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避免長期站立或下蹲、屏氣等增加腹壓的動作。
(4)保持大小便的通暢。
(5)及時治療慢性氣管炎、腹瀉等增加腹壓的疾病。
(6)哺乳期不應超過兩年,以免子宮及其支持組織萎縮。
(7)適當進行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8)增加營養,多食有補氣、補腎作用的食品,如雞、山藥、扁豆、蓮子、芡實、泥鰍、韭菜、大棗等。
(9)節製房事。
健康風向標
為了預防子宮脫垂,在產褥早期,產婦應當做簡單的康複體操,加強產後鍛煉,並逐日增加運動量,以促進盆底組織早日康複。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按壓穴位是重中之重
女性生活館
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去找中醫,苦訴小姑娘的近況:“這個孩子13歲就來月經了,近幾個月來月經量特別多。不管是上課起立回答問題,還是下課出去玩,都有一股一股的血液流淌的感覺,臉色也蒼白了,渾身無力,所以向您來求救,看這孩子是怎麼回事啊?”醫生聽後,斷定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並教她按摩幾個穴位,這樣堅持幾個星期就會有好轉。女孩按摩了不到一個月,來月經的時候竟有了很大的好轉,不禁感歎:“中醫按摩真是神啊!”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由於神經內分泌係統調節紊亂而致月經周期紊亂、經量過多、經期延長,甚至不規則陰道流血,屬中醫學“崩漏”範疇。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出血量多。經血量多,暴下如衝者為崩;經血淋漓不盡,持續出血者為漏。
中醫學認為其病因為虛、熱、淤。其病機為衝任損傷,不能約製經血,按壓療法可根據不同病症表現選取組穴。
(1)血熱內擾:經血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稠,伴煩躁易怒,麵赤頭暈,口幹喜飲,尿黃便結,舌紅苔黃等症狀。
按壓穴位療法:取任脈、足厥陰肝經穴進行治療,按壓手法要求用力略大,時間要稍短,每穴按壓時間約持續5~30秒。淺表處穴位可采用間歇按壓法,即一壓一放,各2~3秒鍾,穴下要有較強的刺激感,可順時針點壓揉動。
選用穴位:關元、太衝、然穀、血海、水泉。血熱甚者,發熱惡寒,加按摩大椎、曲池以瀉熱。
(2)淤滯胞宮:經血漏下淋漓,或驟然血崩、量少色暗有淤塊,伴有小腹刺痛、痛有定處,舌紫暗,脈澀等症狀。
按壓穴位療法:取任脈、足陽明胃經經穴進行治療,按壓手法要求用力略大,時間要稍短,每穴按壓時間約持續5~30秒,淺表處穴位可采用間歇按壓法。即一壓一放,各2~3秒鍾,穴下要有較強的刺激感,可順時針點壓揉動。
選用穴位:關元、氣衝、太衝、地機、交信。腹痛拒按者,加合穀、中極、四滿。
(3)氣不通血:經血量多,驟然下血,或淋漓不斷,色淡,質稀紅。伴神疲氣短、麵色光白無華,舌淡白,脈沉弱等症狀。
按壓穴位療法:取任脈、足太陰脾經穴進行治療。按壓手法要求力度逐漸加大,動作平穩和緩,抵患處或穴位深處,每穴按壓時間要稍長,可持續按壓30~60秒,並可逆時針揉動,穴下刺激感要小,以達補虛祛病之效。
選用穴位:關元、隱白、脾俞、足三裏、三陰交。
(4)腎陰虧虛:經亂,血時少時多,色鮮紅、質稍黏稠,伴頭暈耳鳴、心悸失眠、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細無力等症狀。
按壓穴位療法:取任脈、足少陰腎經經穴進行治療,按壓手法要求力度逐漸加大,動作平穩和緩,抵患處或穴位深處,每穴按壓時間要稍長,可持續按壓30~60秒,並可逆時針揉動,穴下刺激感要小,以達補虛祛病之效。
選用穴位:腎俞、關元、三陰交、太溪、陰穀、內關、次髎。
健康風向標
要預防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就要避免精神過度緊張,保持情緒愉快,做到有勞有逸,既不可過勞,又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飲食當富含營養、多樣化,不可偏嗜過嗜,尤其是寒涼辛燥肥甘之品。
帶下——按壓這幾個穴位效果最佳
女性生活館
金某某,女,22歲。自訴胸脅脹滿,食欲不振,小便有澀痛之感,尿濁,帶下赤白相兼,量多,臭氣難聞。曾用西醫西藥治療好轉,一周之後症狀複發並且比以前症狀加重。帶下如凍狀,有時為豆腐渣樣,中醫認為以上諸證,屬於脾虛之征,濕熱蘊結所致。按壓穴位治療,3個星期後症狀全部消失,恢複正常。
帶下是指婦女陰道分泌物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異常的症狀。寒濕或濕熱下注,或熱毒浸淫,或脾腎陽氣虧虛等常可見帶下異常。帶下一般見於女陰局部感染邪毒,或胞宮等的病變,最常見於帶下病,但身體虛弱或痰濕內盛者亦可見帶下量多。
帶下多由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或憂思氣結,損傷脾氣,或房事不節,年老久病,損傷腎氣,脾腎不能運化水濕,帶脈失約,以及恣食厚味釀生濕熱,或情誌不暢,肝鬱脾虛,濕熱下注,或感受濕毒、寒濕等引起。
按壓療法可根據不同病症表現選取組穴。按壓穴位療法健脾益腎,清熱利濕。取任脈、帶脈和足太陰經穴為主。
(1)濕熱下注:帶下色黃黏膩,或夾血液,其氣穢臭,陰部瘙癢,小便短赤,口苦咽幹,舌質紅苔黃膩。
選用穴位:帶脈、白環俞、氣海、三陰交。行間、陰陵泉。
(2)寒濕脾虛:帶下色白或淡黃,無臭,質稀薄,如涕如唾,連綿不斷,伴有腰部酸痛,小腹有冷感,肢體疲乏,食欲不振。舌質淡,苔白滑,脈沉遲。
選用穴位:帶脈、白環俞、氣海、三陰交。關元、足三裏。
健康風向標
對帶下等女性疾病,重點還是在於預防。除潔身自愛、調暢情誌、避免不潔性行為、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外,重點應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慢性盆腔炎——氣海、關元和血海迅速驅除“腰魔”
女性生活館
小雪和丈夫結婚兩年了,感情一直很好。可這段日子,也不知是怎麼了,她總覺得自己對丈夫的纏綿有些吃不消了。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每次過性生活的時候,自己的隱私部位就會隱隱地痛。這種痛感一陣陣的,不太明顯,卻又如影隨形。起初,她想自己會不會是得了什麼婦科炎症,所以就買了點兒消炎藥吃了,效果卻不明顯。漸漸地,曾經十分和諧的夫妻生活對小雪來說,變成了一種折磨。
小雪開始對丈夫有了怨言,夫妻間的感情也越變越淡,終於有一天丈夫摔門而去。丈夫走後的日子,小雪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不僅下腹總是隱隱作痛,有時還腰部酸痛。晚上洗澡的時候,經常發現自己白帶很多,而且還有股難聞的異味。幾天後,小雪的例假來了。好像什麼事情都和她作對似的,這次來的月經量特別多。為了應付這些,她總是累得全身乏力,晚上睡不好,精神也很委靡。最後,小雪到了醫院。醫生的診斷結果是:她患上了慢性盆腔炎。醫生除了給她開了藥方外,還讓她按揉氣海、關元、血海、三陰交4個穴位,每天堅持就可以緩解病痛的折磨,她按照醫生的說法做了,沒想到還真管用,她好了很多。
盆腔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大多是因為個人衛生、不潔性交等引起的。急性盆腔炎表現為:下腹疼痛、發熱,如病情嚴重,可有高熱、寒戰、頭痛、食欲不振等情況。
慢性盆腔炎表現為:低熱,易疲乏,病程較長,有神經衰弱症狀,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等,還有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等症狀。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此外,患者還可出現月經增多和白帶增多的現象。
慢性盆腔炎可以通過穴位特效療法來緩解和治療,具體方法是:
患者仰臥,雙膝屈曲,先進行常規腹部按摩數次,再點按氣海、關元、血海、三陰交各半分鍾,然後雙手提拿小腹部數次。痛點部位多施手法。
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在生活中還要注意幾個方麵:
(1)注意個人衛生。加強經期、產後、流產後的個人衛生,勤換內褲及衛生巾,避免受風寒,不宜過度勞累。
(2)多吃清淡的食物。多食有營養的食物,如雞蛋、豆腐、赤豆、菠菜等。忌食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
(3)經期避免性生活。月經期忌房事,以免感染。月經墊要注意清潔衛生,最好用消毒衛生巾。
健康風向標
慢性盆腔炎患者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查,以免擴大感染,引起炎症擴散。多喝水,因為盆腔炎容易導致身體發熱,所以要注意多喝水以降低體溫。
急性乳腺炎——按揉太衝和膻中穴
女性生活館
做媽媽是女人一生莫大的幸福,但新媽媽也經常會麵臨這樣的情況:給寶寶喂奶一個月左右,乳頭就開始皸裂、脹痛,感覺特別疼,不敢喂奶,一喂奶就感覺痛得不得了,嚴重時都不敢碰,一碰就脹疼脹疼的。其實這就是乳腺炎的症狀,需要按摩和輔助治療。
急性乳腺炎是產褥期的常見病,一般以初產婦較多見,發病多在產後3~4周。如不及時處理,則易發展為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的臨床表現為畏寒、發熱,乳房腫脹、疼痛,出現界線不清的腫塊,表麵皮膚微紅,觸痛。若炎症繼續發展,症狀則更為嚴重,多有寒戰、高熱、乳房疼痛加劇,表麵皮膚紅腫發熱等。如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數日後可形成膿腫,即化膿性乳腺炎。一旦病情嚴重,產婦十分痛苦,嬰兒也將被迫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