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眼光十二 爭做第一:老大吃肉,老二喝湯(2)(2 / 3)

利用在家等出國手續的機會,王誌東又創作了一個全新的中文之星1.0版。不久,他上街時碰到了一個北大同學,同學看到王誌東寫的這個新東西,就建議他一起辦公司。他開始有些心動了。

1992年4月底,王誌東建立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出任總工程師和副總經理。他主要負責技術開發方麵的問題。同年5月21日,中文之星1.1版首次在京交會上亮相的展台還是蹭來的。當時王誌東他們沒有錢租展位,時間也不允許,就以參觀者的身份擠了進去,看到有空展台,就把資料往那兒一放,向人宣傳,展台的主人一來他們就躲起來。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展位,是一個學校的。當王誌東他們正向別人講解得起勁時,來了一個老者,王誌東他們就給他介紹,把資料發給他,這位老者也不理會,看看展位,問王誌東他們:“你是哪的?”王誌東說:“我們是新天地的啊”。老者就樂了:“這是我們的展台。”

中文之星迅速走紅,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一下就傳開了。公司當初的定位是:用中文之星出名,賺取利潤,以這杆旗幟進行金融、房地產的炒作。這在當時是很前衛的公司架構。

並不是想什麼就能成什麼。1992年底,中文之星開始贏利,而房地產沒掙到錢。

1993年初,公司開始出現矛盾,王誌東感到很苦惱:因為他不去國營單位,拒絕在方正,自己辦公司,目的就是希望找一個很輕鬆的工作環境,但現在自己的公司裏麵,竟也出現了人事、權力的矛盾,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到了七八月份,矛盾進一步激化,王誌東懷著極其複雜、痛苦的心情辭職,離開了新天地公司。

1995年,王誌東兩次去美國矽穀,朋友給他介紹了幾個風險投資基金。他在大學很喜歡看的一本書是《矽穀熱》,印象最深刻的是,喬布斯穿得破破爛爛去找銀行家,要他投資,蘋果因此一鳴驚人。這時的王誌東已是四通利方的總經理。1997年10月,在華登集團牽頭下,美國3家風險投資公司對四通利方投資650萬美元,加上原來的四通利方被估值850萬美元,其市值達到1500萬美元,是初創時期的23倍。

1998年12月1日,北京凱賓斯基飯店,由四通利方和華淵合並而成的新浪網正式宣布成立。

1999年年底,王誌東已經把新浪從一個國內網站擴展到全球華人網上生活平台,北京、台北、香港、北美四地網站覆蓋全球華人社區,內容增加到11項,新浪商城作為電子商務的實驗區域將成為王誌東策略裏頗具分量的重點。

1993年四通利方剛建立,王誌東就曾經對公司裏的人說過,公司要在幾年內到海外上市。當時可能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句話。如今,預言已經成為活生生的事實,“新浪”跳過了一個新龍門。

2000年3月27日,新浪正式宣布上市計劃,同時開始路演(即在股票正式上市前,準備上市的公司向投資人介紹、推銷自己的股票)。

路演持續了14天,“到4月16日為止,我們的行程正好是繞地球一周。”香港、新加坡、倫敦、愛丁堡、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聖地亞哥……最後又回到紐約,加起來一共10個城市。

當天,作為一家在美國高科技股市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公司,新浪網發行了400萬股股票,發行價為每股17美元,共籌資6800萬美元。當日報收價為20.68美元,成交量682萬股,當天上漲23%。

田野裏走出的超級富豪

萬向集團始創於1969年,是一家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企業集團。1990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計劃單列集團;1997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120家試點企業集團;經國務院批準列為“520家國家重點企業”。現有總資產50多億元人民幣,員工近萬人,下屬32家經濟實體。萬向人的傑出代表魯冠球,以其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出眾經營成就,獲得了“中國優秀企業家”、“全國勞動模範”、“鄉鎮企業十大功勳”、“中華十大傑出職工”、“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佳工業企業經營者和國際傑出企業家”等榮譽。在《福布斯》2000中國內地富豪的排名中,魯冠球擁有40億元的資產。魯冠球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創建了萬向,他把當時的一個生產農業機械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2000年萬向集團的銷售額達到68億元,2001年8月份萬向集團用280萬美元收購了UAI,這是一個有摘牌可能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現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的叔叔是萬向集團的顧問。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田鄉,他的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就職,收人很少,母親在貧苦的鄉村,生活非常拮據。初中畢業,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3年的鐵業社學徒生活使魯冠球對機械農具了如指掌,也使他對機械設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寧圍鄉的農民要走很遠的路到集鎮上磨米麵,非常不方便。魯冠球想,如果在本村辦一個米麵加工廠,生意一定不錯。親友們得知魯冠球的這一想法後,都很支持,紛紛回家翻箱倒櫃,湊了3000元,買了一台磨麵機、一台碾米機,辦起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麵加工廠。然而,在那個年代是禁止私人經營的,魯冠球的米麵加工廠被迫關閉。一在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沒有地方修的年月,收了5個合夥的徒弟,掛了大隊農機修配組的牌子,在童家塘小鎮上開了個鐵匠鋪。為附近的村民打鐵鍬、鐮刀、修自行車,生意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