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用分享創造正向能量(1 / 3)

第六章 用分享創造正向能量

分享是這個世界最美妙的旋律,是這個星球組成的原材料,是這個宇宙存在的基石。我們在分享中誕生,在分享中成長,在分享中死去。即便是在我們誕生前和死後,分享也一直存在著。生命本身的存在就是宇宙與我們的分享,而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分享著自己。

分享是宇宙的同一性法則,是愛的自然表達

我認為分享非常重要。分享這個詞的意思,就像一起看一棵美麗的樹,一起看一條河流,一起看見所有的水流、所有的陰影、所有的色彩。

——克裏希那穆提

我們常常在用分享這個詞,卻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分享到底是什麼?是分出我們的一部分給外界與他人,享用他人分給我們的,還是各拿出一部分一起擁有?抑或以上答案都不正確?

看上去似乎每一個答案都是正確的,可又都是片麵的,即便將它們綜合在一起看,依然是片麵的。這些答案都是我們從心智的層麵思考得出的,分享其實是一種愛的表達,是心靈的大智慧,是宇宙同一性法則的表達。

我們擁有的萬事萬物都是他人與外界分享的結果,而我們唯有通過分享,才能建立起與這個社會、這個宇宙的連接,從而獲得喜悅的感受。我們隻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無處不存在著分享。

當我們知道分享這個詞的時候,常常誤會了它。我們以為給乞丐一些錢,告訴朋友一些開心的事情,幫助困難中的陌生人就是分享,可實際上並不一定如此。很多被心智束縛的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看上去根本不是分享的,反而具備分享的意義。在一個與宇宙建立起連接的、智慧的人看來,我們能感受到的萬事萬物都是分享。一朵花的存在是在分享它的美與生命活力,一汪湖水的存在是在分享它的靈動與恬靜,一顆流星的存在是在分享它的滄桑與孤獨。分享存在於宇宙任何一個位置,我們沒有看到分享是因為心受到了束縛。

分享不是一個行為,一句話,我們無法從一個人做了什麼來判斷他是不是在分享,就像無法從一個人的外在表現看出這個人心中是不是充滿愛一樣。智慧的人的一個笑容也是分享,而為心智所束縛的人捐出全部家當也不是分享。分享也不是一個觀念,當我們帶著分享的目的去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結果一定不是分享而是占有。所有為心智束縛而存在的目的都是占有,其中那些看似分享的行為隻不過是為達到占有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他們做慈善是為了獲得聲名、地位、權力或者他人的感激,他們付出是為了得到回報,如果沒有他們期待的回報,他們就會不滿意,會憤怒或痛苦,顯示出他們為心智所驅使而產生的欲望。

分享本身就是一種愛的表達,是與宇宙保持著連接感時自然表現出的屬性。當我們感受到分享時,就能夠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無邊的仁慈和博愛,就會發現原來包括自己的一切存在都是分享。這個宇宙因為存在愛而有了分享,又因為有了分享而產生了更多的愛。

分享並不相對於自私自利而存在,不是慷慨的近義詞,它是一種更高的存在。當我們不再為自己的心智束縛時,所做的一切就如同宇宙對我們所做的一樣,都是分享。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宇宙與我們的分享

一朵花為每一個人綻放。不論人們站在花園內或花園外,對那朵花都毫無影響,它隻是自然地讓所有人都能分享它的芬芳。

——克裏希那穆提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非凡的奇跡,任何生命能夠延續到現在都是宇宙與我們分享的結果。如果沒有分享,生命根本不會誕生,如果沒有分享,生命也將無法延續。萬物的存在就是一種分享,而生命的存在則是分享的奇跡。

自然科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而且仍將存在上百億年,而生命是在最後幾億年裏產生的。如果把地球的年齡按比例濃縮成一天,那麼地球上的生命是在最後一分鍾才存在的,而人類隻存在了最後三秒鍾。而對於擁有一百五十多億年的宇宙來說,任何人的一生都短暫得可憐。如果把宇宙的年齡折換成一百年,我們的生命長度在其中甚至遠遠達不到“朝生暮死”。生命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沒有太陽分享陽光給地球、如果沒有地球分享合適的溫度、濕度及其他生長環境,生命是無法存在的。在整個宇宙為它分享了穩定存在著的空氣、食物、水之後,生命才得以延續。

同樣,生命以多樣的存在方式與宇宙分享著自己。花兒們或姹紫嫣紅或鵝黃粉綠,分享著自己的美麗,蝴蝶們用優雅的身姿分享著自己鮮活的生命,大海用遼闊壯麗分享著自己的富饒多姿,高山用挺拔的身軀分享著自己的蒼翠巍峨。

生命之間相互分享著彼此的存在,才讓這個星球變得生機盎然。遍布世界的綠色植物生產出氧氣與全世界的動物們分享,動物們則通過新陳代謝產生二氧化碳與綠色植物分享,動植物死亡後的軀體分享給微生物,微生物將它們作為食物分解後又將更多的養分留在大地中分享給植物。所有生命都共同分享著這宇宙擁有的一切,組成了我們看到的和諧而美麗的世界。

人與人之間也存在分享。從最古老的人類社會開始,人們通過共同勞動與分工合作,一起創造著勞動成果再一起分享社會,一直到現代,分工越來越細,幾乎所有工作都是很多人在一起合作與分享,一起完成的。有誰能跳出他人的分享在這個世界上獨立地活著呢?如果說愛是宇宙中一切事物存在的狀態,那麼分享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存在的行為。

分享是這個世界最美妙的旋律,是這個星球組成的原材料,是這個宇宙存在的基石。我們在分享中誕生,在分享中成長,在分享中死去。即便是在我們誕生前和死後,分享也一直存在著。生命本身的存在就是宇宙與我們的分享,而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分享著自己。

這個宇宙充滿著分享,隻是我們的心智失明了

任何時候你都有機會回想起你被愛的時刻,都有機會想象一個充滿豐盛的未來,並因此而分享靈性的豐富。

——薩娜婭?羅曼

心智讓我們失去了與他人、外界的整體感與連接感,但無論在原始社會還是在這個現代化的社會裏,我們的生命都無法脫離整體的社會而存在。雖然我們因為自身的局限讓自己始終處於群體中以換取安全,但我們的心智並不認同任何整體利益。我們與這個宇宙是割裂的,因此根本無法真正去分享。心智讓我們失明了,讓我們看不到這個宇宙充滿著分享。

大自然裏充滿著分享,每種生命都通過分享表達著愛的智慧。每當秋天來臨,大雁南飛的時候,整齊的雁群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這是它們在長期適應中所形成的最省力的團隊飛翔方式。雁群以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陣飛翔時,後一隻大雁的一翼能夠借助前一隻大雁鼓翼時產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一隻鳥不能飛得很久,如果它隻用自己的翅膀飛翔。分享共同目標和集體感的雁群可以更快、更輕易地到達它們想去的地方,就是憑借著彼此的衝勁、助力而向前飛行,同時“鼓舞”尾隨的同伴。這樣,雁群飛翔比孤雁單飛增加了70%的飛行距離。而當一隻雁即將脫離隊伍時,它馬上就會感到有股力量阻止它離開,借著前一個夥伴的“支持力”,它很快就能回到隊伍中。更重要的,當一隻野雁生病了,或是因槍擊而受傷脫隊時,另外兩隻野雁會主動脫隊跟隨它,幫助並保護它,直到它能夠再次飛翔或者死去。到那時,另外兩隻野雁才會飛走,或隨著另一隊野雁趕上它們自己的隊伍。

正是由於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相互協作,雁群才能夠越過萬水千山,回到它們的棲息地。像大雁一樣,人也是群居的動物,離開了群體,人就不能健康成長。但是我們在這幾千年的進化裏,過度地進化了心智,遺忘了自身真實的感受。我們的內在與外在都與世界割裂開來,不再接納真實的自己與真實的世界,失去了愛,失去了分享,甚至無法發現這個宇宙中無時無刻無處不存在著的分享。

人類世界通過心智方麵的努力,逐漸變得充滿著高科技,與此同時也逐漸變得“高孤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都變得越來越遠。我們享受著現代化生活方式時,認知方式、思維方式仍然同幾千年前的人類毫無區別,甚至變得更為落後。我們流行的“分享”是一種包裝著真善美的索取,隱藏著各式各樣的欲望,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分享。真正的分享在人類世界變得罕有,但與此同時,分享在宇宙中從來都沒有變少,隻是我們因為心智的蒙蔽而失明,也就無法發現真正的愛、真正的分享。

分享是與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合作

這個世界麵臨的許多問題之一就是合作。合作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合作就是一起做事,一起創造,一起感受。因為具有共同之處,才能夠自在地一起工作。

——克裏希那穆提

分享本身是一種合作,和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合作,但是我們常常並不知道什麼是合作,因此將一種錯誤的關係和模式理解成合作,當做分享。

克裏希那穆提曾說:“這個世界麵臨的許多問題之一就是合作。合作這個字眼是什麼意思?合作就是一起做事,一起建造,一起感受,因為具有共同之處,才能夠自在地一起工作。”合作是我們分享的一種途徑,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一種方法。但是,為心智所束縛的人們根本不想在一起自然地、平易地、快樂地合作,他們不得不通過各式各樣的誘導方式一起工作,譬如威脅、恐嚇、處罰或獎勵等。我們不斷地使用著這些方法,造成了人與人之間更深的分裂與更大的隔離。在一個非常嚴厲的政權體製下,我們被野蠻地強迫去共同合作,如果不合作,我們會被限製人身自由或受到精神及肉體上的懲罰;在一些看似很溫和的文明國家裏,我們則會被一些“崇高”的理念誘導去共同合作,這些理念都經過非常小心的處理,並且廣為宣傳來使我們接受。它們的真實麵目是統治剝削而不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