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愛企如家——公司因你而不同(1 / 3)

第十一章 愛企如家——公司因你而不同

在其位,謀其政:拒絕玩忽職守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如果你做某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不會或不願做它,最好不要去做。”對於員工來說,從走入企業的那一天起,接受了一份工作,就接受了一份責任。員工的義務便是盡職盡責,竭盡所能把工作做好。

但在現實工作中,有些人常漠視自己應履行的職責,抱著一種“差不多就行了”的心態工作。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源於他們沒有認同企業和自身的利益是一致的,沒有為企業奮鬥的意識,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忽視責任,這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後果。而那些能夠盡職盡責的人總能做出不凡的成績。

職場有約:

在采油一線,維修工是個“好漢不願幹,懶漢幹不了”的崗位,從事的都是粗、累、急、難、髒的力氣活。華北油田公司采一任南工區的曹樹祥對工作盡職盡責、拒絕玩忽職守的態度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改革開放之初,剛參加工作的曹樹祥為一礦車隊焊接一張值班用的鐵架子床,由於沒有將電焊機的電流強度設定到適合的檔位,結果焊縫全是沙眼兒。同事對此肆意挖苦,這使曹樹祥領悟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焊張床出沙眼兒,丟人是小事;如果焊接一個承壓容器,導致泄漏爆炸,那可就是事關人命的大事了。一個人的技術再高,如果沒有責任心,那就等於零!”

曹樹祥所在的區域是華北油田最早開發的區域,生產設備設施老化嚴重。針對這一情況,曹樹祥通過精細化管理,保證設備無一帶病運行。

為了確保油田的安全清潔生產,針對部分“三低井”輸油管線易堵塞、穿孔泄漏等問題,曹樹祥帶領工友們創造性地實施了高溫井串聯低溫井的輸油法,發明了多種輸油管線帶壓運行補漏工藝,減少了大麵積臨時停井給油田生產帶來的損失。

作為中國石油的標杆班組之一,“曹樹祥班”是華北油田首個以員工名字命名的班組。在曹樹祥的帶領下,這個班7名員工以高度的責任感,精心維護著油田眾多設備,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優秀的員工看來,“工作雖然苦、累、煩,可是我必須要把它做好,因為我必須對它負責”。可以說,負責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員工追求卓越的動力。

對企業來說,要實現基業常青,提升競爭力,就需要員工在與企業保持一致的基礎上,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員工放棄了自己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在企業中更好的生存機會。

認同力法則:

在職場中,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在什麼崗位上,我們都要先接納,先認同,才能堅守自己的崗位,全心全意、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具體來說,對崗位的堅守主要從以下方麵做起:

1.守住崗位的前提是不以崗位的平凡為業績平庸的借口。在企業的基層,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崗位都很平凡,但真正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2.守住崗位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很多崗位的工作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機械重複,讓人感覺枯燥無味。但越是這樣,越要能耐得住,用自己的默默奉獻來書寫人生的精彩華章。

3.守住崗位,絕不玩忽職守。每一位員工都要想盡辦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能因為個人原因而玩忽職守,懈怠責任,這是最起碼、最基本的敬業精神。要想成為優秀員工必須具備負責敬業的精神。

不做旁觀者:心懷憂患,關心企業發展

綜觀當今世界,企業更新、淘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年都有新公司創立,都有舊公司倒閉,即使有些公司發展好一些,也是各領風騷三五年,企業壽命呈縮短之勢,企業要想長期保持輝煌越來越難。可以說,市場競爭是一場不進則退、永無止境的競賽。

所以,優秀的企業和老板們信奉“世界屬於不滿足的人們”這句格言,很少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之中,而是善於忘掉過去,麵向未來,勇於變革。這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危機理念賦予這些企業一種創新的緊迫感和敏銳性,使企業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創新能力。

作為企業的一部分,員工不能做一個旁觀者,要用自己的業績壯大企業,企業發展了,我們才能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具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關心企業的發展,心憂企業的興衰,這是認可企業的員工堅持的行為指南。

職場有約:

劉洪明和蔣雲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到南方,通過招聘會進入一家軟件公司,負責某辦公軟件的設計開發。這個公司規模很小,連老板在內才有七八個人,注冊資金僅10萬元。

兩人進去後才知道,連這10萬元可能都有水分,這從當時的辦公條件就可以判斷:一間廢棄的地下室,陰暗、黴臭、潮濕,天一下雨,天花板上凝聚而成的水滴便不斷落下,電腦上都要罩著厚厚的報紙,公司裏連個廁所也沒有。

公司產品的市場前景看起來很好,但資金的瓶頸隨時可能將美好的夢想扼殺掉。而且公司產品沒有形成品牌,隻好賒銷,遲遲收不回貨款,資金儲備少,公司連員工的工資都無法按時發放。三個月後,蔣雲動搖了,離開了公司,但劉洪明堅持留了下來。

劉洪明之所以願意留下來,一是因為老板給股份的許諾,二來是對企業和老板的感情。老板比他大不了幾歲,看上去完全是一副書生模樣,態度很誠懇。看到老板每天沒日沒夜地奔波和勞碌,劉洪明不忍心開口說離開。幾年後,經過無數次市場風雨的打磨,公司的產品終於在市場上打開了銷路,獲得了成功。

意外的收獲和獎賞隻屬於在危難關口,仍能與企業站在一起的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劉洪明這樣的員工才是企業需要的,他們必定得到好的發展。公司是每個員工的船,和它一起衝破了疾風駭浪駛向港口的船員,心懷憂患,和老板同生死、共存亡的員工,才能得到別人無法得到的好處。

認同力法則:

大海航行靠舵手。每一名員工都是企業之船的舵手,都左右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隻知道做好自己的工作,還不夠,真正優秀的員工會用業績推動公司的發展,主動做公司發展需要的事,用自己的行動拉著企業奔跑。

具體來說,關心企業發展的員工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物質:

1.心懷憂患的員工,在企業遇到危機的時候往往能表現出最好的一麵,在企業碰到困難的時候,也往往是創造力迸發的時候。無論是在產品、技術,還是在市場方麵,他們都能在創新中救企業於水火,為自己的未來鋪平道路。

2.心懷憂患,關心企業發展的員工,是忠誠的員工。在危機到來之時,他們對企業不離不棄,能夠紮實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3.心懷憂患,關心企業發展的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會局限於暫時取得的成就,他們看得更高更遠,會不斷地培養自己的能力,隨時準備為了公司的發展獻力獻策。

總之,做一個心懷憂患意識的員工,像老板一樣關注企業的未來,在企業長遠、穩定發展的同時,你也會收獲自己的事業和成功。

把節約當成習慣,省下的就是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