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對症下藥,各種記憶均有方(2 / 3)

化學知識的記憶方法

記憶為智慧之母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

和數學一樣,要牢牢記住化學知識,就必須建立在對化學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在理解的基礎上,青少年朋友可以嚐試一下幾種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化學需要記憶的內容多而複雜,同學們在處理時易東扯西拉,記不全麵。克服它的有效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幾個關鍵的字或詞組成一句話,或分幾個要點,或列表來簡化記憶。這是記憶化學實驗的主要步驟的有效方法。如:用六個字組成:“一點、二通、三加熱”,這一句話概括氫氣還原氧化銅的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大大簡化了記憶量。如:用六個字組成:“一點、二通、三加熱”。這一句話概括氫氣還原氧化銅的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在研究氧氣化學性質時,同學們可把所有現象綜合起來分析、歸納得出如下記憶要點:第一,燃燒是否有火或火焰。第二,是燃燒的產物是如何確定的看到、嗅到或通過其他輔助實驗。第三,所有燃燒實驗均放熱。抓住這幾點就大大簡化了記憶量。氧氣、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同學們第一次接觸,新奇但很陌生,不易掌握,可分如下幾個步驟簡化記憶。一、原理用什麼藥品製取該氣體;二、裝置;三、收集方法;四、如何鑒別。如此記憶,既簡單明了,又對以後學習其他氣體製取有幫助。

2趣味記憶法

為了分散難點,提高興趣,要采用趣味記憶方法來記憶有關的化學知識。如: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操作要訣:“氫氣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前者顛倒要爆炸,後者顛倒要氧化。”針對需要記憶的化學知識利用音韻編成,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易誦。如從細口瓶中向試管中傾倒液體的操作歌訣:“掌向標簽三指握,兩口相對視線落。”“三指握”是指持試管時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緊試管;“視線落”是指傾倒液體時要觀察試管內的液體量,以防傾倒過多。

3編順口溜記憶

初中化學中有不少知識容量大、記憶難、又常用,但很適合編順口溜方法來記憶。如:學習化合價與化學式的聯係時可記為“一排順序二標價、絕對價數來交叉,偶然角碼要約簡,寫好式子要檢查。”再如剛開始學元素符號時可這樣記憶:碳、氫、氧、氮、氯、硫、磷;鉀、鈣、鈉、鎂、鋁、鐵、鋅;溴、碘、錳、鋇、銅、矽、銀;氦、氖、氬、氟、鉑和金。記憶化合價也是同學們比較傷腦筋的問題,也可編這樣的順口溜:鉀、鈉、銀、氫+1價;鈣、鎂、鋇、鋅+2價;氧、硫-2價;鋁+3價。這樣主要元素的化合價就記清楚了。

4歸類記憶

對所學知識進行係統分類,抓住特征。如:記各種酸的性質時,首先歸類,記住酸的通性,加上常見的幾種酸的特點,就能知道酸的化學性質。

5對比記憶

對新舊知識中具有相似性和對立性的有關知識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點。

6聯想記憶

把性質相同、相近、相反的事物特征進行比較,記住他們之間的區別聯係,再回憶時,隻要想到一個,便可聯想到其他。如:記酸、堿、鹽的溶解性規律,不要孤立地記憶,要擴大聯想。

把一些化學實驗或概念可以用聯想的方法進行記憶。在學習化學過程中應抓住問題特征,如記憶氫氣、碳、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過程可用實驗聯想,對比聯想,再如將單質與化合物兩個概念放在一起來記憶:“由同(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叫做單質(化合物)。”

7關鍵字詞記憶

這是記憶概念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礎上找出概念中幾個關鍵字或詞來記憶整個概念,如: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度(一變)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不變(二不變)這一催化劑的內涵可用:“一變二不變”幾個關鍵字來記憶。

8形象記憶法

借助於形象生動的比喻,把那些難記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觀形象去記憶。如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是:“能量低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近的地方出現的機會多,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遠的地方出現的機會多。”這個問題是比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

9總結記憶

將化學中應記憶的基礎知識,總結出來,寫在筆記本上,使得自己記憶目標明確、條理清楚便於及時複習。如將課本前四章記憶內容概括出來;27種元素符號的寫法、讀法;按順序記憶1~10號元素;地殼中幾種元素的含量;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原子結構示意圖及離子結構示意圖的畫法;常見的化學式及其表示的意義;前四章化學方程式。

記憶學堂:

心理學家將24名年齡在60-75歲的來人分成兩組,一組每天進行走路或慢跑訓練,另一組則是進行靜態的肌肉體能訓練,結果發現兩組老人的記憶力與思考力都有增強現象,但走路慢跑的一組表現得更為明顯。

曆史知識的記憶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

大多數的青少年都會對曆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它的內容,縱貫古今,橫攬中外,涉及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和科學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和演變。但也由於曆史內容繁雜,時間跨距大,記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很多人都有一種“愛上課,怕考試”的心理。這裏介紹幾種記憶曆史知識的方法,幫助青少年克服這種困難,較快地掌握曆史知識。

1歸類記憶法

采取歸類記憶法記憶曆史,使知識條理化、係統化,不僅便於記憶,而且還能培養自己的歸納能力。這種方法一般用於曆史總複習效果最好。

青少年可以按以下幾種線索進行歸類:

(1)按不同時間的同類事件歸納

比如:我國古代八項著名的水利工程、近代前期西方列強連續發動的5次大規模侵華戰爭、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製造的5次事變、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4次重大遠航、二戰中同盟國首腦召開的4次國際會議、中國工農紅軍5次反“圍剿”、中國共產黨召開的15次代表大會等等。

(2)把同一時間的不同事件進行歸納

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李大釗被害、“馬日事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寧漢合流”、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廣州起義。

歸類記憶法既有利於牢固記憶曆史基礎知識,又有利於加深理解曆史發展的全貌和實質。

2比較記憶法

曆史上有很多經常發生的性質相同的事件,如農民戰爭、政治改革、不平等條約等等。這些事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記憶的時候,中學生很容易把它們互相混淆。這時候采取比較記憶是最好的方法。比較,可以明顯地揭示出曆史事件彼此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突出它們各自的特征,便於記憶。但是,比較不能簡單草率,要從各個方麵,各個角度去細心進行,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搜求“同”中之“異”和“異”中之“同”。如:中國的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的抗戰路線比較。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的開辟的比較。德、意統一的相同與不同的比較。對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性質、規模、影響等進行比較,中國與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對比。中國近代三次革命高潮的異同等。

用比較法記憶曆史知識,既能牢固記憶,又能加深理解,一舉兩得。

3歌謠記憶法

一些曆史基礎知識適合用歌謠記憶法記憶。例:記憶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湘江、烏江到遵義,四渡赤水拋追敵,金沙彝區大渡河,雪山草地到吳起。中國朝代歌: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秦漢後新漢,三國西東晉;對峙南北朝,隋唐大一統;五代和十國,遼宋並夏金;元明清三朝,統一疆土定。

應當注意的是,編寫的歌謠,形式必須簡短齊整,內容必須準確全麵,語言力求生動活潑。

4圖表記憶法

圖表記憶法的特點是借助圖表,加強記憶的直觀效果,調動視覺功能,去啟發想象力,達到增強記憶的目的。

秦、唐、元、明、清的疆域四至,可畫直角坐標係。又如隋朝大運河圖示,太平天國革命運動過程圖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程圖示等等。

5巧用數字記憶法

曆史年代久遠,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的大事發生。如果要對曆史有一個全麵的了解,就必須記住年代。但曆史年代本身枯燥乏味,難於記憶。有些曆史年代,如封建社會起止年代,隻能死記硬背。但也有些曆史年代,可以采用一些好的方法。

(1)抓住年代本身的特征記憶

比如,蒙古滅金,1234年,四個數字按自然數順序排列。馬克思誕生,1818年,兩個18。

(2)抓重大事件間隔距離記憶

比如: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1927年;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反攻,1947年。三者相隔都是十年。

(3)抓重大曆史事件的因果關係記年代

比如:1917年十月革命,革命製止戰爭,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巴黎和會拒絕中國的正義要求,成為1919年“五四”運動的導火線;“五四”運動把新文化運動推向新階段,傳播馬克思主義成為主流,1920年共產主義小組出現;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

(4)概括為一二三四五六來記

比如:隋朝的大運河的主要知識點:一條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用了二百萬人開鑿,全長兩千多公裏;三點,中心點是洛陽、東北到涿郡、東南到餘航;四段是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連接五條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經六省:冀、魯、豫、皖、蘇、浙。

(5)分時間段記憶

比如:“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時間為1945年至上世紀50年代中,第二時期為上世紀50年代中至上世紀60年代末,第三時期為上世紀70年代初至現在。將其概括為三個數,即10、15、20多;因是“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記住“二戰”結束於1945年,那麼按10、15、20多三個數字一排,就可牢固記住每個時期的時間了。

6規律記憶法

曆史發展有其規律性。提示曆史發展的規律,能幫助記憶。例如,重大曆史事件,我們都可以從背景、經過、結果、影響等方麵進行分析比較,找出規律。如: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雖然很多,但其根源無非是腐朽的封建政權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尋找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如: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英國、法國、美國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都是:反動的政治統治阻礙了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起來推翻反動的政治統治。而三國的革命,又都有導火線、爆發標誌、主要領導人、文件的頒布等。在發展資本主義方式上,俄國和日本都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來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誌則是通過完成國家統一來進行的。

7荒謬記憶法

想法越奇特,記憶越深刻。如:民主革命思想家陳天華有兩部著作《猛回頭》、《警世鍾》,記法為一邊想“一個叫陳天華的人猛回頭撞響了警世鍾,一邊做轉頭動作,同時發出鍾聲響。”軍閥割據時,曹錕、段祺瑞控製的地盤及其支持者可聯想為“曹錕靠在一棵日本梨(直隸)樹(江蘇)上,餓(鄂——湖北)得快幹(贛——江西)了。段祺瑞端著一大碗(皖——安徽)鹵(魯——山東)麵(閩——福建),這(浙江)也全靠日本撐著呀!”

當然,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還有直觀形象記憶法、聯係實際記憶法、分解記憶法、重複記憶法、推理記憶法、信號記憶法、卡片記憶等等。在實際學習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隻要大家掌握了其中的一種甚至幾種方法,學習曆史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

記憶學堂: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誓言:讓三個同等條件的學生在同等時間內付息剛學過的一段內容,第一位把全部時間都用來讀,第二位用一半時間讀,一半時間背;第三位用五分之一的時間讀,五分之四的時間背。測試結果,第一位同學記住了三分之一,第二位比第一位多記了二分之一,第三位比第一位多記了一倍。第二位第三位同學所作的背並不是死記硬背,這叫做“嚐試回憶記憶法”。

物理知識的記憶方法

人類的智能有多種麵孔,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認知能力和認知類型

——德國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

物理記憶主要以理解為主,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在這裏簡單介紹幾種物理記憶方法。

1觀察記憶法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具有生動直觀的特點,通過物理實驗可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記憶。例如,觀察水的沸騰。

(1)觀察水沸騰發生的部位和劇烈程度可以看到,沸騰時水中發生劇烈的汽化現象,形成大量的氣泡,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麵破裂開來,裏麵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就是說,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麵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對比觀察沸騰前後物理現象的區別。沸騰前,液體內部形成氣泡並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以至未到液麵就消失了;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達到液麵破裂。

(3)通過對數據定量分析,可以得出沸騰條件:①沸騰隻在一定的溫度下發生,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②液體沸騰需要吸熱。以上兩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條件,液體就不會沸騰。

2比較記憶法

把不同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特別是容易混淆的物理知識,進行對比分析,並把握住它們的異同點,從而進行記憶的方法叫做比較記憶法。例如,對蒸發和沸騰兩個概念可以從發生部位、溫度條件、劇烈程度、液化溫度變化等方麵進行對比記憶。又如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可以從電路圖、特點、規律等方麵進行記憶。

3圖示記憶法

物理知識並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著必然的聯係,用一些線段或有箭頭的線段把物理概念、規律聯係起來,建立知識間的聯係點,這樣形成的方框圖具有簡單、明了、形象的特點,可幫助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4濃縮記憶法

把一些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根據其含義濃縮成簡單的幾個字,編成一個短語,以便記憶。例如,記光的反射定律時,把涉及的點、線、麵、角的物理名詞編成一點(入射點)、三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一麵(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麵內)、二角(反射角、入射角)短語來加深記憶。

記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可用“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短語來記憶。即當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與物是朝同方向移動的。當物體從很遠處逐漸靠近凸透鏡的一倍焦距時,另一側的實像也由一倍焦距逐漸遠離凸透鏡到大於二倍焦距以外,且像距越大,像也越大,反之亦然。

5口訣記憶法

如:力的圖示法口訣

你要表示力,辦法很簡單。選好比例尺,再畫一段線,

長短表大小,箭頭示方向,注意線尾巴,放在作用點。

物體受力分析:

施力不畫畫受力,重力彈力先分析,摩擦力方向要分清,多、漏、錯、假須鑒別。

牛頓定律的適用步驟:

畫簡圖、定對象、明過程、分析力;選坐標、作投影、取分量、列方程;求結果、驗單位、代數據、作答案。

6三多法

所謂“三多”,是指“多理解,多練習,多總結”。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課前預習和課上聽講,要認真聽懂;多練習,就是課後多做習題,真正掌握;多總結,就是在考試後歸納分析自己的錯誤、弱項,以便日後克服,真正弄清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從而明白日後聽課時應多理解什麼地方,課下應多練習什麼題目,形成良性循環。

7試驗記憶法

下麵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物理實驗複習法:

(1)通過現場操作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