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追尋記憶的痕跡,探索記憶的奧秘(2 / 3)

——古羅馬諺語

很多青少年都會抱怨以前學過的許多知識、背過的課文、做過的習題,乃至日常生活中所經曆的不少人與事,現在都記不起來了。其實,青少年完全不必為此煩惱,發生這種事並不代表你的記憶差或者記憶效率低下。一方麵,艾濱浩斯已經告訴我們遺忘是有規律的,另一方麵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做“假性健忘”。比如你聽完了一節課,對老師講的內容記得不清楚,反而對老師時常穿插的小故事記得很清楚。顯然,這並不是你記憶本身的問題,要改變這種“假性健忘”就要建立在有效的遺忘基礎之上,甚至可以說,善於遺忘的人,才善於記憶。

古羅馬有句諺語:“記憶如錢包,拚命裝反而漏得不剩一文。”世界上不可能有那些記住一切知識的“通天曉”,因為對我們來說,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時間來學習無限的知識,必須得有選擇,有重點,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我們想要做到樣樣都學,大大小小的事都記得清清楚楚,那麼,這樣做的結果,不但會浪費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也必將使我們一事無成。“貪多嚼不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另一方麵來講,保持和遺忘是相互促進的。俗話說“有得必有失”,記憶重點與遺忘瑣碎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不分主次,將芝麻綠豆的小事,以及那些消極情緒,不快的體驗,通通都保存在腦海裏,恐怕新的知識信息,以及那些積極有意義的事物就難以進入大腦,那就大大阻礙了記憶和你的活動。

比如,有的人隻需要某個列車時刻,卻把整個車的運行表都記住了。這不但加重了大腦的負擔,時間長了還會變得神經衰弱。要想“好記性”,一定要記住如下的秘訣:沒必要記住的東西就徹底地忘掉好了。

愛因斯坦就非常重視有效遺忘這一重要的記憶策略,就像他自己所說的:“你們問我聲音的速度是多少,現在我很難告訴你們正確答案,必須查一查詞典,我才能回答。因為我從來不記在詞典中已經有的東西,我的記憶力是用來記書本上還沒有的東西。”據說愛因斯坦在美國居住了許多年後,竟然連自己住所的街道號碼也說不出來,出門返回時甚至找不到家。發明大王愛迪生記憶力超人,但他的忘性也非常大,還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在他和瑪麗小姐的婚禮上,他突然想起了百思不得其解的自動電報機的問題,於是婚禮還沒結束,就一頭鑽進實驗室,拋下了新娘和眾多賓客。直到晚上12點,他做完試驗,才想起還沒有陪客人一起吃飯。

既然遺忘瑣碎的事情如此重要,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遺忘呢?這要從遺忘的原因談起。

遺忘的真正原因在於大腦自覺記憶保存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人腦就必須具備一種避免自覺記憶負擔過重的保存信息的機製。這種機製就是遺忘。這種機製使人腦能夠把信息從自覺記憶中轉移到潛記憶裏去,從而騰出地方來接受那些不斷地進入腦子的、既極其需要而又隨時都可能要再現的信息。這樣,人腦就能夠積存大量的信息而不使自覺記憶負擔過重。如果我們學會了自覺地運用遺忘機製,就能大大提高記憶的效率。因此,我們應當拋棄對遺忘的恐懼心理和成見,換上這樣一種思想,即:正確地運用遺忘機製等於記起了一半。

在進行積極遺忘之前,首先必須確定什麼樣的信息應當遺忘,而什麼樣的信息不應當遺忘。記憶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步工作。首先,不重要的信息根本就不應當記住。這種信息應當盡快擯棄,沒有加以保存以備再現的必要。其次,與記憶目標無關的信息不必記。

記憶學堂:

著名的精神病醫學家亞曆山大·盧理來曾對一位十分不幸的人做過科學檢查,結論是:“這位男子永遠不會忘記見過、聽過的一切。這種能力使他的大腦負擔過重,以致運轉混亂,無法如同正常人一樣去看書、辦事,去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是什麼影響了你的記憶

記憶是智慧之母。

——古希臘詩人阿斯基洛斯

記憶力的好壞受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以及外界的。

1影響記憶力的生理因素

科學家研究表明:影響記憶力的生理因素主要有健康、性別、年齡3種因素。

(1)健康因素

身體與心靈是運作一致、相互影響的。如果身體不舒服,人的情緒就會受到負麵影響,並會影響記憶;反之,要是人身體健康,體內一切平衡,人就會覺得心情比較好,一般來說,隻要他對生命相當樂觀,充滿衝勁與活力,他的記憶容量就會不斷地增加。

睡眠也是影響健康和記憶的一個重要原因,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用來睡眠的,睡眠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理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詹金斯在研究人的睡眠實驗中發現,人們在學習後馬上睡眠能促進記憶。一個人學習1小時後睡眠,遺忘率為33%,如果堅持8小時不睡,遺忘率達40%;如果長期睡眠不足,其遺忘率就達59%以上。

(2)性別和年齡因素

人的生理發展和記憶力發展,都是有一定特征的,都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不但有年齡方麵的特征和差異,也有性別方麵的特征和差異。

美國心理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女性在語言表達、短時記憶方麵優於男性。而男性在空間知覺、分析綜合能力,以及實驗的觀察、推理和曆史知識的掌握方麵優於女性。

一般地說,女性擅長於強記,男性則傾向於找出某些規律,而後加以歸納記憶。

女性能記住那些與自己無關的相互沒有聯係的事,而男性則容易記住那些與自己有關的或相互有聯係的事情。

從幼年到青年這一段時間,腦的發展最快,因而,這一階段應該是一生中記憶力最佳的時期。

研究證明:假定18~35歲的人,其記憶成績為100,那麼35~60歲的人,其記憶的平均成績約為80~85。

2影響記憶力的精神因素

在影響記憶力的因素中,精神因素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它甚至比生理因素更重要。影響記憶力的精神因素主要包括壓力因素和情緒因素兩種類型:

(1)壓力因素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些壓力,更何況人除了是一種能“思考的動物”之外,還是一種“感情的動物”。

假設你在回家途中突然被歹徒持刀搶劫,而且身上值錢的東西被搶走了,那麼當你去報案時,你覺得自己能正確描述犯人的長相和特征嗎?大體說來,受害者當時的注意力都在那把凶器上,根本不會去觀察其他的事情。也就是說,巨大的壓力使得受害者仔細記住對方的能力降低了。

少量壓力比沒有任何壓力更能發揮正麵作用。考試壓力過大固然不好,但是完全不放在心上也一樣不是好事,因為如此一來可能會導致成績不佳。

記憶也如此,適度的壓力可以促進記憶力。所以,千萬不可以被壓力打敗,要巧妙地避開壓力或善用壓力,使其成為成功的跳板,這種觀念非常重要。

(2)情緒因素

心理學家們指出,情緒會對人的記憶產生重大的影響。過度緊張的情緒會抑製人的記憶力,而使人們的實際能力得不到最大限度地臨場發揮。

良好的情緒則能使人看到自己的力量,並充滿自信,這對記憶是非常有利的;不良的情緒,在一定情況下能削弱記憶活動,降低記憶效果。

一個人在憂慮的時候,對識記材料絕不會感興趣,記憶效果就很難保證。

人們要從記憶深處回憶某一事物,常常取決於回憶者的心情是否與這一事物發生時的心情相一致。

3影響記憶的外界因素

丹海姆·哈爾曼博士提出,有一種叫自由基的物質,可能是導致人體器官衰退的主要因素。它能異化脫氧核糖核酸(DNA),通過脫氧對大腦產生損傷,使神經細胞窒息而死,導致許多衰老跡象,如記憶力下降、關節炎、白內障、動脈硬化、癌症及中風。

(1)環境汙染使得自由基到處可見。如X光、微波、核輻射、有毒重金屬(如在民用水中發現的鋁、鎘)、煙霧、食物化學添加劑、香煙產生的煙、汽車廢氣、氫化處理植物油和人造不飽和脂肪代用品,比如人造奶油、催化加氧植物油、不含乳製品的奶油、多數瓶裝沙拉調料以及質量低劣的食用油。

人一旦吃進這樣的產品(加工過的食品、飯店及快餐店食品),它們就在人體中形成自由基。用這樣的油高溫加工食品(油炸食品如炸薯條),會使其氧化速度加快,釋放更多的自由基。而大部分自由基都會進入大腦,大腦是人體最容易受到自由基攻擊的部位。

因此,改掉不良飲食習慣,抵製由於汙染帶來的對大腦的損害,是需要我們特別關注的。

(2)我們日常環境中的電磁汙染都可引起思維混亂、記憶模糊、抑鬱和腦功能受損,如空調、電視、電腦產生的輻射。美國科學家測試發現,當向被試者釋放一種普通家電的微弱電磁場時,他們的短時記憶下降了。測試表明,低頻電磁場可引起多動症和幹擾睡眠習慣,損害記憶和邏輯思維。來自電視廣播發射塔、高壓電線、機場、雷達、家電的輻射,會產生電子煙霧,可影響記憶,導致學習能力喪失、大腦和行為混亂,造成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