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抓住他人目的是成功的關鍵2(2 / 3)

地域差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勸說方式也應有所差別。如對我國北方人,可采用粗獷的態度;對南方人,則應細膩一些。

職業差異。要運用與對方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關聯較緊密的語言與之交談,對方對你的信任感就會大大增強。

對不同類型的人說不同的話,才能達到最好的辦事效果。

下屬的目的分析

作為一名領導,如果要想下屬把你的事辦好,必須把你的事情、你的欲望,變成下屬自己的欲望、自己的事情,隻有這樣,你托下屬辦的事,他才能積極地、主動地給你辦成、辦好。而要想達到上述目的,你必須重新認識你的下屬,必須摒棄過去那種惟上不惟下的思想。可以說,那些不考慮下屬利益,不關心下屬喜好,單靠走上層路線而發跡的人由於沒有下屬支持,多半不能長久,真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聰明的領導事實上是很在意下屬的態度的。時刻注意下屬的態度變化並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是一項明智而長期的投資,因為上司在很多事情上都離不開下屬的幫助。

一、關注下屬的態度

了解下屬的目的,關注下屬的態度,能夠讓下屬更加主動地完成任務。在工作中,雖然領導可用威脅等高壓手段迫使下級去服從、去工作,但它肯定會使下級產生逆反心理,進行消極怠工和暗中抵製,從而降低工作效率,影響工作目標的實現。最高明的辦法則是像日本企業那樣,讓員工心甘情願地去加班、去奮鬥。而要達到這種管理境界,領導就必須注意及時地了解下級的需求、情緒、態度等,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下級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他們認識到:為領導工作便是他們最大的利益和最好的選擇。

在經營管理方麵,日本的企業是非常注重關心員工對公司的態度的,企業的老板和管理人員想方設法培養員工的歸屬感和對企業的忠誠。有些企業還專門設立了“出氣室”,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對上司不滿的員工能夠將怒氣發泄出來,從而使他們能以平衡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出氣室”中,設有每一個領導的模擬像,心懷不滿的員工可以走過去將之暴揍一頓或大罵一通,直至覺得怨怒已消。可見,日本企業的領導者對員工態度的體察和反應已到相當細致和微觀的地步,難怪日本企業能生產出第一流的產品,創造出第一流的生產績效呢!

二、做好與下屬的溝通

溝通是了解的前提。了解下屬的目的,是領導正確用人的前提,缺乏良好的溝通,用人的效果

便會大打折扣。

在公司的管理者教育訓練中,受訓者常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公司內部的“溝通不良”。針對這個問題,惟一的解答就是要“做好雙向溝通”。

沒有找出真正問題,自然無法對症下藥。

一般人往往濫用“溝通”這個名詞,認為所謂“溝通”就是讓雙方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

在一家公司裏,上司和下屬正為了彼此是否“說了”和“聽到了”而爭執。

的確,當這位上司交代下屬做事時,下屬都回答:“是的,我知道。”

但是,這位上司和下屬對工作內容的了解,卻有很大的出入。

結果,下屬做的和上司想的完全不一樣。

上司很生氣地說:

“我那時不是說得很清楚嗎?不了解就應該來問我。你又不是沒聽見?”

這句話並沒有錯。但是,下屬如果真有問題,是不是會來請教他呢?

難道這位上司沒有錯嗎?他認為隻要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就是盡到責任了。

其實不然,重要的是這個錯誤所造成的困擾。如果隻是一味地怪罪“傾聽者(下屬)沒有用心聽”,事情還是沒辦法解決。

有效的傾聽是雙方溝通的關鍵。在傳達訊息時,不給對方發問的機會,隻由說話者做單向發言。情況好的話,有50%的信息可以正確傳達給傾聽者,也有可能兩者間的傳達和接收完全錯誤。另一方麵,即使說話者不善言辭,如果能給傾聽者確認的機會,那麼90%以上的信息仍舊能正確傳達。

信息的接收有賴於傾聽者的理解力。所以,說話者必須抱著“詳細說明”的態度,借以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溝通。

有了“溝通是從誤解開始”這種體會後,一切的溝通才有可能成功。

三、尊重下屬的興趣和愛好

找人辦事講究投其所好。同樣,一個領導要摸清下屬的目的,也要尊重下屬的興趣和愛好。

在日常生活中,隻要稍加留心,就會發現領導的眾多下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興趣。領導者應當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首先,應當發覺這是一種必然的、正常的現象。客觀事物的千差萬別,決定了人的興趣必然是千奇百怪的。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教育程度、心理素質各有不同,興趣也就迥然各異。其次,應當認識到,這些興趣的存在,是允許的、合理的,不僅不應扼殺人的個性和愛好,而且要鼓勵一切有益的興趣都得到發展。

那麼,在日常領導工作中,應當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以便更好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實現企業發展的目的呢?

1要細心觀察下屬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隻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郭沫若也說過:“愛好出勤奮,勤奮出天才。”一個人如果對某種事物有了感情和興趣,就會全神貫注、如癡如醉地沉湎於其中,不僅吃苦受累在所不惜,而且常常因此寢食俱廢,甚至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和石破天驚的奇跡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所以,從一個人的興趣,往往可以窺見一個人的思想、氣質和用心所在,可以發現一個人的潛力和才幹,這無疑為領導者知人善任提供了極好的信息。所以,每一個領導者都要與下屬融洽相處,細心觀察和發現下屬的興趣,以作為考察和發現人才、培養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據。

2充分激發下屬的興趣

一個人的興趣所在,往往就是他的長處和優勢。分配他所感興趣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就油然而生,工作就會幹得很好。而做他不感興趣的工作,就會感到百無聊賴,索然無味,即使提供給他的條件再好,待遇再高,也難以做出成績來,因為他失去了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是“舍長取短”。所以領導者在給下屬任職、定崗和安排任務時,應盡可能照顧到個人興趣,使工作與興趣、專長一致起來,為其提供一種適合其興趣的工作環境,使每個人幹的,也是他最感興趣的。例如,讓“求知型興趣”的人去鑽研科學,研究問題;讓“事業型興趣”的人去獨當一麵,開創新領域;讓“藝術型”、“運動型”、“娛樂型”興趣的人去從事和組織文體事業,等等。另外,興趣與年齡、職業和性格也大有關係。例如,老年人願做比較穩定的工作;年輕人則活潑好動;技術人員熱愛自己的專業;性格外向的人喜歡交際,願意從事社會活動;而性格內向的人則喜歡自己埋頭苦幹等。領導者要善於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興趣,揚長避短,量才授職,使每個人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

3有效地引導下屬的興趣

世上一切事物都處於發展變化之中,個人的興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總是隨著客觀需要和個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興趣轉移”。這種轉移並非都是壞事,有些順應曆史潮流和需要的“興趣轉移”應當給予肯定和鼓勵。如魯迅棄醫從文、孫中山棄醫從政等,使他們為國為民做出了更大的貢獻。近些年來對經濟、法律、管理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這是一個極大的好事,應當大力提倡。領導者就是要善於在客觀需要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根據下屬的各方麵條件,滿腔熱情地幫助下屬把興趣調整到更合適、更需要、更能發揮能力的方麵去,並為其新的興趣創造適宜的環境和有利的條件。

4積極培養下屬的興趣

領導者雖然有責任把每個人都安排在最適宜其施展才能的崗位上,但由於工作需要和客觀條件的限製,並不能使每個人的興趣都得到滿足,有時甚至完全相悖。在這種情況下,簡單生硬地強調“個人服從組織”,搞強迫命令,顯然是下策。上策是對下屬說明情況,曉之以理,使下屬心情舒暢,自覺以大局為重,服從事業發展的需要,還應當想些辦法,培養他對新崗位的感情,為使其勝任新的工作提供方便,創造條件。

事實證明,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人們學習某一學科,或者從事某一工作,開始並不一定都有興趣。但隻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堅持在這一行幹下去,天長日久,興趣自然就產生了,就會不知不覺地愛上這一行,並幹出成績來。這裏還要注意兩件事:一是當發現此人確實難以適應此種工作,或屬於埋沒人才時,應積極創造條件,改變這種現象,不能用“要幹一行愛一行”來卡人家、壓人家。二是當發現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有其他興趣愛好時,不要說人家“不務正業”、“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個人可以有多種興趣愛好,隻要無礙工作,都應當允許,有的還要給予支持,促進其全麵發展,使其做出更多的貢獻。

四、掌握收攬人心的技巧

領導禦人是一種十分精深的學問。洞悉下屬的目的,以德禦人,可以讓你的領導工作更輕鬆地進展下去。下麵介紹一些收攬人心的技巧,幫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下屬。

1記住他人的名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而領導對下屬的關心,對下屬投注感情,尤其是對下屬私事方麵的關懷與照顧,可以使他們的這種尊嚴得到滿足,甚至讓他們感激涕零,誓死效勞。

美國著名的總統羅斯福就善於使用這種方法。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為羅斯福製造了一輛轎車,當汽車被送到白宮的時候,一位機械師也去了,並被介紹給羅斯福,這位機械師很怕羞,躲在人後沒有同羅斯福談話。羅斯福隻聽到過一次他的名字,但他們離開羅斯福的時候,羅斯福

找到這位機械師,與他握手,叫他的名字,並謝謝他到華盛頓來。

如果領導者認為下屬為自己工作,為自己辦事理所當然,而不去融洽關係,隻是一味地命令、要求,那他的事業發展可能就會產生阻力。這一點作為領導者應該記取。

2與下屬同心同德

在美國的曆史上,有一位鞋匠的兒子後來成為美國偉大的總統,他就是林肯。在他當選總統的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都感到尷尬。因為美國的參議員大部分都出身於名門望族,自認為是上流、優越的人,他們從未料到要麵對的總統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

但是,林肯卻從強大的競爭勢力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廣大人民的信賴。這除了他具有卓越的才能,與他從平民中來,走平民路線,把自己融於廣大百姓之中的平民意識是分不開的。

當林肯站在演講台上時,有人問他有多少財產,人們期待的答案當然是多少萬美元、多少畝田地,然而林肯卻扳著手指這樣回答:

“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租了三間辦公室,室內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又高又瘦,臉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財產就是——你們。”

“惟一可依靠的財產就是——你們”,這正是林肯取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法寶。

這話也應該成為所有領導者調動群眾力量、建樹自己事業的武器,也是調動員工盡心竭力為領導者工作的最好方法。

3寬以待人

為官者不僅要對部下示以寵信,同時還要向他們顯示自己的大度,盡可能原諒下屬的小過失,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籠絡手段。俗話說:“大人不計小人過”、“宰相肚裏能撐船。”對於那些無關大局之事,不可同部下錙銖必較。要知道,對部下寬容大度,是製造向心效應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