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以高度的自律完善自身(3)(3 / 3)

高峰體驗的一個方麵是完全沒有畏懼、焦慮、壓抑、防禦和控製,拋棄了克製、阻止和管束,盡管這是暫時的。崩潰和消亡的畏懼,被“本能”壓倒的畏懼,死亡和精神錯亂的畏懼,以及害怕產生放縱性愉快情緒等等,暫時都傾向於消失或中止了。這就更大地解放了被畏懼弄得不正常的知覺了。

這一點可能被看作是純粹的滿足,純粹的表現,純粹的得意洋洋和快樂。但是,因為它“到底”了,所以它體現了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的熔合。因此,這仍然是在心理機能的高級水平上解決普通二歧式概念的又一實例。

因此,在共同具備這種體驗的人那裏,可以預期某種“滲透性”,一種對無意識的靠攏和開放,一種對無意識的相對的無畏懼。

在這些各式各樣的高峰體驗中,我們已經看到,人傾向於成為更一體化、更個體化、更自發、更表現、更安詳、更勇敢、更強有力,等等。

但是,這些全都是類似的,或者幾乎是一樣的。在這裏似乎是一種內部和外部的、動態的平行性或同型性。換個方式說,這個人感知到了世界的本質存在,這樣,他也就同時更接近了他自己的存在(他自己的完善,更完善地成為他自己)。這個相互作用的後果看來在兩個方向上。不過由於某些原因,卻使他更接近了他自己的存在或完成,因此,也使他更容易看到世界的存在價值。由於他變得更統一了,他也更有可能看到世界更多的統一性。由於他懂得存在性歡樂,因此使他更能看到世界的存在性歡樂。由於他變得更強大了,因此,他更能看到世界的強大力量。這個造成了那個的更大可能性,正如壓抑使世界顯得更不好一樣,反之則亦然。他和世界變得更相像了,因為二者都在向著盡善盡美運動,或者說,二者都在向著失去盡善盡美的方向運動。

也許,這就是愛者熔合所表示的部分意思。在宇宙的體驗中,與宇宙相稱的一個人,感到成了這個統一體要素的一個人,以巨大的哲學洞察力進行感知。也有一些(不充分)有關的資料指出,一些形容“優秀繪畫”結構的性質也能用來描繪優秀的人,如存在價值的整體性、獨特性、生氣勃勃等等。顯然,這是可以檢驗的。

處理無意識和潛意識之外的現實世界是二級過程的任務。邏輯、科學、常識、良好順應、文化適應、責任心、規則、理性主義等,全都是二級過程的方法。原初過程最初是在神經病和精神病患者身上,隨後是在兒童身上,隻有在健康的人身上才發現。在夢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無意識活動的規律。欲望和畏懼是弗洛伊德機製的原動力。順應良好的、負責的、有常識的人,在現實世界上生活很好的人,他們做到這些,通常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返回他們反對、否定和壓抑他們的無意識和潛意識上去。

我們必須麵對自我實現被測試者的實際情況。因為他們既是非常成熟的,同時又是很孩子氣的。我們稱它為“健康的兒童性”或“第二次天真”。自我心理學家的“複歸到自我的幫助”,不僅在健康人身上發現了,而且最後被認為是心理健康的必需品。愛也已經被認為是複歸(即不能倒退的人就不可能愛)。最後,分析學家讚成靈感和重大的(基本的)創造部分地出自無意識,即一種健康的倒退(複歸人一種暫時離開現實世界的向後轉。)

在這裏我們所描述的東西可以看作是一種自我、超自我和自我理想的熔合,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的熔合,原初過程和二級過程的熔合,一種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的綜合,一種在最高成熟性幫助下無畏懼的健康的倒退,一種在所有水平上個人的真正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