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控製目的,全盤通贏1?(3 / 3)

同樣,

作為團隊中的個體,隻有把個人的目的融入到整個團隊之中,憑借集體的力量,才能把自己個人不能完成的棘手的問題解決好。

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應聘到一家公司上班。上班的第一天,他的上司就分配給他一項任務:為一家知名企業做一個廣告策劃方案。

這名年輕人見是上司親自交代的,不敢怠慢,就埋頭認認真真地搞起來。他不言不語,一個人費勁地摸索了半個月,還是沒有弄出一個眉目來。顯然,這是一件讓他難以獨立完成的工作,上司交給他這樣一份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考察他是否有合作精神。偏偏這個年輕人不善於合作,他既不請教同事和上司,也不懂得與同事合作一起搞,隻是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去蠻幹,當然拿不出一個合格的方案來。

在現代社會,一個人要達成自己的目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將個人目的融入到團隊目標中去。

然而有些職場中人,隻工作不合作,寧肯一頭紮進自己的專業之中,也不願與同事有密切的交流。這樣的人,想靠單打獨鬥把自己帶到事業的頂峰是不可能的。因為,當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專業上有所突破的時候,人家早已遙遙領先,你的心血也就變成“明日黃花”了。

在這個個性張揚、共性奇缺的時代,許多企業的老板越來越重視具有團隊意識的員工。他們說:“我們愈來愈迫切需要更多、更有效的具有團隊精神的員工來提高我們的士氣。”

微軟公司的一位人力資源主管指出:“現代年輕人在職場中普遍表現出來的自負和自傲,使他們在融入工作環境方麵顯得緩慢和困難。他們缺乏團隊合作精神,項目都是自己做,不願和同事一起想辦法,每個人都會做出不同的結果,最後對公司一點兒用也沒有。”

對企業而言,一個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團隊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目的,必須善於利用他人的力量,將個人追求融入到團隊目標中。

在合作中,為了實現最終的目標,個人都需要放棄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但幾乎每個人都有一種短視和自私的缺點,不願意更多地為他人考慮,缺乏分享精神。在團隊中,要勇於承認他人的貢獻。如果借助於別人的智慧和成果,就應該聲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幫助,就應該表示感謝。隻有這樣,才能實現個人與團隊的雙贏。

確立你的新目標

不論你抓在手裏的是什麼,別忘了最終的結果,那你就不會失去什麼了。一個目標達到之後,馬上立下另一個目標,這是成功的人生模式。

目標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有著很重要的激勵作用。一個人如果沒有後續的目標,那麼前一個目標的實現就長遠的觀點來看未必是好的。許多人之所以活得那麼有勁,就在於他有個值得活下去的目標,當前一個目標實現後卻沒有後續的目標,這會使人覺得內心十分空虛,人生變得沒有意義。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參與阿波羅登月計劃的那些宇航員,在受訓期間,他們都非常認真且有勁地學習,因為在他們麵前是一個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登上這塊滿是神話的處女地。當他們終於登上了月球,極度興奮之後卻是如狂濤般卷來的嚴重失落感,因為接下去將很難再找到像登陸月球這麼值得讓他們挑戰的目標。

很多女孩子為了她們的婚禮經常可以忙上好幾個月,甚至於一整年,投下的精神真是難以估計,所求的隻是為了有個終身難忘的美好回憶。當婚禮耀眼的燈光慢慢隱去,年輕的新娘也如前麵所說的那些宇航員一樣,心情極度消沉,人生中最期望的高潮過後還會有下一波的高潮嗎?這種現象真是情何以堪。

當一個人實現了所期望的目標後,若要繼續維持先前的熱情和衝勁,那就得立即再製定出一個足以讓他動心的目標,如此將可以使他先前實現目標的興奮心情,不落痕跡地投注到另一個新目標上,讓他能夠繼續奮鬥下去。若無奮鬥的動機,人生就會停滯。人的老化不是始於肉體,而是始於精神。

一、不斷前進,目標永遠在前方

派迪最渴望達到的目標是上大學。他在孤兒院長大——那是一種老式的孤兒院,孤兒們從早上五點工作到日落,夥食既差,又不夠。

派迪是一個聰明的小孩——太聰明了,因此14歲就從中學畢業,接著,他投入社會謀生。

他所能找到的工作,是在一家裁縫店裏操作一架縫紉機。之後,他一直在那種環境下工作;接著,那家裁縫店加入了工會。工資提高了,工作時間縮短了。

派迪幸運地娶了一個女孩,她願意幫助他實現上大學的夢想。但事情可不容易。

在他們結婚之後沒多久,店裏開始裁員,於是他們這對年輕的夫婦決定自己去闖天下。他們把存款聚集在一起,開了一家“派迪房地產公司”。派迪的太太瑪麗甚至把訂婚戒指賣掉了,以便增加他們那筆小小的資本。

在兩年之內,生意興隆,於是瑪麗堅持讓派迪去上大學。他在36歲的時候,得到了學位——這是他人生道路上所抵達的第一個裏程碑。

派迪又回到房地產事業——成為他太太的生意夥伴,他們又有了一個新目標——海邊的一幢房子。終於,他們實現了那個夢想。

然而,這對夫婦並沒有把這樣的生活作為他們最終的目的。他們有一個小女孩要教育。如果他們能

把他們商業大樓的分期付款繳清,把大樓變成公寓出租,收入的租金就能付他們孩子的大學費用了。因為一心一意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們終於做到了。

派迪夫婦過著一種忙碌、幸福、成功的生活,因為他們麵前總是有一個目標,使他們的努力有一個方向。他們已發現蕭伯納這句話的真理:“我厭棄成功。成功就是在世上完成一個人所做的事,正如雄蜘蛛一旦授精完畢,被雌蜘蛛殺死。我喜歡不斷地進步,目標永遠在前麵,而不是在後麵。”

許多人一輩子迷迷糊糊,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目標,他們隻過一天算一天。那些從人生中收獲最多的人,都是警覺性高、積極等待著機會、機會一到馬上就看出來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確定的目標。

在長期的計劃上,最好是把每五年劃分為一個階段。派迪太太說:“我希望我丈夫永遠不會

感到自我滿足而停滯下來。

我們結婚五年了,每一年都有一個目標——首先,是他的學位,接著是進修課程,然後是一年的自由投稿工作,現在是他自己的事業。一等到他告訴我他的錢夠了,教育夠了,經驗夠了,我就知道蜜月已經結束了。”

二、自設獎項,激發幹勁

眾所周知,在實現目的的過程中我們會經曆很多挫折,很多人甚至會因此而心灰意懶,忘了自己當初製定目標時的豪情。這時,就需要自己激發自己的幹勁,使自己的腳步沿著一個又一個新的目標一直走下去。成功學家卡耐基認為,想要激發幹勁,“甜頭”總是比“苦頭”有效

。

從某種意義來說,工作或是讀書本身一點意思也沒有。然而,無論工作或是讀書,都不能因為沒意思

就不做。因此,工作的第一個原則就是,橫豎要做,不樂白不樂。也就是說,將工作化作遊戲,從而享受其中樂趣,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第一捷徑。

所以在此首先要說的是“甜頭”,也就是“成功報酬”的效用。一般常說“鞭策”及“甜頭”可以激發幹勁,誠然,鞭策一時之間也許可以逼出人的幹勁,但效果畢竟隻是暫時的,從長遠看,絕對沒什麼好處,相反的讓人會失去對工作的興趣。也就是說,工作不該隻是由於非做

不可的義務感或強迫的觀念。如果能以一種輕鬆的心情工作,效率定會提高,人生也會充滿樂趣。

提倡“行為科學管理論”的美國學者麥格雷認為:“一個人是否會致力達到目標,全由達成後的報酬決定。”

這個方法仍然很管用。譬如,可以拿出國觀光作為報酬,“隻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到歐洲旅行!”或是“解決了這問題就到關島休假”。此外,有時也得視情況,把報酬寄托在一時看不出成效的事情上。

應該以什麼作為成功的報酬呢?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要緊的是,所設定的新目標必須盡量具體而可行。常有許多人雖然設定了成功報酬,卻在達到目標之前,就先享用報酬。這多半因為目標過大,不可能立即實現所致。不容易達成的目標,就像是場不會贏的賭,即使準備了一大堆成功報酬,還是會越玩越沒趣。

為了防止這種缺憾,確定報酬和設立新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客觀現實,使自己在一個又一個新目標的指引下,在一個又一個報酬的激勵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當一個目的實現後,就可以很快得到報酬。而根據這種滿足感,激起向下一項目標努力的欲望,最終達成大目標。與其以日後種種好處作為報酬,倒不如以隻要讀完一頁,就能打電話給女友的方式作為成功報酬,更能激發工作、讀書的欲望及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