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大學英語六級考試閱讀題型教學經驗談(1 / 3)

新大學英語六級考試閱讀題型教學經驗談

題型研究

作者:劉穎

摘 要: 閱讀,作為研究生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中顯現出其重要的地位。曆經數次改革,閱讀仍在六級考試中占有最高分值,因此,它成為教師和考生教學、備考的重點工作。文章認為語法和詞彙是讀懂文章的兩大保障,在此基礎上,平時廣泛的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必經過程;考前強化應試技巧則是取得理想成績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 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閱讀 語法 單詞 技巧

筆者基於講授和研究大學英語六級考試(CET-6)閱讀部分的經驗心得,從平時教學思路和考前應考策略兩方麵展開深入分析。

一、新舊CET-6閱讀題型對比

2013年12月,CET-6全麵改革。其中,閱讀題型變化較大,但仍占有最高分值。改革前,閱讀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快速閱讀和深入閱讀,其中深入閱讀分為補全信息和仔細閱讀,滿分35%,考試時間為40分鍾。改革後,《關於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調整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規定:閱讀測試包括詞彙理解、長篇閱讀和仔細閱讀,分值比例分別是5%、10%和20%,考試時間為40分鍾,其中詞彙理解和長篇閱讀是新題型。

根據《說明》規定,詞彙理解文章300詞左右,文章後附有15個不同詞性的單詞,要求考生從中選出十個對應地填入原文空白處;長篇閱讀文章1200詞左右,文章後附有10個句子,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原文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與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對應兩題,有的段落可能不對應任何一題。

二、針對新CET-6閱讀題型教學方法的探討

學生若要取得理想成績,應考前強化做題技巧,更重要的是積累在平時。筆者認為平時的教學訓練應抓住兩個基礎,即語法和詞彙。另外,再加上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閱讀能力。

1.平時的教學思路

(1)詞彙和語法是閱讀的兩大基本保障

作為閱讀的對象——文本,是由詞彙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合起來的語義片段。因此,要進行有效閱讀,必然需要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及詞彙量。

語法看似繁雜,但最基本的是句型結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反複講解句型結構並強化練習,使學生在大腦中建立句型結構圖,清晰思路,有效攻克長難句,並且能夠有效地產出,即會寫會說。

另外,詞彙學習也令學生困惑。“背不來”、“背了就忘”是他們經常抱怨的內容。其實,詞彙的記憶離不開一定的記憶方法,建議學生調動所有感官記憶詞彙,即平時多聽,背的時候多讀、多寫;發揮想象,利用詞根詞綴法,並配合造句訓練;最關鍵的是要反複記憶,即用記憶的次數而非一次記憶的時間長度刺激大腦記住單詞,促使瞬間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2)大量閱讀有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

閱讀題考查的是閱讀者理解、判斷、推理等方麵的能力,需要對所讀文本有很好的理解與把握,這不是僅僅記憶詞彙和語法所能夠解決的。很多學生反映閱讀題中的單詞基本都認識,但是連接成句就看不明白。更加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閱讀的材料應盡量廣泛,小說、雜誌、報刊、專業資料,中文的、英文的,都是很好的材料。根據調查,中文閱讀速度較快、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會遷移到英語閱讀中,因為大腦中處理中英文的區域是一樣的。實驗證明,熟練閱讀者閱讀時,其眼動並非落點於每一字每一句,而是“點式”左右轉動,即在閱讀材料上形成“S”狀落眼點。這就說明熟練閱讀者的閱讀速度更快,文字信息以群組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