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璨帶給我們的啟示:

1.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明白這一點,我們的道路走起來就輕鬆了很多。

2.勇敢是成功人士必備的品質,所謂勇敢不是你敢不敢做,而是在經曆磨難後,敢不敢重新站起來,從頭開始。

張璨個人檔案:

張璨,女,1965年7月26日出生,漢族,北京人。

1982年考入北大,但是被取消學籍。

1986年7月參加工作。

1992年,張璨與丈夫注冊成立“達因公司”

1997年,張璨重返北京大學就讀國際金融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4年,達因公司成為美國康柏公司中國總代理,向國內客戶提供10萬台康柏電腦。

1996年,達因集團顯示器生產廠建立,每年出品達1億美元。

百事可樂女掌門英德拉·諾伊:

給百事加了點女人味

這是全球範圍內唯一可以和可口可樂抗衡的巨頭企業,這個商業巨頭的CEO是一位不愛紅裝愛武裝女子。她,就是百事可樂首位女掌門英德拉·諾伊。這位在印度出生的女性用特有的東方智慧造就了驚人的美國傳奇,被《福布斯》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就做你自己

父親是一位銀行家,母親是全職家庭主婦,諾伊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印度中產家庭。因為父親的緣故,她是在一個要求極其嚴格的環境中長大的,最常被告誡的就是:“如果考試拿不到滿分,那就意味著你失敗了。”18歲的諾伊從馬德拉斯教會大學畢業,20歲在印度管理學院獲得MBA學位,三年後去了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公關和管理的碩士學位。在耶魯的歲月,諾伊過得十分拮據,快要畢業尋找工作仍舊如此。

那是在一個夏天,為了第一次麵試,她想把自己打扮一下,像其他人一樣穿西裝。她花50美元從廉價商店買了一套不合身的西式套裝,再穿上她自己的鮮豔的橘色靴子。她頗為幽默地回憶說,這一“徹頭徹尾的土包子扮相”引得麵試官們“不約而同地倒吸一口冷氣”。然後她隻好哭著求助職業發展顧問,顧問建議她在下次麵試時穿印度紗麗:“假如他們不能接受穿紗麗的你,那是他們的損失。”諾伊聽從了建議,她成功了,她穿著紗麗在一個非常著名的管理谘詢公司獲得了一個職位。

在接下來的每個夏天裏,諾伊都穿著紗麗去上班、開會、接受采訪,她說:“這非常好,永遠不必隱藏你的出身……做你自己。”從耶魯大學畢業後,諾伊先後在波士頓谘詢公司計劃戰略部、摩托羅拉和ABB等著名企業任職。“不要改變自己,要做一個真實的自己。”這一點很重要。從那以後,日漸自信的諾伊憑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勇於冒險的精神和鐵腕的領導風格,開始在強手如林的美國企業界嶄露頭角。

做人要有憂患意識

中國幾百多年前的智慧法則就明白地告訴我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大家耳熟能詳,但是未必能時刻用這種心態來審時度勢。實際上做長遠的打算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生活上,還是事業上。你應該知道你明天要朝哪個方向走,也應該明白你的事業要做什麼樣的調整才能處於主動地位。這樣的法則在百事的管理上得到了體現。

百事原本由兩大品牌組成:一個是百事可樂軟性飲料,另一個是樂事係列的鹹口味零食。但到20世紀末,百事認識到市場健康意識抬頭,而這兩個旗艦品牌的產品取向完全與市場未來背道而馳。為迎合市場需求,百事開始進行改革。百事決定至少半數以上的創新和行銷投資,必須用在健康產品上。2003年,百事公司創建了百事國際,後者目前的收入額已經占百事公司總收入的35%。百事的管理者顯然深諳此道,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而是清醒地看到自己所處的環境,並且及時作出調整。

現在全世界的人愈來愈關注健康問題,拒絕垃圾食品和沒什麼營養的快餐。百事早早做好了應對的準備,沒有讓自己處於下風,而是掌握了主動權。

“努力,就像狗見到骨頭一樣。”諾伊形容自己麵對問題時一定鍥而不舍,就像狗咬住骨頭絕不鬆口一樣。在耶魯大學留學期間,她兼職做接待員,由每天午夜工作至清晨五時,賺取微薄的錢貼補生活。工作後,如果上級在清晨四時傳電子郵件給她,絕對會在四時零一分就收到她的回信。

不過被稱為“冒險家”和“商界鐵娘子”的諾伊,似乎並不太欣賞人們對自己的這類稱呼。熟悉諾伊的人也說,她其實並不隻有雷厲風行的一麵。諾伊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兩個女兒都已成年。她自己是一名電吉他愛好者,也喜歡唱歌。

“我當初來美國時,身無分文,窮得要命。每逢月底,口袋裏隻剩下2美元。如果突然有一個月的月底,在口袋裏找到5美元的話,我便猜想自己一定死了,上了天堂!”諾伊充滿傳奇色彩的奮鬥故事,令她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典範。成功的模式有很多種,諾伊將自己的成功歸結為三大要素:家庭、朋友、努力。

家庭+朋友+努力=成功,這似乎是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然而這幾個看似簡單的詞語,很少有人能做到盡善盡美。也許,是忽略了堅持。做一件成功的事情其實並不難,難的是保持一種成功的狀態。家庭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有了家人的鼓勵在外麵拚搏的人才會心裏踏實;朋友是我們事業上的得力助手、生活中的心理醫生,是能敞開心扉好好對話的人。在這三個因素中,自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即便有了好的家庭和一些愛自己的朋友,而自己不努力,最多也隻能像朵溫室裏的花,經不起什麼風雨。努力奮鬥吧,用心經營你的家庭,真心愛惜你的朋友,你就能獲得成功!

英德拉·諾伊帶給我們的啟示:

1.就做你自己,樹立自己的招牌形象,要相信那句話:世界很美,因為有花、有你。

2.所謂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標準,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一個有家庭、有朋友、有事業的人應該算是成功的人。

英德拉·諾伊個人檔案:

1955年10月,出生於印度

1980年,從耶魯大學商學院畢業,先後任職於強生、波士頓谘詢、摩托羅拉及ABB公司。

1994年,加入百事公司。在其建言下,百事公司於1997年10月將必勝客、肯德基和TacoBell從公司分離並獨立為一家上市公司,即百勝全球公司。

2001年,被提升為百事公司總裁兼CFO。

2006年8月14日,百事公司CEO史蒂芬·雷蒙德正式任命諾伊為其繼任者,10月1日起生效。同年,諾伊名列《財富》美國商界女強人50強榜首、《華爾街日報》“全球最值得關注的50位商界女性”第2名、“福布斯權力女性榜”第28位。

2007年5月2日,接替雷蒙德成為百事公司董事會主席。

eBay首席執行官梅格·惠特曼:

喜歡贏的人總是努力贏

她有鋼鐵般的意誌,在巨大的困難和壓力麵前總是勇往直前;她擅長管理而又不失決斷力,在關鍵時刻總能力挽狂瀾;她敢於站在時代浪尖上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最終成長為世界經濟舞台上的女性領袖人物。她不僅把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私營網絡公司發展成為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而且使這家以網上拍賣為主業的“虛擬”公司成為網絡世界的一個奇跡,創造了網絡時代的全新商業模式。她就是這樣與眾不同,她就是這樣卓爾不群,她就是這樣富有魅力……她是誰?她就是eBay總裁兼CEO——梅格·惠特曼。

她,總是想贏

“梅格·惠特曼小時候起就像發電機一樣停不下來,她總是想贏。”這是母親在評價惠特曼的時候說的話。盡管有時候她表現得好像無所謂,但事實上她有著永不服輸的好勝心。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她以及她領導的eBay,已經成為互聯網世界的最大贏家。

1992年,梅格·惠特曼的丈夫格林菲斯到位於波士頓的馬塞諸塞州中心醫院工作,她夫唱婦隨地回到了波士頓,擔任了鞋業公司StrideRite的總裁,不但推出了極為成功的Munchkin嬰兒鞋係列,更革新了StrideRite的品牌與零售店定位。1995~1997年期間,惠特曼是全球最大花卉產品公司FTD的總裁兼CEO,在任期間成功地將公司從原先由各花商聯合組成的協會性質,轉變為營利的私人企業。此後,她加盟Hasbro,任學前兒童部的總經理,負責全球知名孩童玩具品牌孩之寶和土豆先生的全球管理與行銷。在任期間,她重整了整個學前兒童部的組織,公司贏利也因而增長。

然而,她從不停止對自己的挑戰。如果一直在這家知名玩具公司當高管,她的人生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麼豐富、這麼輝煌。她贏了很多次,每贏一次就會找一個更有挑戰性的公司。這次,她看中了易趣。

1997年11月,她接到了矽穀獵頭公司的召喚。起先惠特曼對隻有19名雇員的eBay並沒有什麼興趣,後來她發現,這一網站的經營策略幾乎就是為互聯網度身定製的。eBay僅是一個交易市場,自己既沒有商品,也沒有庫存,銷售的隻是信息,並在用戶每次交易成功時收取傭金。惠特曼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毅然離開Hasbro,並於1998年加盟eBay。4個月後,惠特曼幫助該公司成功上市。

似乎沒有人不想贏,隻是表達的方式不同。有的人把野心寫在臉上,仿佛要告訴所有人,我要贏;而有的人把野心放在心底,默不作聲,暗自積聚力量去贏一場戰爭。無論如何,隻要你想贏,請像梅格·惠特曼一樣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