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就業為導向開展高職班主任工作(2 / 3)

集體凝聚力是班級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石,有利於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要加以重視。

軍訓結束後,同學之間已逐漸熟悉,通過自主報名、演講競選、學生投票等民主集中方式確定班委,明確各成員的分工。班主任在加以適當指導、引導後,將第一次主題班會課交給班幹部團隊完成。整個主題班會的策劃及實施過程要讓全班同學充分參與、表現,並且獎懲分明。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參與熱情會更高,就不會對集體表現出漠不關心,會以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而驕傲,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激情會油然而生。

班主任要對主題班會課進行點評,評價班委團隊的工作、感謝班委的付出,感謝同學的熱情參與,這樣可讓學生感覺到集體的溫暖,會把自己當成大家庭中的一員。

2.利用第一次集體活動,讓學生學會感恩。

培養學生的愛心,包含教育和引導學生對生活、對學校、班集體、同學的熱愛與感恩、對所學專業和職業的執著。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次集體活動是一次較好的契機。我校每年會召開秋季運動會,可利用第一次運動會,讓學生盡情在活動中發揮自身特長。在運動會結束後,班主任一定要召開班會,客觀總結活動成效。對在運動會中取得名次、雖未取得名次但能積極參與、做好後勤工作的同學一一點名表揚,讓全班同學感謝他們為班級的付出,這樣既能激發受表揚者將來進一步為班集體付出的願望,又能使其他同學感受到付出的精神回報,更懂得感恩,從而倍加珍惜班集體。

3.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社團和社會實踐。

為培養學生的職業關鍵能力,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在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個人興趣多參加各類社團、勤工儉學、寒暑假社會實踐,一方麵讓學生鍛煉自己,學會與人交往,學會處事,另一方麵可以多積累一些從業經驗。

4.培養責任感,引導學生製訂班級目標和個人目標

班級目標是班級建設和發展的總方向,是班級精神的提煉概括。班主任要根據高職理論,明確提出把提高就業競爭能力、提高就業率作為班級建設的總體目標。然後確定班級的分學期目標,一年級重在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二年級重在專業能力的培養,三年級重在崗位綜合能力的培養。以此統一班級行動,規範每位成員的行為。

班主任要指導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根據個人專業、興趣、特長、愛好並立足高職實際確定將來的工作目標,把工作目標分解為若幹個子目標,然後製訂計劃並形成文本形式,最後讓學生一步步對照目標實施。把每位學生的職業規劃及分步實施計劃與個人考核掛鉤,進一步督促學生有計劃地完成高職階段的學習。

四、正確引導,注重專業能力培養

專業能力指與職業直接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可通過具體課程實現。進入大二年級後,班主任要把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上。

1.以能力為本位,注重學習方法轉變。

高職相比中學階段,學習內容與方法有質的區別。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知識與能力相結合,避免“高分低能”和“隻會動手、不會動腦”兩種偏激情況。提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同時班主任要多宣傳,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大賽,如我院機械類專業近年來多次參加製圖、力學、機械設計、數控加工等各類大賽,以此為契機,為班級營造“提高專業技能”的良好氛圍。

2.積極參加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在目前就業難的嚴峻形勢下,行業準入製度越來越嚴格。國務院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實行學曆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雙證書製度,在同樣的學曆條件下,誰取得相關行業、相關工種的職業資格證書,誰就多一次就業機會。班主任要有預見性,早做宣傳,引導學生結合專業實際及將來的就業方向,報考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切忌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