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生存狀況淺析(1 / 2)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生存狀況淺析

出類拔萃

作者:劉誌文

摘 要: 城鎮化是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社會階段的曆史產物,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農民工進城問題,本文主要分析農民工進城的動因及農民工進城麵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政府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 城鎮化 農民工 政策措施 生存狀況

城鎮化進程加快發展是曆史發展的必然方向,必然吸引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由此引發有關農民工生存狀況的問題,農民工在城市就業、定居、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麵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工進城的動因

(一)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農民工進城定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讓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前子女一直在鄉村學校讀書,接受鄉村教育,但是鄉村學校的教育水平是低下的,則子女接受的教育自然是表麵、淺層次的,然而他們非常明白自己早已過了學習知識的年齡段,如今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城裏接受良好的教育,為了子女的將來和前途,部分農民工很果斷地進城打拚,這種讓子女進城接受良好教育的動機促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進城定居。

(二)在城市定居有助於個人發展

城鎮化過程中麵臨全麵自由發展的龐大人群是從農村轉移來的農民工。有些年輕的農民工在城裏經過幾年打拚,已從物質追求發展到改變自我、豐富自我、完善自我。農民工在城市定居後,才能贏得更大發展空間,從而促進個人全麵發展。

(三)城市的優質生活對農民工有著較強的吸引力

農村生活質量和城市生活質量是無法比擬的,許多對生活質量有較高追求的農民工極其渴望能過上城市生活。

這些因素都深深地吸引著農民工進城定居。

二、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麵臨的諸多問題

(一)關於農民工住房問題

據調查,近幾年,在建築工地打工的絕大多數農民工都居住在工地,有些條件較好的建築工地提供給農民工的住所都是在工地上臨時搭建的,而有些條件不好的建築工地根本沒有宿舍,直接讓員工住在新建房的地下室裏。極少數農民工是不住在工地的,這些農民工在建築工地附近租房子,他們租房子不是單獨住一間,而是好幾個人合住一間房,為的是減輕租房費用的負擔。

(二)關於農民工文化程度問題

從工種來看,農民工一般都以苦髒累、無技術特長的工作為主。農民工文化程度較低,正因為農民工文化程度低,所以工作難找,就業困難,工資水平不高,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無法用正當手段維護權益。

(三)關於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

農民工是流動人口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以從事體力勞動為主,經濟收入微薄,社會地位較低,主要來自經濟相對落後、文化相對閉塞的偏僻農村,是社會弱勢群體。農民工進城務工具有就業不穩定、住所不固定等特點。農民工自身具備的這些特點對他們的子女在城市求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艱難問題有著必然關聯。

三、政府保障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政策措施

(一)保障就業問題

農民工市民化首先得解決就業問題,保證在落戶城市有就業保障,盡快把農民工的戶籍納入所落戶口的公共就業體係之中,創造農民工與當地市民平等的就業競爭機會,根據我國農民工整體素質較低的情況,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為農民工在城市生活提供平台,防止出現城市新二元結構,讓農民工盡快融入城市生活是當下政府亟待解決的城鎮化問題。如果政府在政策製度、法律及法規的落實上解決不當,就會引發二者矛盾,深化進城農民工戶籍製度和繼續教育機製,為進城農民工提供一門甚至幾門技術,增強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