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不再躲在大樹底下乘涼(1 / 2)

人應該是獨立的,而不該總是依賴別人。過分依賴別人就等於放棄了對自己大腦的支配權。

依賴型人格障礙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對親近與歸屬有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與真實的情感無關。具有依賴型人格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興趣、人生觀,隻要他們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他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這種處世方式使得他們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由於處處委曲求全,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壓抑感,這種壓抑感會使他們漸漸放棄自己的追求和愛好。

依賴型人格源於人類生長的早期。人在幼年時期離開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兒童印象中,保護他、養育他、滿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萬能的,他們總想依賴父母,總怕失去這個保護神。這時如果父母過分溺愛,鼓勵子女依賴父母,不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觀念,那麼,子女就會逐漸產生對父母或權威的依賴心理,成年以後缺乏自信心,不能自主,總是依靠他人來做決定,形成依賴型人格。

心理學家霍妮在分析依賴型人格時,指出這種類型的人有3個特點:

(1)深感自己軟弱無助,有一種“我真可憐”的感覺。當要自己拿主意時,便感到一籌莫展,像一隻迷失了港灣的小船,又像失去了父母的小姑娘。

(2)理所當然地認為別人比自己優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幹。

(3)無意識地傾向於以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

可見,具有依賴性格的人,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發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賴型人格障礙。依賴性過強的人需要獨立時,可能對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內心缺乏安全感,時常感到恐懼、焦慮、擔心,很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情緒反應,影響身心健康。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

一對夫婦晚年得子,十分高興,把兒子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飛,含在口裏怕化,什麼事都不讓他幹,以致兒子長大以後連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

一天,夫婦要出遠門,怕兒子餓死,於是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頸上,告訴他想吃時就咬一口。等他們回到家裏時,兒子已經餓死了。

原來他隻知道吃頸前麵的餅,不知道把後麵的餅轉過來吃。

這個故事譏諷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也不能說沒有,特別是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視之為寶貝,孩子的日常生活嚴重依賴親人,造成長大以後生活自理能力極差。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就必須以自立、自強為核心,培養自我獨立精神。

自立,是美國人生活方式中最根本的觀念。其含義是相信每個個人都具有價值,都應按其本人的意願和表現來對待和衡量。這與自私自利不同,在社會實踐中,它體現了對個人獨立性、創造性、負責精神和個人尊嚴的尊重。在家庭中,孩子受到作為一個個人所應受到的尊重。孩子成年後,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有選擇的權利和自由,從而對自己的境遇,不論好壞都由自己負責,父母隻能起“谘詢作用”,不能代為安排兒女個人事宜。成年兒女一般都自立門戶,獨立生活。

日本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獅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獅子推到深穀,讓它從危險中掙紮求生,這個氣魄太大了。雖然這種作風太嚴格,然而,在這種嚴格的考驗之下,小獅子在以後的生命過程中才不會泄氣。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澗之後,它拚命地、認真地、一步步地爬起來。它自己從深穀爬起來的時候,才能體會到‘不依靠別人,憑自己的力量前進’的可貴。獅子的雄壯,便是這樣養成的。”

無獨有偶。美國石油家族的老洛克菲勒,有一次帶他的小孫子爬梯子玩,當小孫子爬到不至於摔傷的高度時,他原本扶著孫子的雙手立即鬆開了,小孫子隨即從梯子上滾了下來。這不是洛克菲勒的失手,更不是他在搞惡作劇,而是要通過這個“小挫折”讓小孫子的幼小心靈感受到:做什麼事都要靠自己,就連親爺爺的幫助有時也是靠不住的。意義可謂深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