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大量閱讀不僅指需要廣泛閱讀不同的閱讀材料,還需要反複精讀有價值的同一材料,以便獲得對語法規律的感知,把所閱讀的語法、詞彙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能力。大量閱讀可以形成良好的“語感”。所謂語感,就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言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語感是一種經驗色彩很濃的能力,其中牽涉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心理經驗、情感經驗,包含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聯想能力等諸多因素。語感的形成得益於大量的閱讀實踐,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認為,閱讀能力的提高即是語感的提高。
2.考前的應試訓練
雖然社會對考試製度存有爭議,但是在更好的衡量標準出台之前,CET-6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英語測試體係,一是可以對受試群體的英語水平進行區分,二是可以檢查英語教學效果。這兩個方麵的測試功能,都要求師生不得不針對CET-6進行專門的教學與訓練,以適應題型,考出更好的英語成績。
(1)詞彙理解題:重點在於區分詞性
首先要明確的是閱讀題限時40分鍾,三種題型共四篇文章,所以每篇平均耗時10分鍾。每位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酌情安排每道題的做題時間。
詞彙填空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上下文的理解和對單詞的掌握水平。如果考生句型知識很紮實,並且有豐富的詞彙量,這道題就可以高效率地攻克。然而,令很多考生苦惱的是,備選單詞生詞過多。確定空白處缺失的詞的詞性,將備選的屬此詞性的單詞謹慎填入就顯得非常重要。
建議考生閱讀文章前先瀏覽十五個備選詞彙,確定它們的詞性和詞義,如果碰到不認識的詞,則務必先將其詞性用英文縮寫快速標在單詞後麵,然後進行閱讀。閱讀時不必通篇讀完再做選擇,因為這樣做費時且損耗記憶,但是讀完一段開始選擇或讀完某空前後兩行左右文字是既經濟又必要的做法。
在推測單詞詞性時,充分利用前綴和後綴。如-tion,-ment是典型的名詞,-ise結尾的很有可能是動詞,-ing可能是動名詞、形容詞或動詞進行時後綴,-ly結尾的多是副詞,-ed結尾的要麼是過去分詞,要麼是動詞多去式,要麼是被動語態等,以-s結尾的可能是名詞複數或動詞的三單形式。例如2013年12月真題第36題“Although these educators may have good...”,一看就可推測中這個空白應填名詞賓語,備選詞彙中名詞隻有四個,即A項“asset”,F項“intentions”,G項“object”,L項“stems”,再通過上下文理解,很容易將intentions確定為答案。
(2)長篇閱讀題:關鍵在於定位關鍵詞
根據參加過新CET-6的研究生所言,這道新題型非常令他們頭痛,得分率很低。因為這道題文章較長,生詞太多,備選句子不按原文順序走,且有一個備選句子對應原文兩個段落。
對於平時英語學習不夠紮實的考生而言,做這道題時應做到“不求甚解”,即不拘泥於每個單詞或每一句話,有所取舍地查讀和掃描。長篇閱讀本來就是從舊題型中快速閱讀改革而來的,但其難度加大了。如前所述,難度體現在時間有限、非順序出題,且非等額選擇。因此,確定關鍵詞就成為攻克這道題最有效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