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高校英語分級教學的思考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陳芳
摘 要: 針對近些年大學英語教學出現的新情況,各高校紛紛開始嚐試分級教學活動。通過英語分級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和完善,這樣才能使英語分級教學工作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關鍵詞: 高校英語 分級教學 思考
英語教學是高校較特殊的一項教學任務。近些年由於高校擴招等因素,學生的生源、文化水平等變得參差不齊,尤其專科院校這種情況更明顯。因此,采用統一教學方式難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群體的需要,於是分級教學就在高校英語教學工作中率先實施。實施英語分級教學既適應當前高校出現的新情況,又滿足高校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通過實施大學生英語分級教學,可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群體學習英語的需要,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和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大多數學生更好地適應高校課堂教學。
一、采取分級教學方式後取得的成效
1.教師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分級教學不僅能結合學生實際水平進行授課,還能根據教師的授課特點安排班級講課,充分發揮任課教師的創造性。如有的教師對基礎知識的講授較擅長,則可以安排在基礎較差的班級授課,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英語基礎的需要,師生之間會產生更大的默契;有的老師擅長講授更深層次的內容,則可以安排在基礎較好的班級授課,這類班級的學生接受力強,更有利於教師發揮其能力和水平,更自由、有效地控製教學進度,避免重複講授基礎知識而影響教學內容的拓展,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時間的作用,讓學生享受到更多、更優質的教學資源。
2.滿足不同英語基礎水平學生的學習需要。采取分級教學方式是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體現,這種方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同一門課程的需要,不僅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使教學工作更科學、有序地開展,而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提供學生適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滿足多層次、多群體學生學習的需要,減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壓力,減少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從而轉化成學習動力,取得進步。
3.促進英語教學思考和研究。通過分級教學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從而避免教師麵對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難以兼顧的問題,有精力思考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創新點,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通過開展分級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進一步探討,啟發他們對課堂教學工作改革的思考,不僅能夠對英語分級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本身進行改進和完善,還能夠加強和推進大家對英語教學工作的研究,形成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
二、當前分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不同階段的教學標準難以執行。實施分級教學後的教學標準在執行過程中會存在差別,尤其在初級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般會以學生的基礎為中心進行講授,對其進行語言和技能方麵的培養,會更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在高級班級進行教學時,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英語考級的需要,以應考為主導進行教學。這就導致教學過程中難以按照教學計劃實施教學,不同時間段的教學標準難以執行。
2.班級管理難度增大。通常采取的教學活動是以院係安排的自然班級為基本單位進行授課,而英語分級教學則根據學生英語基礎進行編班授課,這樣在課堂管理上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對少數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學生來講,這種班級管理模式對其約束性不夠,導致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要進行課堂教學,又要花一定精力在課堂秩序的維護和管理上,導致教學力不從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