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合理規劃你的目的4(2 / 3)

結果比特夫婦到馬汀尼克度了兩天假,該看的就都看完了。隨後的日子過的極度乏味。

當比特千辛萬苦地回到了家,他發現這個假期過得一點也不值得。難得一個假期,本想輕鬆悠閑一下,結果卻搞得比上班還累還緊張,而且敗興而歸,一點收獲也沒有。他很後悔當初聽從別人的話,使自己根本就沒有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輕鬆安逸的休閑生活。

當比特把這件事告訴了拿破侖?希爾後,拿破侖?希爾告訴他:“你之所以沒能滿意地度假,是因為你並沒有搞清楚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隻是別人說的話聽起來不錯,你就接受了別人的建議。既然不是自己想要的,當然就不能從中獲得滿足和快感。”

生活中最困難的一個過程就是要搞清楚我們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大多數

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因為我們不曾花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麵對五光十色的世界和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們更不知所措,所以我們會不假思索地接受別人的期望來定義個人的需要和成功,社會標準變得比我們自己特有的需求還要重要。

我們總是太在意別人要我們這樣或那樣,以致我們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別人強加於我們的種種動機,結果,努力過後才發現自己的需求一樣都沒能滿足。

更複雜的是,不僅別人的意見影響著我們的欲望,我們自己的欲望本身也是變化莫測的。它們因為潛在的需要而形成,又因為不可知的力量日新月異。我們經常得到過去十分想要的,而現在卻不再需要的東西。

拿破侖?希爾認為,如果有什麼原因使我們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的話,這個原因就是你並不清楚自己到底想什麼。就像在大海中航行,如果你不知道目的地是哪裏,就隻好遭受漂泊迷失之苦了。所以,在你決定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一定要先做一番心靈探索,真正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目的。隻有這樣,你才能在生活中滿意地前進。

二、興趣:職業選擇的重要砝碼

興趣是一個人職業選擇的重要砝碼。一個人要做好自己職業上的選擇,就不能不重視自己的興趣。

許多研究已經指出,單獨使用能力並不能解釋、預測事業生涯的成功和失敗,你的興趣、價值觀、動機等情感性傾向因素對你事業生涯適應性都有影響,因而同樣必須加以考慮。

在這些因素中,又以興趣所起的作用最大。

卡耐基認為,在選擇事業生涯時,不僅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從事什麼樣的事業,也需要知道自己對哪種事業感興趣並能滿足你的意願。

隻有將能力和興趣結合起來考慮,才更有可能取得事業生涯的成功。

湯姆曾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擔任地區副總裁的行政助理。

公司裏大多數職員平日都是一副西裝筆挺的富有人士形象,隻當意大利人布魯斯例外,他好像

從來都不修邊幅。布魯斯看上去總是像剛從碼頭上幹完活兒回來的。

要不是親眼看見他擺弄公司裏的電腦,你肯定認為他是在加油站或快餐店上班,是那種靠通俗歌曲和啤酒打發日子的家夥。

布魯斯也認為自己屬於那種其貌不揚的精英類型,盡管他與其他職員穿著一樣的藍條紋製服(現在大公司一般都規定著裝),可看上去就是不像樣子,但布魯斯具有的洞察力卻是湯姆所缺少的。

有一次,他突然對湯姆說:“你不該呆在這兒。你跟這兒格格不入。”

“你這是什麼意思?”湯姆問,雖然有點生氣,但他的話卻引起了湯姆極大的興趣。他想有可

能的話自己也會向布魯斯提出同樣的問題。

“你懂我的意思,”他邊點雪茄邊說,“你有開拓能力,你喜歡與人打交道,為何非在這鬼地方浪費你的時間和天才,整天寫什麼部門材料、預算報告?”

湯姆永遠忘不了布魯斯這些富有見地的話,正是這些話使湯姆清醒過來。

從那時起,湯姆的心裏就不斷重複著這樣的想法:我正在不屬於自己的位置上從事著不適合自己的工作。

後來,湯姆按布魯斯的建議辭去了工作,開始做些更有意義的嚐試。

從那家公司跳出來以後,湯姆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現在,湯姆擁有許多過去無法想像的商業機會,經濟上更為成功。此外,湯姆還經常在廣播

電視節目中露麵。

如果湯姆還在那家公司做職員的話,這一切都是無法想像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缺乏勇氣和自信,如果不麵對現實和機會,如果不尋找和自己誌趣相投的平台,要想實現自己的工作目的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事業生涯的道路上,你需要用新的方向盤和道路交通圖來指引前進的方向。

一個對自己的事業充滿濃厚興趣的人,永遠也不會覺得活得累,就像大發明家愛迪生一樣,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也不覺得累,他說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工作,他說他每天樂趣無窮。再如大器晚成的丘吉爾,他66歲時才當上英國的首相。在戰事頻頻的英倫三島,他從早忙到晚,四處演說,鼓舞士氣,但是他從不感到疲憊。他心中隻有一個強烈的願望:一定要打敗法西斯德國,消滅這個魔鬼。

人人都希望自己長壽,但是,一份調查顯示,往往是那些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度高的人才活得更久。

阿爾伯特?哈伯德說過,如果你在自己並無興趣的工作崗位上難以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不僅是對你自己,更是對社會的一大損失。那麼,理想的工作是什麼?當然是符合自己的個人興趣,並樂於為之奮鬥的工作。

很多傑出的人物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從早先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去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福勒製刷公司的創辦人阿爾佛雷德?福勒出身於窮苦的農場家庭,工作似乎與他無緣,兩年中他雖然努力認真,卻失去了三份工作。而自從接觸了製刷這一行後,他才發現他是多麼不喜歡以前的那幾份工作,而那些工作對他又是多麼的不合適。

剛開始,福勒銷售刷子,就有一個感覺:他會把這個銷售工作做得出色。因為他喜愛這個工作,所以他把自己所有思想集中於從事世界上最好的銷售工作。

福勒成了一個成功的銷售員。他又立下自己的目標:創辦自己的公司。這個目標十分適合他的個性。他停止了為別人銷售刷子,這時候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高興。

他在晚上製造自己的刷子,第二天又把刷子賣出去。銷售額開始上升時,他租了一棟舊房子,雇用一名助手為他製造刷子,他本人則專注於銷售。

這個曾經失去三份工作的人,最終成立了他自己的福勒製刷公司,並擁有幾千名銷售員和數百

萬美元的年收入。

因此,阿爾伯特?哈伯德先生認為,如果你對自己選擇的工作很感興趣,那麼你就很容易獲得成功。國內知名的成功學專家陳安之先生說:“希望你所做的工作,成為你所喜愛的遊戲。”

當然,由於受社會及自身條件的限製,大多數人在社會中所做的工作都是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本來就不喜歡,但迫不得已,為了謀生,隻好勉為其難地做;一種是本來比較喜歡,但隨著工作時間一長,見異思遷的本性使人厭煩年複一年的、日複一日的這種乏味的工作,最後,喜歡的工作也變得不喜歡了。

如果一個人有可能在自己喜好的範圍內工作,那最好不過,每個人都應把興趣和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有利於事業取得成就。

三、選擇從放棄開始

林語堂先生說過,清醒地放棄勝過盲目地堅持。如果一個人想要的太多卻又不懂如何放棄,那麼最終就會像猴子掰玉米一樣一無所獲。想法太多,是造成一個人事業大起大落的缺點。這種人想做的事太多,結果反而一事無成。

這種缺點經常在喜歡冒險的人身上發現,這些冒險者發達起來時,簡直就像希臘點石成金的米達斯,無論做什麼生意都賺錢。他們自己和別人都相信他們會一直飛黃騰達下去。

然而,這些人的根本問題是,目標太分散以致無法集中目標。

博恩?崔西說過,這個世界總是為那些有目的的人準備著路徑的。如果一個人有目標、有對象,知道他自己是向著何處前進,那麼,他就比那些遊蕩不定、不知所從的人來得更有成就。沒有對象,就不能有迅速的進步。美國近東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約翰?克裏斯恩頓曾說過,“選擇從放棄開始,如果你事先不懂得先計算一下選擇的成本,那麼你永遠也無法做出選擇。”

想法太多,或者要想實現的目標太多,跟沒有想法沒有目標其實是一樣的有害。

褐色皮膚、英俊瀟灑的柯南從小就是遊泳健將,經常參加比賽。“從很小開始,別人就從兩方麵來看我們。”他說,“一方麵看我們是誰,一方麵看我們有何表現。我總是因為比賽成績而獲得誇獎。”

於是柯南不斷追求成就。他的事業從一幢建築物開始,然後變成兩幢,最後名氣愈來愈響亮,業務不斷擴充發展。最後,柯南的事業擴張到連他自己都弄不清楚究竟涉足了多少生意。“我兼營營造業、掮客業務、管理事業、旅館經營、公寓改建等,每一種行業我都想插手。我非常興奮,不知道什麼是自己做不到的,所以想試探自己能力的限度。我常在早上起床看見自己的名字登在報紙上,感覺很舒服。然後再看一遍,感覺更舒服。凡事問題愈大愈多就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