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資源到底有多匱乏?(1)(1 / 1)

娛樂觀察

每年的內地票房都在以不低於30%的幅度增長著,生產的故事片也有幾百部,可觀眾能夠在大銀幕上看到的電影類型其實並不多。這兩年,IP這個詞頻頻被提及,熱門IP被哄搶,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比如正在熱映的《何以笙簫默》、《左耳》等片,都是改編自同名熱門小說,算得上是價值極高的IP。但是,這些IP被開發的次數其實都比不過500年前就已經流傳開來的那部小說《西遊記》。

多少人要拍《西遊記》

從火爆春節檔的那部《西遊降魔篇》開始,《西遊記》的故事就被各大片方看好、搶奪,無論內地還是香港,那幾家大型民營電影公司幾乎都與《西遊記》電影扯得上關係。《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豪取10億票房,之後,電影局定期公布的立項公示表中,《西遊記》就成了曝光率最高的影片,堪稱常青樹。

讓我們仔細回想一下這兩年究竟有多少部《西遊記》題材影片立項了。《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獲得市場認可後,出品方星皓影業就宣布會拍攝8部係列電影,下一部名為《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郭富城、鞏俐、馮紹峰等人主演,基本已經殺青,定檔2016年春節。接下來,星皓確定拍攝第三部係列電影的名字是《西遊記之三借芭蕉扇》。

除了星皓,新麗傳媒也看好這一題材,將投拍《盤絲洞》。同樣喜歡《西遊記》中蜘蛛精故事的還有一家名為負負得正的影視文化公司。

而在最新一期的電影備案公示表上,出現了一部叫做《敢問路在何方》的電影,片名正是86版電視劇《西遊記》的主題曲,出品方是上海儒意影視製作公司,故事不必多說,講述的就是西天取經的那點事兒。該片已經舉辦過發布會,孫悟空由六小齡童扮演,人氣極高的吳亦凡加盟出演白龍馬,而且該片還是中美合拍,計劃明年上映。

說到《西遊記》電影,其實最早、最成功的應屬劉鎮偉執導、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係列,多年過去,周星馳做導演拍了《西遊降魔篇》,劉鎮偉卻依舊吃老本,即將開拍《大話西遊終結篇》,該片將於8月開機。

以上這些都是真人電影,其實,動畫電影也沒有放過《西遊記》。比如今年暑期檔就會有一部叫做《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動畫片與觀眾見麵,片名聽上去與星皓出品的《西遊記》係列非常相似。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被翻拍成電影的次數最多,相比之下,《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就隻是在熒屏上火爆一時,《水滸傳》則是最不受青睞的一部。但是,觀眾真的還想看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嗎?《西遊降魔篇》的故事與原著差別較大,《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走的也是魔幻動作大片路線,這兩部能夠成功是占得了先機,等到無數個孫悟空問世後,誰不會審美疲勞?

熱門金曲做片名博眼球

簡單的一首歌確實不能被改編為電影,因為歌曲賣的是旋律,歌詞再美妙也不能成為一個電影劇本。但是,金曲的流傳度廣、知名度高,如果直接將經典歌曲的名字拿來做片名,就能夠省下不少宣傳成本,比如《同桌的你》、《梔子花開》等。

高曉鬆監製、郭帆指導的影片《同桌的你》成為檔期票房冠軍,最終票房收報於4.56億,令投資方光線影業賺了不少。另一家電影公司樂視影業由此看到商機,選擇了高曉鬆的另一首歌《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並且讓高曉鬆親自寫劇本。

今年電影《梔子花開2015》將與觀眾見麵,何炅做導演、拍攝自己演唱的歌曲,賣點非常明顯。這三部電影用的都是內地歌手演唱的歌曲名稱,那麼,港台歌手怎能被放過?

合一影業成立後動作頻頻,目前已決定拍攝多部電影,其中有三部都用了金曲名字,前兩部來自香港歌手,分別是陳奕迅的《你的背包》和張學友的《她來聽我的演唱會》,第三部則是《小情歌》,比較來看,《小情歌》是所有歌曲改編電影中最年輕的。

什麼是IP?網絡小說版權逐漸演化出了IP的概念,成為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三個組成部分的知識產權。

當下,文學著作、網絡小說改編電影的趨勢成風,《何以笙簫默》、《匆匆那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作品都獲得了十分可觀的票房,卻也給中國電影人留下了一個錯誤的暗示——有了IP就等於有了票房保證。純新鮮原創的作品在超級IP麵前,成了費力不討好的“作”行為。

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資人在決定投資的那一刻,將希望寄托在基於一定群中基礎、具備粉絲效應,從而能保底票房、快速撈錢的IP項目。

但IP被熱炒的背後暴露出了一係列中國電影市場的短板,如市場工業化水平低、技術弱、好劇本的原創能力缺失、改造水準失控等弊病。在這種境況下,手握IP或所謂的超級IP是否真的能成為資本投入,獲得高回報率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