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善於社交,才能贏得好人生(2)(3 / 3)

第四,做一個本地優秀的公關員。

一位銷售冠軍不會閉關自守,不關心報章的頭版新聞。他會讀當地報紙來引發生意。而且他讀報時手中拿著一支筆,因為有成批的人刊登各種消息,他們每一件事對冠軍都是重要的。

報紙上登載著許多有關人們升遷的小道新聞,你可以信賴這種通告。讀每一則文章,剪下來,然後寄給那個升遷的人,再附帶一個短箋道賀恭喜。他們肯定會心存感謝。他們不隻感謝這短箋,他們可能會非常善解你——你在他們收到短箋的當天拿起電話打給他們,告訴他們你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幫助,或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第五,交換市場。

你應該借由你一些最好的客戶來建立自己的交易市場,除了一些努力之外,它花不了你什麼成本。

選擇一些能幹的銷售員和你作交換。交換包括兩個內容:交換客戶名單;相互介紹顧客。你要先打第一個電話,告訴銷售經理你想做什麼,問他你應該在他公司找誰做你的交換市場。那位銷售經理就會安排某個人作為你的交換市場。

第六,保持聯絡。

與顧客保持長期聯絡有三種方法:寄東西給他們;打電話給他們;去看望他們。

大部分的頂尖銷售冠軍寄出郵件至少十天一次。很多汽車生意的頂尖銷售員每年寄給它的客戶新的公司產品介紹小冊子四到八次。幾乎每個大公司都會定期印製小冊子給他們的銷售員去寄發給他們的客戶。

所有的這些郵寄係統能以小小的努力獲得大量回饋。但是它不能取代電訪或親自拜訪的聯係方式。用郵寄去保持接觸,以及維持你在他們心中的新鮮度。要利用電訪和親自拜訪得到最有效的回饋,你必須及時了解他們的欲望,搔到他們的癢處。

7努力改善社交中的消極態度

有些人,隻做交往的響應者,不做交往的始動者。這對人際交往危害巨大。改善人際交往中的消極態度,對一個人來說,意義重大。

一個豐富多彩的人際關係世界是每一個人正常生活、成功事業的需要。可是,很多人的這個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他們總是慨歎世界上缺少真情,缺少幫助,缺少愛,那種強烈的孤獨感困擾著他們,折磨著他們。其實,很多人之所以缺少朋友,僅僅是因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是采取消極的、被動的退縮方式,總是期待友誼和愛情從天而降。這樣,使他們雖然生活在一個人來人往的世界裏,卻仍然無法擺脫心靈上的孤寂。

要知道,別人是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對我們感興趣的。因此,如果想贏得別人,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擺脫孤獨的折磨,就必須主動交往。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有兩點原因影響人們不能主動交往,而采取被動退縮的交往方式:

一是生怕自己的主動交往不會引起別人的積極響應,從而使自己陷入窘迫、尷尬的境地,進而傷及自己脆弱的自尊心。而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因此,我們主動而別人不采取響應的情況是極其少見的。試想,如果別人主動對你打招呼,你會采取拒絕的態度嗎?生活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硬座火車上,坐在一個“隔間”裏麵有六個人,如果這六個人裏麵至少有一個是主動交往的人,那麼他們總是談得熱火朝天,一路上充滿歡聲笑語;如果這六個人沒有一個人主動和別人交往,那麼,從起點坐到終點,他們會始終處在無聊的氣氛中,看書也沒勁,對望又很尷尬,所以幹脆閉上眼睛養神。與其尷尬地麵麵相覷,還不如主動打招呼,換得一路不寂寞。不是嗎?當你嚐試著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攀談時,你會發現,人際交往是如此容易。

二是人們心裏對主動交往有很多誤解。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先同別人打招呼,顯得自己低賤”,“我這樣麻煩別人,人家肯定會煩的”,“他又不認識我,怎麼會幫我的忙呢?”

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害人不淺的誤解,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能證明其正確性。但是,這些觀念卻實實在在地起著作用,阻礙了人們在交往中采取主動的方式,從而失去了很多結識別人、發展友誼的機會。

也許,這些理由仍然不能說服你去主動交往,那麼,你總該相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不去嚐試,永遠不會真正有心得。有人說,嚐試是成功的先導。我們很讚同這一觀點。

當你因為某種擔心而不敢主動同別人交往時,最好去實踐一下,用事實去證明你的擔心是多餘的。不斷的嚐試,會積累你成功的經驗,增強你的自信心,使你的人際關係狀況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