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2 / 2)

我們的確不能總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來決定做事情的先後次序。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按計劃做事總比毫無計劃要好得多。

蕭伯納正是因為堅持了“該先做的事情就先做”這個原則,才使自己由一個銀行出納員一步步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魯賓遜在荒島上漂流時也訂出每天的計劃,替自己安排好每一個鍾點應該做的事情。

碰到問題時,最好當場作出決定,不要猶豫不決

美國鋼鐵公司在已故霍華任董事長時,開董事會往往要花很長時間,由於在會議上要討論不少問題,然而達成的決議卻不多。所以會後每一位董事都要帶著一大堆報表回家看。那些沒有解決的問題讓大家都很憂慮。

後來,在霍華先生的建議下,董事會每次開會隻討論一個問題,在會上作出結論,不再拖延到會後。在開始討論下一個問題之前,這個問題一定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決。效果是驚人的,所有的陳年舊賬都弄清了,工作日曆上也是幹幹淨淨的。效率也十分的高,董事們再也不用把報表之類的材料帶回家看,為沒有解決的問題而擔憂了。

學會如何組織、分層負責和監督

許多人由於不懂得怎樣把責任分攤給別人而過度勞累,因為他們得事事躬身力行。因此他們總是被一些枝枝節節的小事而擾亂,使他們覺得焦慮和緊張。

要做好分工負責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用人不當會惹上更多的麻煩。然而,作為上級主管,就算知道分層負責有困難,但也要這樣做,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避免疲勞、緊張和憂慮。

幾年前約瑟夫·巴馬克博士在《心理學報》上發表了一篇報告,論述了煩悶會產生疲勞。他提到了他讓一群學生做的一連串的試驗。他說,這些實驗都是學生們不感興趣的。於是全部的學生都覺得疲倦、打瞌睡、頭痛、眼睛疲勞、容易發脾氣,甚至還有幾個覺得胃不舒服。他說,一個人感到煩悶的時候,他的身體的血壓和氧化作用真的會降低。與此相反,當一個人覺得他的工作很有趣時,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作用就會馬上加速。

心理因素會影響人的工作情緒,因此每天早上給自己打打氣,“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的思想造就的。”每個小時跟自己說一遍,你就能想勇敢而快樂的思想,讓自己得到力量,給自己平和的心態。

多和自己談些值得感謝的事情吧!如此你的腦子裏就會充滿積極向上的思想。

要讓工作變得快樂起來,首先,你的想法得正確。要

知道,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帶給你許多好處。當然,老板希望如此,因為他可以賺更多的錢。我們先不管老板要什麼。我們自己首先要清楚,自己每天清醒的時間有一半以上要花在工作上,那麼,如果你在工作上得不到快樂,在其他地方也不會找到快樂。因此,要提醒自己,對工作感興趣就能使你不再憂慮,而且很可能會給你帶來升遷和加薪。就算不能這樣,你也會減少工作中的疲勞,從而享受你工作外的閑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