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成功是個奮鬥的過程(2)(2 / 2)

往下,我們就以數字為主看一下金田公司的路標。

1988年年底,金田公司淨資產由220萬元增加到687萬元,盈利545萬元。

1989年2月28日,金田股票作為深圳“老五家”之一公開發行,452萬元的金田股票供不應求,又增發70萬元。當年公司淨資產增加到1711萬元,利潤611萬元。

1990年,金田公司以貿易出口1717萬美元的實績,跨進“全國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

行列:全年實現利潤1160萬元,比上年增長113%。

1991年,金田公司拓展房地產開發,進軍歐洲和北美市場,以出口總額4120萬美元再次名列“全國進出口額最大的500企業”;公司全年利潤3610萬元,比上年增長211%。

1992年,金田公司實施麵向全國沿海的“半月形開發計劃”,資產總額1018億元,為深圳市綜合實力最強企業集團第25位;實現利潤7415萬元,增長105%。

1993年4月,公司向境外發行金田股票3800萬股,全年實現利潤13042萬元,增長749%。金田房地產公司躋身“中國房地產效益百強”第23位。

1994年,金田公司總資產達到248億元,利潤總額14236萬元,在“中國上市公司實力百強企業”中名列第47位。

金田公司創業13年,國家股現在為852萬多股,相當於開辦費的1700多倍。股份製改造7年,總資產增長1127倍。

經過十幾年闖深圳的風風雨雨,從一個打工者到一個大型跨國企業的董事長,黃漢清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1995年4月初,在新加坡的“麵對21世紀的中國企業”國際研討會上,一位中青年男子走上講壇,他的語調平靜而又自信:“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金田公司的迅猛成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金田公司的今天,也沒有我黃漢清的今天。”

到今,金田公司又走過了五六個年頭,在新的世紀裏,我們聽說金田又有了新的更大的發展。黃漢清仍在攀登著他人生的一個一個高峰。

6從坎坷走進陽光

我們經常提到的是“命運”這個詞,那麼,什麼是命運呢?其實,命運就是我們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各種遭遇。人的命運一帆風順的很少,可以說,每個人的生命曆程都是曲折的,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所以,隻要我們懂得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被任何困難所擊垮,當然,我們更不會因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因為,挫折也好,成功也就,它們都隻是一種過程。

他,是一個在貧困中長大的苦孩子,他的人生格言是“我希望別人走在我的前邊,但我不能忍受落在後邊。”

蘇英奇的家鄉是遼寧省開元縣的慶雲堡,他出生在那裏的一個農民家庭。打出世以來就沒過上幾天富裕的日子,嚼著苦澀的野菜來品味人生的苦孩子,在生命中有著強烈的奮鬥欲望和征服性格,這一點要比從小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孩子更顯突出。

蘇英奇來到人世不久,幾乎還沒記住父親的音容笑貌,他就因病去世了。父親撒手人寰,脫離了人間的苦水,但是卻把痛苦重重壓在了活著的人身上。

蘇英奇六歲那年,母親改嫁了,小英奇哭喊著:“娘,娘……”那真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時刻。十二歲的姐姐把年紀幼小的弟弟摟在懷裏,倆人哭作一團,這倆孩子,好命苦啊!

從此之後,在那坎坎坷坷、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潺潺流淌的小溪旁,無論是上學、打柴、挖野菜,姐弟倆都是相依為伴、相依為命。

1956年,小英奇已經15歲了,長得虎虎生氣。

姐姐已經到了該出嫁的年齡。於是,常見村子裏的老奶奶大嬸子小嫂子來找姐姐,說要給她找個婆家,可是姐姐總是憐愛地看著尚未長大成人的弟弟說:

“再等等吧,等弟弟再大些吧!”

懂事的小英奇眼睛濕了。

為了不再耽誤姐姐,一個冬天的夜晚,他默默告別了姐姐,下決心自己去闖世界。

姐姐賣了家裏的一部分口糧,給弟弟做盤纏。

蘇英奇先到了撫順,然後又去了遙遠的大興安嶺,想方設法,終於在伊春市翠巒林業局當上了臨時工。

從苦難中長大的孩子,老實、頑強、勤勞。別人三天幹完的活兒,他一天就幹完。有時累得連走路的勁都沒了,他也要超額去完成任務。他為人寬厚、樂於助人,他用真摯的情感與拚命的勞動,贏得了命運的機遇。

1957年,他被破格錄用為正式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