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貝拉?卡羅裏在整場內華達體操比賽中,顯然隻注意到她。雷登回憶時說:“於是我們坐下來開始談話。後來他又跟我父母談話,對他們說:‘聽著!我不能保證瑪莉露能進入體操代表隊,但是我知道她是塊材料。’”
多麼偉大的目標!瑪莉露從小就夢想有一天能參加奧運比賽。但是這一次,卻是由一位體操界偉人的口中說出她的夢想,對瑪莉露來說,這目標就如同刻在磐石上一樣堅定。“當時我承擔的風險很大,”她說:“我得離開親人朋友,住在素昧平生的人家中,與一些陌生女孩一起受訓。這麼重大的決定令我惶恐。我不知道能得到什麼,不過同時我也很興奮。這位教練居然願意訓練我,渺小的、從西維吉尼亞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來的我!我被他選中了!”
當然,她絕不能讓卡羅裏教練失望。當時距離瑪莉露以連續兩次滿分的成績為美國體操隊奪得奧運金牌,也不過是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從那屆奧運以後,幾乎沒有人不認識這位體操冠軍了。
雷登小姐的經曆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隻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談到“不可能”這個觀念,我們可以再來看一看著名成功大師卡耐基年輕時用的一個奇特的方法。年輕的時候,他抱著要做一名作家的雄心。要達到這個目的,他知道自己必須精於遣詞造句,字典將是他的工具。但是由於他小的時候很窮,接受的教育並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訴他,說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實現的。
年輕的卡耐基存錢買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這本字典裏麵,而他的意念是要完全了解和掌握這些字。但是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這個字,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然後丟掉。於是他有了一本沒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後他把他整個事業建立在這個前提上,那就是對一個要成長,而且要成長得超過別人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當然,我們並不建議你從你的字典中把“不可能”這個字剪掉,而是建議你要從你的心誌中把這個觀念鏟除掉。談話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態度中去掉它。拋棄它,不再為它提供理由,不再為它尋找借口。把這個字和這個觀念永遠地拋開,而用光明燦爛的“可能”來代替它。
一次做好一件事
目的性強的人做事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一次隻做一件事。化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把一英畝草地所具有的全部能量聚集在蒸汽機的活塞杆上,那麼它所產生的動力足以推動世界上所有的磨粉機和蒸氣機。但是,因為這種能量是分散存在的,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它基本上毫無價值可言。這也說明,能量一旦聚焦於一點,將會產生多麼大的動力。
伊格諾蒂烏斯?勞拉有一句名言:“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時涉獵多個領域的人要好得多。”在太多的領域內都付出努力,我們就難免分散精力,阻礙進步,最終一事無成。聖?裏奧納多在一次給福韋爾?柏克斯頓爵士的信中談到他的學習方法,並解釋自己成功的秘密。他說:“開始學法律時,我決心吸收每一點有用的知識,並使之同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在一件事沒有充分了解清楚之前,我絕不會開始學習另一件事情。”
一、專注於一件事你才能做好它
一心一意地專注自己的工作,是每個職場人士獲取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質。當你能夠一心一意去做每一件事情時,你才能把它做好。
李果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文案。一次,一個著名的洗衣粉製造商委托李果所在的公司做廣告宣傳,負責這個廣告創意的好幾位文案創意人員拿出的東西都不能令製造商滿意。沒辦法,經理讓李果把手中的事務先擱置幾天,專心把這個創意文案完成。
連著幾天,李果在辦公室裏撫弄著一整袋洗衣粉在想:“這個產品在市場上已經非常暢銷了,人家以前的許多廣告詞也非常富有創意。那麼,我該怎麼下手才能重新找到一個點,做出一個與眾不同、又令人滿意的廣告創意呢?”
有一天,他在苦思之餘,把手中的洗衣粉袋放在辦公桌上,又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突然間靈光閃現,想把這袋洗衣粉打開看一看。於是他找了一張報紙鋪在桌麵上,然後,撕開洗衣粉
袋,倒出了一些洗衣粉,一邊用手揉搓著這些粉末,一邊輕輕嗅著它的味道,尋找感覺。突然,在射進辦公室的陽光照耀下,他發現了洗衣粉的粉末間遍布著一些特別微小的藍色晶體。審視了一番後,證實的確不是自己的眼睛看花了。他便立刻起身,親自跑到製造商那兒問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得知這些藍色小晶體是一些“活力去汙因子”。因為有了它們,這一次新推出的洗衣粉才具有了超強潔白的效果。
明白了這些情況後,李果回去便從這一點下手,絞盡腦汁,尋找最好的文字創意,因此推出了非常成功的廣告方案。廣告播出後,這項產品的銷量急速攀升。
相反,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如果不能全神貫注,不能集中精力,就很容易出差錯。
在亞特蘭大舉行的薜塔奇10公裏長跑比賽中,讚助者為健怡可口可樂公司。為了促銷產品,健
怡可口可樂的商標顯著地展示在比賽申請表格、媒體、T恤衫比賽號碼上。
比賽當天早上,大會的榮譽總裁比利格站在台上說:“我們很高興有這麼多的參賽者,同時特別感謝我們的讚助商健怡百事可樂。”站在比利格背後的可口可樂公司代表極為憤怒:“是健怡可口可樂,白癡!”超過1 000位的參賽者一片嘩然……
當時比利格感到萬分的羞辱和懊悔。他事後說:“我知道是可口可樂,但是我當時分心走神了,結果洋相百出,給人留下笑柄,可口可樂公司也對我不滿。就是在那要命的一天,我知道了專注的重要性。”
比利格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無法專注工作,那麼不管他的工作條件有多好,他都會讓成功的機會從身邊溜走。
二、專注於工作你才會有機會
著名的IBM公司在招聘員工時,特別注重考察應聘者的專心致誌的工作作風。通常在最後一關時,都由總裁親自考核。
現任營銷部經理約翰在回憶當時應聘時的情景時說:“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一個人如果沒有專注工作的精神,那麼他就無法抓住成功的機會。”
那天麵試時,公司總裁找出一篇文章對約翰說:“請你把這篇文章一字不漏地讀一遍,最好能一刻不停地讀完。”說完,總裁就走出了辦公室。
約翰心想:不就讀一遍文章嗎?這太簡單了。他深呼吸一口氣,開始認真地讀起來。過了一會兒,一位漂亮的金發女郎款款而來,“先生,休息一會兒吧,請用茶。”她把茶杯放在桌幾上,衝著約翰微笑著。約翰好像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似的,還在不停地讀。
又過了一會兒,一隻可愛的小貓伏在他的腳邊,用舌頭舔他的腳踝,他隻是本能地移動了一下他的腳,絲毫沒有影響他的閱讀,他似乎也不知道有隻小貓在他腳下。
那位漂亮的金發女郎又飄然而至,要他幫她抱起小貓。約翰還在大聲地讀,根本沒有理會金發女郎的話。
終於讀完了,約翰鬆了一口氣。這時總裁走了進來問:“你注意到那位美麗的小姐和她的小貓了嗎?”
“沒有,先生。”
總裁又說道:“那位小姐可是我的秘書,她請求了你幾次,你都沒有理她。”
約翰很認真地說:“你要我一刻不停地讀完那篇文章,我隻想如何集中精力去讀好它,這是考試,關係到我的前途,我不能不專注一些,更專注一些。別的什麼事我就不太清楚了。”
總裁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小夥子,你表現不錯,你被錄取了!在你之前,已經有5
0人參加考試,可沒有一個人及格。”他接著說:“在紐約,像你這樣有專業技能的人很多,但像你這樣專注工作的人太少了!你會很有前途的。”
果然,約翰進入公司後,靠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對工作的專注和熱情,很快就被總裁提拔為經理
。
黃帥民是東莞速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一個年僅30歲的億萬富翁。翻開他成功的簡曆,人們不難發現,目前中國許多成功企業家所擁有的經曆,在他身上也能發現:白手起家,從打工仔到跑營銷再到自己做老板、辦實業。
他初到廣東打工時,就懂得踏踏實實地做事的重要性。在工廠裏,他心無旁騖,隻知道低頭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次,工廠的老板來巡視,黃帥民沒有像其他工人那樣抬頭觀看,而是一心一意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正是他的這種埋頭苦幹、專注的態度為他贏得了機遇。不久,他就得到賞識,獲得了提拔。也就從那時起,他開始與外麵有了溝通,能力也得到了持續的提高,從場務管理做到業務主管,知識和經驗越來越豐富,此後逐步走向成功。
做事專注,是一個員工縱橫職場的良好品格。一個人不能專注自己的工作,是很難把工作做好的。在當今時代,沒有哪家企業、哪個老板會喜歡做事三心二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員工。從這種意義上說,工作專心致誌的人,就是能把握成功機遇的人,隻有一心一意做事的人,才能受到老板的器重與提拔。
三、把專注工作看成自己的使命
在進行工作時,應該專注於當前正在處理的事情。如果注意力分散,頭腦不是在考慮當前的事情,而是想著其他事情的話,工作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即使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進行,做完一件事情就了結一件事情。全神貫注於正在做的事情,集中精力處理完畢後,再把注意力轉向其他事情,著手進行下一項工作。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勤奮和對某個目標持之以恒的毅力。他說:“我專心致誌於一件事情的時候,好像世界上隻有這一件事。”正是這種對自身奮鬥目標的清楚認識和執著追求,造就了他最後的成功。
李力原來在出版社從事校對工作,她曾為自己定下一條原則:除非有特殊緊急事件,否則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對工作中去。她將所有的精神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即創造一個有創意與高效率的工作環境。換句話說,一坐到桌前,她就不再想別的事,哪怕手中的書稿校對到最後一頁,她也絕不會去想下一部書稿的事。
沒過多久,李力就發現,她的這條原則能讓她專心致誌地去做,而且很少感到校對是一件枯燥
無味的工作。她甚至發現一個小時的專心工作,抵得上一整天被幹擾工作的成果。
當你集中精神,專注於眼前的工作時,你就會發現你將獲益匪淺——你的工作壓力會減輕,做事不再毛毛躁躁、風風火火。由於對工作的專注,還能激發你更熱愛公司,更熱愛自己的工作,並從工作中體會到更多的樂趣。
蓋爾克是西門子中國區第一任銷售總經理,他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電器產品占領中國市場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本人也因此贏得了名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記者采訪他:“你可以透露一下成功的秘訣嗎?”
蓋爾克說:“秘訣談不上,我從1983年開始在西門子工作,用中國人的話說已經有19年工齡。我始終有一個座右銘,工作要專心致誌,要在從事的工作中尋找樂趣,要有改變現狀的決心,要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有實際行動。近20年來我一直堅持這樣的信念,在西門子的市場部、產品銷售部都工作過,如果說取得了一點成績,這就是其中的原因。”
一個目的性強的人不僅要養成專注工作的習慣,而且還要把專注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使命。當今時代,做事是否專注,已成為衡量一個人職業品質的標準之一。一些企業文化提倡“愛崗、敬業”,倡導“幹一行,專一行”,而我們工作中能夠做到專注,全身心地投入,便是務實、敬業最基本、最實在的體現。如果上班做事時腦子裏還想著球賽、彩票、電影、股票等一些與工作無關的東西,連最基本的“專注”都做不到,如此身在曹營心在漢,何談愛崗,又何談敬業?更不用提精與專了!
隻有把專注工作當作工作的使命,並努力養成專注工作的好習慣,你的工作才會變得更有效率,你也更能樂於工作,而且還更容易取得成功。對每一個職場人士來說,這無疑是再好不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