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感悟愛的真諦,譜寫生命的樂章2(3 / 3)

“我死後,我的億萬資產全部留給麗莎。這不是饋贈,而是為了我的事業能更加興旺。”

“我深信,我聰明的兒子能夠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洛華德從國外回來的兒子仔細看過父親的遺囑後,立刻毫不猶豫地在財產繼承協議書上簽了字:“我同意麗莎繼承父親的全部資產。隻請求麗莎能做我的夫人。”麗莎看完富翁兒子的簽字,略一沉吟,也提筆簽了字:“我接受先輩留下的全部財產——包括他的兒子。”

故事感悟:

愛心創造奇跡,愛心也是一個人成功的資本。愛心帶來溫暖,當你的善良給別人帶來溫暖時,你也一定能得到溫暖。

最美味的泡麵

當你朝你的生活看時,最大的幸福是家庭的幸福。

——喬伊斯 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會非常難過。

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當天發生的事。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一路上擔心著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達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心。因為心裏牽掛不安,他草草處理完事情便踏上歸途。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準備就寢時,突然發現棉被下麵,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麵!

“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的兒子的屁股一陣狠打。

“為什麼這麼不乖,惹爸爸生氣?你這樣調皮,把棉被弄濕要給誰洗?”這是妻子過世之後,他第一次體罰孩子。

“我沒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辯解道:“我沒有調皮,這……這是給爸爸吃的晚餐。”

原來孩子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時間,特地泡了兩碗泡麵,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給爸爸。可是因為怕爸爸那碗麵涼掉,所以放進了棉被底下保溫。

爸爸聽了,一語不發地緊緊抱住孩子。看著碗裏剩下的那一半已經泡漲的麵,他說道:“啊!孩子,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麵啊!”

故事感悟:

小男孩在用一種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著對爸爸的愛,這碗“最美味的泡麵”感動了他的爸爸,也感動了我們。

親情——它是點綴生活的、聖潔生命的樂曲,是無比美好的青春讚歌。親情的表達,與其他感情不同,它是一種平靜的依戀,因理智而得到控製,因習慣而得以加強,產生於相互間長期的生活互助的義務,同時又是一種美德、幸福和滿足。

愛打造的力量

人生是花,而愛就是花的蜜。

——雨果 

十二歲的魯本是加拿大某地的一個小學生。這天他從一家商店經過時,櫥窗裏的一件商品使他怦然心動。可對這個孩子來說,這件標價5加元的東西實在是太貴了,因為這筆錢相當於他們全家人一周的開支。

雖說眼下自己一文不名,可魯本仍推開這家商店的門走了進去,對店主說:“我想買櫥窗內的那件商品,不過,我現在沒有錢,請您先別賣,給我留著好嗎?”

“行。”店主微笑著對他說。

魯本很有禮貌地告別店主,走出了商店。

他走著走著,突然從旁邊一條小巷子裏傳來一陣敲打釘子的聲音。魯本尋聲朝施工場地走去。當地居民正在蓋自己的住房,他們每用完一小麻袋釘子,就順手把裝釘子的麻袋給扔了。他早就聽說有家工廠回收這種袋子,於是,他從這個工地撿了兩條拿去賣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小手裏一直緊緊拿著兩枚5分硬幣,生怕掉了。

魯本把兩枚硬幣放在鐵盒裏,藏在他家糧倉內的幹草垛底下。

吃晚飯時,魯本走進廚房。父親正在補綴漁網,母親已經擺好飯菜。母親雖然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洗衣做飯、耕地種菜,還得抽空兒給羊擠奶,可她總是樂嗬嗬的。

每天下午放學,魯本總是先做家庭作業,並幹完母親交給他的家務活兒,然後一日不輟地到大街小巷去撿裝釘子的麻袋。盡管不時受到饑寒困乏的折磨,可小魯本依舊日複一日地走街串巷撿麻袋,因為購買櫥窗內那件商品的強烈願望始終激勵著他,賦予他勇氣和力量。

第二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他把藏在糧倉草垛底下的小鐵盒取出來,用發抖的手小心地將裏麵的硬幣倒出來,仔細數了一遍,仍不放心,又認真數了一遍。哇,隻差20分就湊夠5加元啦!於是,他祈禱上帝保佑自己傍晚前能撿到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四條麻袋。隨後,他把裝錢的鐵盒藏好,急匆匆地去尋找麻袋。夕陽逐漸西下時,他一溜煙兒趕到那家工廠。

此時,負責回收麻袋的人正準備關閉廠門。魯本心急火燎地衝他喊道:“先生,請您先別關門!”那人轉過身來,對髒兮兮、汗淋淋的小魯本說:“明天再來吧,孩子!”“求求您啦,我今天說什麼也得把這四個麻袋賣掉——我求求您啦!”耳聞孩子顫抖的哀求聲,目睹孩子滿含淚水的雙眼,這個人不禁動了惻隱之心。

“你幹嘛這麼急著要錢?”那人好奇地問。

“這是一個秘密,對不起,不能告訴您!”魯本不肯泄露天機。

拿到四枚五分硬幣後,魯本含糊不清地向回收麻袋的人道了一聲謝,便飛也似的跑回糧倉,取出鐵盒子,繼而又飛奔到那家商店,二話沒說便把一百枚5分硬幣倒在櫃台上。

魯本汗流浹背地跑回家,撞開房門,衝了進去。“到這兒來一下,媽媽,請您趕快過來這兒一下!”他扯著嗓子朝正在收拾廚房的母親喊道。母親剛一走到他的眼前,他便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用一年多的心血換來的珍寶放在媽媽的手裏。媽媽輕輕打開包裝紙,裏麵包著一個藍天鵝絨首飾盒,盒內放著一枚心形胸針,上麵鑲著兩個燦爛眩目的鍍金大字“媽媽”。看到兒子在母親節——五月第二個星期天送給自己如此貴重的禮物,除了結婚戒指外沒有任何貴重首飾的她熱淚奪眶而出,一把將兒子緊緊摟在懷裏……

故事感悟:

凡?高說:“愛之花盛開的地方,生命之花便能欣欣向榮。”是啊,如果我們在心中播上愛的種子,那麼有愛的地方就有了力量,這種力量往往能創造很多奇跡,能支撐我們走得更遠。因為一切困難都會在愛的麵前望而卻步。

愛父母,給他們一個意外的驚喜;愛朋友,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愛周圍的一切,讓自己的存在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讓真愛的花朵處處盛開,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絢麗!

盛滿碎玻璃的箱子

母親的臉就是鏡子的先驅。

——D?W?文尼考特 

曾經有位老人,妻子已經過世,他一人獨居。老人曾是個裁縫,一生辛辛苦苦,但沒有積攢下一分錢。而今上了年歲無法再做活計,他的雙手顫抖不止,捏不住一根針,老眼昏花,縫不直一個針腳。他有三個兒子,全都已經長大成人並結婚成了家,他們忙著謀生度日,隻是每周回來一次,看看老父親,吃頓便飯。

老人越來越老了,他的兒子們來得也越來越少。“他們根本不想待在我身邊了,”他自言自語,“他們都怕我成為累贅。”他徹夜無眠,擔憂自己如何度日,終於他想出了個計劃。

第二天,他去見那個做木匠的老朋友,請他給做個盒子。然後他又去見做鎖匠的朋友,跟他要了把舊鎖。最後他又去見一個吹玻璃的朋友,要來了他所有的碎玻璃片。

老人拿回盒子,裝滿碎玻璃,用鎖鎖緊,放在了飯桌底下。他的兒子們過些時候來吃晚飯時,腳碰到了盒子上。

“這盒子裏裝的什麼呀?”他們看著桌子下邊發問。

“噢,什麼也不是,”老人回答,“隻是我攢下的東西。”

他的兒子碰了碰那盒子,看看有多沉。他們踢了一腳,聽見裏麵發出嘩啦啦的聲響。“裏麵肯定裝滿了老頭子這些年積攢的金子。”他們彼此嘀咕著。

於是他們討論起來,意識到他們得保住這筆財產。他們決定輪番同老人住在一起,照顧他。第一周,最小的兒子搬了進來,照料父親,為他做飯。第二周二兒子值班,第三周大兒子值班,他們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

最後,老人生病死了。兒了們給他辦了一個很體麵的葬禮,因為他們知道桌子底下有一筆財產,現在他們可以稍微揮霍一些老頭子的積蓄。 

喪事過後,他們滿屋子搜尋,找到了盒子的鑰匙,打開了盒子。當然,他們發現裏麵全是碎玻璃。

“多討厭的把戲!”大兒子喊道,“對你兒子做這樣卑劣的事!”

“他不這麼做又能怎麼樣呢?”二兒子傷心地問道,“我們必須對自己誠實,要不是因為這個盒子,我們可能直到他死也不會關心他。”

“我真感到羞愧,”小兒子哭泣著,“我們逼著自己的父親欺騙,因為我們完全忘了小時候他對我們的教育。”

但是大兒子還是把盒子翻了個遍,檢查了一下,確實什麼值錢的東西也沒有。他倒出了所有的碎玻璃,此時三個兒子望著盒子裏麵驚呆了,盒子底下刻著一行字:孝敬你們的父母吧。

故事感悟:

中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

父母對子女珍愛如自己的生命,問寒問暖,無微不至。兒女的生日,最先為他們祝福的是父母。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為自己的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給你生命的母親呢?

在此,讓我們學會感謝父母吧!

愛自己,也愛別人

衷心地愛人的人,絕不會蒼老。

——畢納洛 

一天,貧窮的小男孩霍華德?凱利為了攢夠學費正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饑寒交迫的他摸遍全身,卻隻有一角錢。於是他決定向下一戶人家討口飯吃。

然而,當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打開房門的時候,這個小男孩卻有點不知所措了。他沒有要飯,隻乞求給他一口水喝。這位女子看到他饑餓的樣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給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問道:“我應該付多少錢?”

年輕女子微笑著回答:“一分錢也不用付。我媽媽教導我,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男孩說:“那麼,就請接受我由衷的感謝吧!”說完,霍華德?凱利就離開了這戶人家。此時的他不僅自己渾身是勁兒,而且更加相信上帝和整個人類。本來,他都打算放棄了。

數年之後,那位女子得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地醫生對此束手無策。最後,她被轉到大城市醫治,由專家會診。大名鼎鼎的霍華德?凱利醫生也參加了醫療方案的製定。當他聽到病人來自的那個城鎮的名字時,一個奇怪的念頭霎時間閃過他的腦際。他馬上起身直奔她的病房。

身穿手術服的凱利醫生來到病房,一眼就認出了恩人。回到會診室後,他決心竭盡所能來治好她的病。從那天起,他就特別關照這個對自己有恩的病人。

經過艱苦的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要求把醫藥費通知單送到女子那裏,他看了一下,便在通知單的旁邊簽了字。當醫藥費通知單送到她的病房時,她不敢看。因為她確信,治病的費用將會花費她整個餘生來償還。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藥費通知單,旁邊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輕聲讀了出來:

“醫藥費已付:一杯牛奶。”

(簽名)霍華德?凱利醫生

喜悅的淚水溢出了她的眼睛,她默默地祈禱著:“謝謝你,上帝,你的愛已通過人類的心靈和雙手傳播了。”

故事感悟:

主人翁最樸實的行為告誡了我們,不要吝嗇我們的愛心,愛自己,也愛別人,才能體現出生命的最大價值。這些來自於正確思想的巨大力量可以鞏固和完善我們的優良品格。懂得這一人生秘密的人往往抓住了通行於世界的根本原則,能夠認識到世間事物的美好與真實性,並過上一種真實的生活。

學會敞開心扉愛他人,讓施予心就像玫瑰花兒一樣散發芬芳。當關愛的思想治愈疾病、為創傷止痛的時候,當那些與此相反的心態帶來痛苦、鬱悶和孤獨的時候,我們就真正領悟到了博愛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