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控製目的,全盤通贏1
善於借助外界力量
一個人要成功,達成自己的目的必須要善於借助外界的力量。這裏的“借力”既指借助別人的智慧,也指尋找有用的社會資源。綜觀曆史上那些功績顯赫的人,無不是因為善於借助外界力量的支持而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的。
曾國藩善於“借智慧”,他的幕府不僅彙集了各種人才,而且輸送了一大批治國經邦之才,對晚清政治、軍事乃至經濟文化的發展都具有影響。而李鴻章得到曾國藩的真傳,其幕府有過之而無不及。清代巨商胡雪岩則善於“借資源”,他既善於經商,也善於經營自己的關係網,其精明之處在於他善於抓住不同的人的特點,投人所好,贏得別人的支持,建成自己事業的大廈。同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是借IBM這條大船掘到了自己事業上的第一桶金。中國是一個重人情的社會,很多事情開展起來還要依靠人脈的力量,因此,在社會上尋找有用的資源,建立起自己的關係網,養成善於借助外力的習慣對於我們達成自己的目的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借助他人智慧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人不可能樣樣精通,一個人要想達成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善於借用別人的智慧。齊國的孟嚐君,號稱食客三千,這裏麵什麼人才都有,甚至雞鳴狗盜者也有,關鍵時候還真離不了。
北宋大名府留守賈昌朝采納經驗豐富的老水工高超的建議,成功地堵住了黃河的決口,就是一個善於借助他人智慧的典型例子。
在曆史上,黃河經常決口,造成水災,曆朝曆代都將治理黃河、堵塞決口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在治理黃河水患的過程中,出現了一批有豐富經驗的水工,高超便是北宋慶曆年間的一個水工。
慶曆八年(1048)六月,黃河在大名府的商胡(今河南濮陽縣東)決口,因水勢很猛,很長時間也沒堵住。宋仁宗命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錫親自去監督修河堆口工程。以往堵決口時,在快要合龍時,要在決口放下合龍用的埽,以使河水斷流。堵決口的關鍵就在這最後一下,所以也叫它“合龍門”。
埽是一種堵決口的器材,它用秸稈、土石卷成大圓捆,直徑有三四米,長有一百米,兩頭有牽繩拉著,放到水中,以堵塞決口。
慶曆八年黃河的決口有一裏多寬,人們從兩頭築堤,可到快要合龍時,放下去的一百多米的埽都被急流衝走。這時,高超認為埽身太長,岸上的人沒有足夠的力
量使它沉到河底,水流又急,纜繩崩斷,埽便被衝跑了。應將一百米的埽分成三節,每節三十多米,中間用繩索連接,先放第一節,等它沉到河底,再壓下第二節、第三節。但別的河工認為這樣不行,三十多米的埽太小,不足以堵塞決口,白白地浪費了許多工料。
高超解釋說:“第一節埽下去,確實不能將決口堆住,但水勢卻能減小一半,這時再放第二節埽就不用那麼費力了,水勢基本上可以控製了。再放下第三節埽,那就像在平地上施工一樣容易了,人力也可以展開。同時,在放第三節埽時,前麵放下去的兩節埽已經被泥沙淤住了,還能省許多人工。”
一開始,負責的官員郭申錫不聽他的建議,還是按老辦法,結果埽不斷被衝跑,決口也越來越大。宋仁宗認為郭申錫辦事不利,就將他撤了。大名府留守賈昌朝認為高超說的有道理,便派人四處打撈漂散的埽料,采用高超的方法,最終將決口堵住了。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智慧雖然是無限的,但能夠開發的部分還是有限的,一個人的價值判斷、社會曆練、人生經驗由於受到環境的影
響會呈現出不足之處。此外,一個人的專長也隻可能有一兩種,當麵對複雜的社會環境時,這些基本條件就不夠用了,因此,隻
好“借用”別人的智慧。
“借用”別人的智慧,可以彌補自己智慧的不足。另外, 把別人的智慧轉化成自己的智慧,也就是說,自己在“借用”別人智慧的過程中,順著別人智慧的啟發就可以得到成長,這正是一種學習!
平庸的人“借用”了別人的智慧,可使事情做得更周全。換句話,一個隻有六十分能力的人,如果借用了別人的智慧,就可能做出八十分以上的成績。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學會借船出海
如今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做老板賺大錢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然而從商務運作的實際情況來看要先投入然後才有產出,有多大的本錢做多大的生意,想做多大的生意就要先去籌集多大的本錢。也就是說,沒錢就辦不了事。
大多數人在創業之初,資金都非常少,這點資金做小本生意掙小錢尚可以,做大生意賺大錢就沒辦法了。而用小生意去進行資金的原始積累,那要等許多年以後才能發展成巨富。最好的辦法,是用別人的銀子,做自己的生意。也不一定是借銀子,也可以是借聲勢,做成自己的事。
比爾?蓋茨剛開始設計軟件時,還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大學生,他就是借IBM這條大船出海的。
IBM一直是巨型計算機的“藍色巨人”,但由於漠視了微機的發展,致使蘋果電腦侵入市場。為反擊蘋果公司,1979年IBM著手開發微機。為了與蘋果爭奪市場,IBM第一次放棄了完全以自主技術來生產計算機的方式,決定采用市場上現有技術。IBM為自己的微機選擇操作係統和編譯程序,先找了美國海軍研究院計算機教授基爾道,他研製出的微機操作係統CP/M廣受歡迎,基爾道乘機索要高價,向IBM開出每套操作係統200美元的授權費。IBM沒法,這才轉而找到蓋茨。雖然蓋茨並沒有開發過微機操作係統,但他立刻表示要為IBM專門設計一套,要價很低,隻希望自己將來還可以向其他客戶銷售略微修改的操作係統版本。這一要求被認可,IBM與蓋茨欣然簽約。聰明的蓋茨就近利用西雅圖計算機公司的成果,又利用了IBM遍布全球的營銷力量,為日後成為“世界首富”掘來了第一桶金。這一年,比爾?蓋茨25歲。
金錢是價值流通的重要工具,也是一個人事業起步的重要資源,然而沒有誰願意把錢白白給別人使。所以,你須仔細設計你的策略,讓對方信賴你,同時也要讓別人得到利益,讓別人痛痛快快地借雞給你下蛋。
另外,下屬借上司之力來做事,也是一種借船出海。很多下屬內心有好的工作設想,如果坦誠向上司進言,多半不會有什麼好的結
果,因為每個人對別人強迫他做的事,都會有抵觸。
怎麼辦呢?我們舉個例子。小王認為自己推進公司發展的策略很好,他也知道自負且好麵子的上司的脾氣,為了使自己的策略規劃能順利實施,他想了一個好辦法。
當他和上司在一起談天時,有時會順便提出一點兒促進公司發展的措施,但僅此而已。上司被他提醒,覺得自己“靈光一閃”,想出了困擾自己很長時間的問題的解決辦法。
不久上司就開始實施和小王發展策略差不多的計劃,當然眾人和上司都認為這不是小王的主意。小王並不在乎,有什麼關係呢?主意是否是自己的“姓”並不重要,他也不需要誇獎。
於是他用類似的方法讓上司實施或向老板彙報了許多對公司有用的辦法。上司也覺得小王對自己的計劃很理解,一點就透,很多計劃還由小王主持完成,他的出色表現博得公司上下的好評。
小王借上司這隻“雞”,為自己“下蛋”,辦成了事,上司也覺得這件事是自己指揮決策的
功勞;同時小王也得到讚揚,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
三、獲得別人的信任
借助他人的力量,就需要你能夠和他人精誠合作,在合作的時候,需要你能夠對這個人有很深的了解。在深入了解、充分信任對方之後,就不要再前思後想了,應該放手讓對方去做,用你的信任和理解去支持對方。
在借助他人力量的時候,經常有人不信任對方,總覺得對方有可能出賣自己、背叛自己,於是左防右防,在無形當中,對自己依靠的人設置了種種的障礙,反而壞了大事。
因為在看緊對方的同時,你可能會衍生出無數勾心鬥角的行為,或者繁瑣不堪的程序,久而久之,相互的合作有了許多掣肘的妨礙。而對方在幫你做事的時候,因為你的不信任,也會產生各種消極情緒,對你個人產生意見,甚至是厭惡、仇恨。這樣兩個人怎麼能夠相互合作呢?他又怎麼心甘情願地貢獻自己的力量來為你服務呢?
所以,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來幫助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能夠信任對方。這裏所說的信任,當然不是盲目地信任,而是在對這個人有了深入了解之後產生的信任。有時候,信任對方往往是對對方最好的酬勞。
戰國時,魏國的國君魏文侯打算發兵征伐中山國。有人向他推薦一位叫樂羊的人,說他文武雙全,一定能攻下中山國。可是有人又說樂羊的兒子樂舒如今正在中山國做大官,怕樂羊不肯下手。這種顧慮誰都會有,尤其牽扯到國家的利益,每個人都不得不慎重,即便對方有著極高的能力,但是不能真心真意地為你做事情,也不能借助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