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新聞線人”
賺錢多少,各有其法。隨著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各家報社都打出了有償征集新聞線索的口號,以搶占先機,贏得讀者。凡提供的新聞線索一經采用,即付給相應報酬,一旦評上了新聞月獎,更能獲得數百元獎勵。於是,一種專門以提供新聞線索為謀生手段的職業“新聞線人”應運而生。他們在繁榮了報業的同時,也確定了自己的工作。一位叫林子的青年充當職業“新聞線人”之後,每天都在城內各大醫院、派出所以及大商場等繁華場所轉悠,留心大小事件,傾聽別人閑談。一發現新聞線索馬上通知報社,經記者采訪後,林子就去領取報酬。3個月下來,林子捕捉的新聞線索已有50多條被市內多家報社采用,所獲報酬從50~300元不等,每月平均從報社“掙”錢1700元,甚至高過一些編輯、記者。
職業“砍價人”
購物時,人人都想少花錢,於是就與生意者討價還價。可大多數人並不具備這種能力,於是便湧現了一批專幫買主“砍價”的職業“砍價人”。
在某建材市場,前來購買地磚的李先生因與賣主談價未果,準備離去。這時一姓朱的“砍價人”主動上前,向他保證把價格砍到最低點,報酬是從“砍”下的價格中提取30%傭金。李先生要買40平方米的地磚,賣主說每塊最低28元,少1分也不賣。此時朱先生上場了,他口齒伶俐,經驗豐富,指出這種地磚批發價每塊18元,即使賣22元,也是獲利不低。幾經討價還價,賣主終被說動,雙方以每塊22元成交。這樣,按原來28元的最低價,買主李先生節省了1500元,砍價人朱先生則抽取傭金450元。據了解,朱先生的日收入在200~500元之間。
職業“電視人”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把看電視看做是休閑娛樂的重要內容之一,電視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於是有人把看電視作為一種職業,你聽了不要大驚小怪。這是一種很時髦的被稱為媒體調查的新興職業。隨著電視頻道的增加,廣告投放量也越來越大,廣告主和代理公司都很關心自己的廣告是否在電視台按時、準確播出,以免白花冤枉錢。此外,一些廠家在新品牌進入市場時,也希望能知己知彼,了解競爭對手的有關資料,以便及時對自己的廣告宣傳策略作出調整。所以,每個月花錢雇人專職收看電視節目,從而得到一份精確的播出記錄,實在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所付出的數百元工資相對數百萬元的廣告費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楊女士本就是個電視迷,從工廠下崗之後,便把愛好變成了職業,每天坐在電視機前上班。她說,要以前知道有這種職業,自己早就申請下崗了。
職業“廣告人”
廣告人一般是指從事廣告業的人,但這裏說的是以身體發布廣告的人。一些有創意的廣告公司請來一些自願做身體廣告的人,在其身上裝飾一定的廣告內容,讓其到處走動,這就成了獨具特色的身體廣告。小張便是這個行業的先行者。為某生發劑做廣告時,他剃去了頭發,穿著印有藥物名稱、生產廠家和經銷商店名稱及聯係方式的廣告衫,在街上誇張而醒目地走動;為“冰熊”牌冷飲做廣告時,小張穿上毛絨線的服裝,打扮成冰熊的模樣,邊走邊大口喝飲料,吸引人們爭相觀望。做這樣的“廣告人”既表現了自己,又賺到了錢,還能免費獲得一身衣服或一種裝飾品!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在這看似飽和的市場,處處都有空白點,處處都有機會,隻要你能把握,何愁沒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