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在合作型值日報告中的指導作用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郭倩
摘 要: 開展合作型值日報告有助於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是農村高中生由於基礎比較薄弱,需要借助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才能真正從合作型值日報告中受益。因此,教師應當著重探討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從而提高合作型值日報告在農村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效性。
關鍵詞: 合作型值日報告 教師指導 農村高中
對農村高中生而言,他們能夠在課外接觸到英語的機會比較少,這對語言學習來說是十分可惜的。大量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不僅能借助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英語的熱愛,而且能幫助學生通過接受語言刺激和重複操練習得地道的英語。但是在高考的重壓下,原本就沒有資源優勢的農村學生基本隻能通過教科書和作業接觸英語。遺憾的是,這種英語不僅很難激發學生對英語的熱愛之情,而且會誘發焦慮情緒。這種“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全麵發展和長遠發展”(《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因此農村英語教師麵對這樣一大難題:如何才能在不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的前提下,讓學生盡量多地接觸地道的英語呢?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開展合作型值日報告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值日報告(duty report)是學生在每節課開頭的幾分鍾內開展的一項“熱身”活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及課堂展示學習語言知識,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種語言技能,並且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值日報告可分為單個學生的值日報告和多名學生共同合作的值日報告(即合作型值日報告)。筆者認為,在這兩種值日報告中,合作型值日報告能夠給師生帶來更多好處,尤其對農村高中師生而言,理由如下:
首先,合作型值日報告體現了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教學理念。《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專門提及合作學習,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其次,合作型值日報告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於農村學生而言,他們的口語水平普遍較差,因而上台說英語對他們而言並非易事。在這種情況下,同伴的陪伴和幫助可以讓他們克服恐懼心理,充滿自信地迎接挑戰。再次,合作型值日報告能夠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準備值日報告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分工降低任務難度。並且,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給較差的學生提供幫助。學生根據各自不同條件,有效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樣學生就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最後,合作型值日報告能夠帶來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合作型值日報告的人數一般控製在2~5人之間。學生可以采用英文歌曲對唱、情景對話、講故事、分角色朗讀、短片段表演、課文角色扮演等形式。
雖然開展值日報告有諸多好處,但是如果處理不恰當,值日報告很可能流於形式。尤其對英語水平普遍較差的農村高中生而言,如果缺少教師指導,他們很可能會把值日報告當成一項應付了之的任務。這樣的值日報告不僅不能給學生帶來收獲,反而會浪費寶貴的時間,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那麼,如何才能讓值日報告揚其長而避其短呢?筆者認為,這需要教師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新課改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的主導地位應該被削弱。恰恰相反,這對教師的指導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幫助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中心”。正如《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所指,“教師要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因此,為了提高合作型值日報告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分別在值日報告的準備階段、展示階段及延伸階段這三個階段發揮畫龍點睛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