公自動化係統的使用,信息化在生產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隨著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傳統模式下的成本管理和控製係統由於其事後性、粗放性等特征,已不能滿足新景公司在實時管理精細化、本質安全預見性和資源節能性等方麵的要求。如何實現礦井本質安全和節能降耗、員工素質的全麵提升、產能精細核算、成本的動態管控等已日益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

2006年,新景公司就初步建成了具備三層智能交換模式的一套井上、二套井下的100M工業以太環網信息傳輸平台。網絡平台選用的是重慶煤科院生產的KJJ103型礦用隔爆型網絡交換機,目前井下工業以太網共計鋪設13個網絡站點,井上工業以太網共計鋪設5個網絡站點。在新景公司信息機房安裝1台港灣6802作為核心網絡配置交換機。同時,公司各樓宇間通過光纜連接24E交換機,組成公司辦公管理網。安裝在信息中心機房的CISCO3800出口路由器,實現與集團公司網絡之間互聯。為保證安全生產檢測、控製係統的安全運行,在工業以太網與信息化管理網絡之間設置了物理隔離網閘,物理隔離網閘實現了兩個網絡之間的物理隔離,中斷了兩個網絡之間的直接連接,所有的數據交換必須通過物理隔離網閘,網閘從網絡層的第七層將數據還原為原始數據,然後以“擺渡文件”的形式來傳遞數據。沒有“包、命令、和協議”可以穿透物理隔離網閘。

目前,礦井已建成了包括KJ90煤礦瓦斯綜合監控係統、KJ251井下人員定位跟蹤係統、井下無人值守配電室電網監控係統、井上降配電係統、井下皮帶集中控製係統、CST皮帶運輸機軟啟動控製係統、KJ15A型井下機車運輸信集閉係統、地麵洗煤廠集中控製、地麵提升及風、水、電、液遠程數據采集係統、地麵壓風機房無人值守係統、井下泄漏通訊及小靈通通信係統、地質測量預測預報係統、皮帶產量計控係統在內的共13套自動化生產子係統。

新景公司由集團統一部署,自身開發的信息管理係統共有8套,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和建設麵向安全生產主題的數據倉庫和數據模型、建立危險源數據庫、建立煤礦安全評價綜合指標體係、建立煤礦安全綜合評價模型、建立礦井安全教育虛擬仿真培訓中心等係統。

近幾年,陽煤集團在“兩化融合”應用於企業安全管理方麵做了有益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通過“兩化融合”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改善了工作條件,降低了勞動強度,有效降低了各項管理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辦公和辦事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礦山生產的安全性,降低了人員傷亡事故率和財產損失,使企業生產進入良性循環,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使得 “兩化“融合水平躍上一個嶄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