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戰勝懦弱:張揚真我本色(1 / 3)

1懦弱,人性中剛強的“腐蝕劑”

人無剛不立,一個人要立身存命於世,就不可缺少剛強。而懦弱,都是人性中剛強的“腐蝕劑”。懦弱就是人們對某種事物或特定對象的膽小、畏縮。懦弱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普遍。這是因為,我們作為一名社會成員,不僅會因為生活中正麵的直接威脅而感到懦弱,而且還會因為一些潛在的、並不一定成為事實的威脅而感到懦弱。這些潛在的威脅來自生活的各個方麵,比如失業、婚姻破裂、健康不佳等等。

懦弱大多是由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引起的;凡是無法預計、解釋和理解的事物都容易使人懦弱,這也正是兒童懼怕黑暗和陌生人的原因。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難免要碰到一些無法預測、無法避免、無法理解和解釋的事物。如果這些未知事物具有較大的危險性,那麼就會引發人們深深的恐懼。

懦弱性格的形成,一方麵與遺傳因素有關。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容易產生懦弱心理的成年人中有40%與遺傳因素有關。

另一方麵,懦弱是環境和教育作用的結果,例如有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父母在社交上是積極的,並在大眾麵前經常露麵,他們的孩子則傾向於較少懦弱;另外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如果經常受到懲罰,且做出成績時得不到及時的獎勵,這種孩子也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

懦弱的另一個原因是依賴和不自信。依賴性大的人喜歡替別人著想,他不是因為害怕而順從,而是為了討人喜歡。他認為自己是在主動地順從,是樂於助人,是樂於看到別人需要自己。由於過分替別人著想,難免忽視了自己的利益和愛好。著名的心理學家奧威爾在說到懦弱的來源時說:“懦弱來源於不自信,深深的不自信。”懦弱的人隻能庸庸碌碌,忍辱負重地生活著,不敢抱怨,不敢抬頭做人。

懦弱的人為人處世處處陪著小心,遠離是非之地,生怕惹火燒身。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想保住自己既得的現實利益,這些利益包括自尊、權力、地位、財富等等。為了保住這點既得利益,懦弱者常常又表現出驚人的冷漠,他們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明哲保身,對惡勢力不聞不問,更不敢與之做鬥爭。冷漠的人可以對別人的生命流於疏忽,貌似保護了自己的生命,其實他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部分生命。這就是說,懦弱的人即使發現自己或他人利益受到侵害時,也隻會抱殘守缺,而不敢奮起反抗,於是不管對方如何侵犯自己,依然堅持忍受。這樣勢必造成侵害者得寸進尺,變本加厲,有恃無恐。在侵害者看來,懦弱的人隻會忍受屈辱,不會奮起反抗,所以自己不必付出什麼代價。

2懦弱者的表現形式

(1)懦弱者胸無大誌,目光短淺,凡事唯唯諾諾,見難就退,見危就避,凡事都過分小心個性懦弱的人,他們無論說話、做事,還是待人接物都顯得謹小慎微,縮頭縮腦,卑躬屈膝,總是怕做錯什麼,生怕樹葉掉下來打著自己的頭,不敢越雷池半步。由於過分擔心害怕,所以做起事來猶猶豫豫,效率特別低。對他們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盡量少做事,或者不做事。

再者,他們還意誌薄弱、缺乏敢作敢當的勇氣,遇到突發事件就會驚惶失措。他們信不過自己,也信不過別人。他們不敢冒風險,不敢去和一切艱難困苦、邪惡勢力做鬥爭。不僅做事缺乏勇氣,而且毫無決斷力,隻會一味承認自己低劣、錯誤、過失或失敗,並懺悔、自責、貶低,甚至摧殘自己。

(2)懦弱者對熟悉的事物和環境比較得心應手;但對於不熟悉的、未知的環境,顯得過分慎重,不願出頭露麵懦弱的人缺乏創造力和冒險精神,凡是遇到新計劃、新挑戰,總會搬出各種理由來推遲實行,覺得這樣會減少風險,其實無形中就失去了很多成功的機會,因此,事業上往往無所作為,平平庸庸。

實際上人生就是挑戰,社會就是一個大運動場。在這裏,強者勝,劣者汰;強者拚搏,弱者奮起。人人麵臨著挑戰,同時也體驗著挑戰。隻有不畏強手,勇敢地迎上去,接受新的挑戰,才能出奇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