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懶散比腐蝕破壞性更大(1 / 1)

懶惰是一種毒藥,它既毒害人們的肉體,也毒害人們的心靈。

懶惰是你不願意或者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活動的一種精神狀態,是人們對生活中的一些消極情緒的反應。無論是於個人還是對於一個民族而言,懶惰都是一種墮落的、具有毀滅性的東西。懶惰。懈怠從來沒有在世界曆史上留下好名聲,也永遠不會留下好名聲。懶惰是一種精神腐蝕劑,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爬過一個小山崗;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去戰勝那些完全可以戰勝的困難。

每個人都有懶惰的本性,而善於進行時間管理的人能夠克服這種大性,使自己勤奮起來。單靠勤奮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成功者無一不是勤奮的。懶惰的人在浪費時間的同時,也喪失了成功的機會。

在法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米爾·弗拉馬隆身邊曾有過一名懶惰而又貪睡的助手,由於他的失職,使弗拉馬隆對星球的觀察不止一次地遭到失敗。有一次,這個助手又睡得錯過了每天一次的夜間星球觀察。弗拉馬隆實在忍耐不住了,便生氣地對他說:“又錯過機會了!就在你睡覺的這段時間裏,這顆星已經‘跑’了幾億公裏了……現在你給我到草垛裏找針去吧……”

據說血液循環的發現者哈維一生中共有121次休假,卻沒有真正休過一次,其中前61次用來做了實驗,後60次用來搞研究。達爾文也說過:“我相信我沒有偷過半小時的懶。”

真正的幸福和成功決不會光顧那些精神麻木、四體不勤的人們,幸福和成功隻存在於辛勤的勞動和晶瑩的汗水中。懶惰,隻有懶惰才會使人們精神沮喪、萬念俱灰;勞動,也隻有勞動才能創造生活,給人們帶來幸福和歡樂。任何人隻要勞動,就必然要耗費體力和腦力,勞動也可能會使人們精疲力竭,但它絕對不會像懶惰一樣使人精神空虛、精神沮喪。

那些遊手好閑、不肯吃苦耐勞的人總是有各種漂亮的借口,他們不願意好好地工作、勞動,卻常常會想出各種主意和理由來為自己辯解。一心想擁有某種東西,卻害怕或不敢或不願意付出相應的勞動,這是懦夫的表現。無論多麼美好的東西,人們隻有付出相應的勞動和汗水,才能懂得這美好的東西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們才能從這種“擁有”中享受到快樂和幸福,這是一條萬古不變的真理。

如果你有懶惰的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安排你的日程,及早地擺脫這一習慣吧,否則你就會變成一個十足的懶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