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眼光十五 終身學習:永遠不倒的賺錢翁(2)(1 / 3)

經營一項事業,通用知識與專業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通用知識包括各種通用的管理知識、營銷知識、各種基本常識等,這些知識適合所有的行業。實務中的人事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就是通用的知識。專業知識則是特定行業的知識,是特定行業所獨有的。例如,餐飲業中大廚師的烹飪知識與技巧、服裝業中的生產技術、流行資訊、麵料知識等等。

專業知識有特定的核心專業知識。比如,有兩家相鄰的店麵,經營同樣的服裝生產,所有的營銷措施類似,但一家賺錢,一家賠錢。主要原因在於兩家老板進貨的眼光有差異。因此,開服裝店的核心專業知識就是進貨的眼光,包括個人的品味、流行的資訊、供應渠道和對消費者的理解等。所有的生意都有核心的專業知識,是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通常,你必須自己掌握生意的核心專業知識,以便尋求合適的工作人員。

創業中遇到了解不深的問題,務必要請這方麵的專業人員,自己硬要解決隻能誤事。很多專業知識都是一門科學與藝術,在實務中,特定的專業知識往往與特定的工作人員聯係。例如,服裝設計的專業知識與服裝設計人員聯係,軟件開發與優秀的程序員聯係。在你創業的實務中,尋求專業人員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對於優秀的專業人員,完全可以根據他的情況靈活處理,隻要能夠真正解決你所必須的專業知識,包括兼職高薪、購買,甚至合夥。

努力學習欠缺的專業知識

在實踐中學習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創業者要盡快學會所欠缺的專業知識。當然,對於特別專業的知識與技巧,你不一定要達到自己可以操作的水平,但你必須“心會”。所謂“心會”是指你明白作業的過程、細節與判斷的標準。

世界財富大轉移

隨著市場的轉變,投資方法也有很大的改變,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是致富所必備的。有人歸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產生了四代富翁,第一代富翁靠體力,第二代富翁靠魄力,第三代富翁靠財力,而目前正在我們身邊誕生的富翁靠什麼呢?——智力!

最新的統計數字表明,近5年全球新誕生的百萬富翁中,80%以上是從事以網絡計算機為代表的高科技行業及以風險投資為代表的金融行業,並且大都是30~40歲之間的年輕人。最突出的莫過於比爾·蓋茨,曾以900多億美元的身價高居世界富翁的榜首。而在中國,35歲的楊元慶出任聯想少帥;38歲的段永平數年時間連創“小霸王”、“步步高”兩大品牌,一個南下的打工仔的創業神話讓全球注目。楊致遠因創辦雅虎而一舉成名,張朝陽又以搜狐而聞名。

這些年輕有為的成功者與富翁都來自我們普通的百姓中間,他們的昨天與我們芸芸眾生一樣平凡普通。沒有顯赫的門庭,沒有結交權貴到處鑽營,沒有憑條子批地皮,沒有鯨吞國有資產,沒有貪汙受賄巧取豪奪,他們出身平凡,艱苦求學,以知識為資本,創下了驕人的財富與業績。

以前的富翁都是世代遺傳的結果,即使一些白手起家的致富者,也幾乎耗去了一生的精力,才得以成為富豪。但現在因為有知識的力量,財富積聚的速度成倍地增加了,過去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財富積聚,現在幾年甚至兩三年就完成了。這就是知識的魅力、知識的威力。

21世紀,是依靠知識和頭腦致富的時代。著名的經濟學家蓋布瑞博士曾說:“工業社會的動力是金錢,但在信息社會卻是知識。人們將會看到一個擁有信息且不為無知所挾的新階級出現;這些人會擁有權力——但這權力並非來自金錢、來自土地,而是來自知識。”

在當今世界,規定權力與財富分配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正如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所說:知識資本最終將導致“世界財富的一次大轉移”,轉移到知識資源掌握者手中。財富的含義,正在從諸如黃金、貨幣或土地之類的有形資產逐步轉移到無形的知識,即誰擁有更多知識,誰就擁有更多的財富;權力的內涵,也將不再以某個特殊的位置為標誌,而以對知識的駕馭和控製為基礎。在腳步日益清晰的知識經濟時代,社會財富的分配是以知識為軸心的。把握時代的特點“搶到”自己的財富。

在古代,體能與武力就是權力和財富的來源——最健壯最敏捷的人便可指揮族人,成為領袖,坐擁財富。隨之而來的社會,權力與財富來自於繼承,由王公貴族所擁有,不容別人分享。工業革命改變了這個數千年不變的社會形態:隻要你有知識,懂得運用你的想像力去發明,你就可以致富,擁有令人懾服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