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同時機的投資技巧
新股上市後的投資技巧
當股份公司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時稱為新股上市。對新股投資,重點是要從大勢、個股和市場表現這三個方麵把握機會。
從大勢上看,如果大盤處於大幅下跌的市道中,絕大多數個股的走勢都將受到影響,真正逆大勢而為的股票畢竟是少數。如2001年年初發行的很多新股,後來有很多跌得麵目全非,主力和投資者都深套其中。如果大盤處於小幅上揚或小幅震蕩的走勢,新股炒作的機會會比較大,也可能形成新股上漲和大盤上漲的互動效應,甚至出現次新股成為大盤風向標的局麵。目前的股指雖然遭遇一時的調整走勢,但整體形勢依然趨強,這時十分有利於新股的炒作。
對新股的基本麵因素要關注,市場資金是很容易“喜新厭舊”的,特別是在後續新股不斷上市的時候,新股很快就會變成舊股。通過分析曆史行情可以看出,能夠在上市後得到充分炒作的新股不僅僅憑借“新”,更重要的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種概念有關,如2001年年初的煙台萬華的MDI概念。這一點要求投資者對新股所在的行業和其基本麵有較多的了解,能較恰當地和市場中其他類似的股票進行比價,這樣才能對打算介入的新股較有把握。
新股上市後的市場表現也是投資時重點參考的依據。就技術麵而言,投資者應重點關注首日換手率。如果新股上市當日的換手率適中,買賣較活躍,預示著有資金介入,後市可重點關注;如果換手率過低,說明多空雙方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後市行情仍將有反複。投資者還要關注盤口的價量配合情況,在分時走勢圖上,價升量增、價減量跌的形態最為理想,可以重點關注。
在具體操作中,投資者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價格形態看走勢
新股上市首日的價格走勢常見以下形態:高開低走,多為出貨行情,不宜介入;高開平走,多形成震蕩出貨行情,早期可用少量資金低吸高拋做超短線;低開高走、平開高走或偏高開高走,後市常有一段較好行情(以新股的理論市價為平開標準,低於此價為低開,高於此價約30%為高開)。
2從開盤成交量看走勢
新股開盤成交量的大小是觀察二級市場主力是否介入的最早信號。經驗表明,開盤競價成交量達到上市新股流通總股本的5%以上,並且開盤價偏高時,可認為有主力參與接盤,後市看好;新股開盤價並不低,但開盤成交量明顯偏小,則為一級市場持股人嚴重惜售,如果新股為中小盤股,很可能有主力在其中操盤,後市同樣值得看好。
3關注上市首日換手率大小
一般來講,在開盤後前30分鍾,換手率能夠達到40%左右,同時相對價位並不過分高,就可以考慮在股價回落時適當介入。特別是出現大筆成交量買入的跡象時,更可以大膽介入。
4把握賣出的時機
首日大資金進行建倉之後,一般會有一個震蕩洗盤的過程,隻要市場處於平穩的態勢,震蕩的幅度並不會太大,投資者都可以繼續持有。但是若股價沒有出現震蕩而是繼續衝高,則主力可能以短炒為主,應盡早離場。
5由於基金等機構的持股一般有幾個月的鎖定期,在鎖定期內股價一般能保持強勢。投資者如果以投機心態介入,一定要在鎖定期內先行拋售。
漲升初期的投資技巧
上漲行情根據股市的運行規律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漲升初期;回調確認期;主升浪期;上漲末期。在上漲行情的每一階段,相應的投資策略是各不相同的。
在股市的漲升初期,行情處於剛剛擺脫黎明前的黑暗,正在步入“曙光”來臨的時刻,市場已經呈現出那一抹日出前的橘紅色,因此,漲升初期的行情往往被稱為“曙光”行情。這時的投資者大多已經虧損累累,對股市陷入絕望之中,但恰恰在大多數投資者不敢抄底和言底時,大盤卻真正見底並露出一縷曙光。在“曙光”行情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需要重點考慮的是:在控製風險的前提下,積極調整心態,研究適應市場新環境的投資策略。
對於倉位較重,已經被深度套牢的投資者,此時不能因為急於扭虧為盈,而采取增加短線操作次數或隨意借錢攤平成本等不理智的操作手法,也不能以一種不聞不問的態度等待股市上漲而坐享其成。“曙光”行情中倉重的投資者重點是要冷靜分析自己的投資組合,並細致認真地研究市場趨勢變化,選擇時機適當調整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對於未來缺乏炒作題材和空間的個股,無論是否被深套,該舍棄的就要堅決舍棄;對於既有投資價值,又有投機價值的個股,要有耐心堅持長期捂股;對於將來不可能演化為主流品種的個股,要擇機換股,增加自己在未來行情中的獲勝概率。
對於半倉的投資者,此時所處位置比較主動,無論大盤後市漲跌都可以應對自如,大盤如果突然發力上衝,他們手中有半倉持股,不怕踏空;如果大盤向下強勢整理,他們手中有資金,可以逢低買入。這類投資者在“曙光”行情中一定要跟隨趨勢的發展方向,分別采取中線波段操作技巧和短線滾動操作技巧,依據市場本身的震蕩節奏,不斷地獲取短線利潤,降低持倉成本,最大限度地贏取上升行情中的豐厚利潤。
對於輕倉或空倉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在“曙光”行情中有許多功課要做:研究未來股市中有可能演化為主流板塊和龍頭個股的品種;合理分配資金,選擇戰略性投入的最佳時機。這類投資者的生存之道關鍵在於不要急切地盲目追漲,特別是在市場整體趨勢剛剛產生扭轉時,如果沒有目標地急於追漲,一旦大盤轉入強勢整理,則很容易被套。在大盤確認向上突破時,這類投資者可以合理地、有選擇地加重自己的倉位,增加持股比例。但是,從控製風險和穩定心態的角度出發,不宜滿倉操作。
主升浪行情的投資技巧
主升浪行情是指一輪行情中漲幅最大,上升的持續時間最長的行情,主升浪比較類似於波浪理論中的第三浪。主升浪行情往往是伴隨著牛市行情迅速展開,它是股市中投資者的主要獲利階段,絕對不可以錯失。
1主升浪行情的研判
投資者如何研判行情是否屬於主升浪,這需要從主升浪行情的一些技術特征角度進行研判:
(1)主升浪行情啟動時,多空指數BBI指標呈現金叉特征。BBI將由下向上突破EBBI指標。判斷上穿有效性的標準要看BBI是從遠低於EBBI的位置有力上穿的,還是BBI逐漸走高後與EBBI黏合過程中偶然高於EBBI的,如是後者上穿無效。需要指出的是EBBI的計算方法與BBI相同,但參數要分別設置為6日、18日、54日和162日。
(2)主升浪行情中的移動平均線呈現出多頭排列。需要注意的是移動平均線的參數需要重新設置,分別設置為3日、7日、21日和54日,這些移動平均線與普通軟件上常見的平均線相比,有更好的反應靈敏性和趨勢確認性。而且,由於使用的人少,不容易被莊家用於騙線。
(3)在主升浪行情中,MACD指標具有明顯的強勢特征,DIFF線始終處於DEA之上,兩條線常常以類似平行狀態上升,即使大盤出現強勢調整,DIFF也不會有效擊穿DEA指標線。同時,MACD指標的紅色柱狀線也處於不斷遞增情形中。這時,可以確認主升浪行情正在迅速啟動。
(4)主升浪行情中,隨機指標KDJ會反複高位鈍化。一般在平衡市或下跌趨勢中,隨機指標隻要進入超買區,投資者就需要注意及時賣出,一旦隨機指標出現高位鈍化,就標誌著大盤見頂。但是在進入主升浪行情中時,隨機指標的應用原則恰恰相反,當隨機指標反複高位鈍化時,反而說明大盤正在保持強勢。
2主升浪行情中選股的方法
投資主升浪行情,關鍵是選股,也就是要確認個股是否有繼續上漲的動力。個股的持續上漲動力,來自於各種市場客觀條件的支撐。具體而言,在主升浪行情中,宜選擇以下幾種類型的個股:
(1)有價值優勢支持的個股。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係很重要,如果個股的股價嚴重背離其價值,則股價的上漲將缺乏價值的支撐。目前滬深股市中仍有不少個股市盈率處於相對合理水平,值得投資者的參與。
(2)有業績增長支持的個股。目前處於年報披露高峰期,一些業績優良、有良好分配方案的股票 ,不斷受到主流資金的追捧和炒作,這類股票具有更好的上漲動力。
(3)有市場熱點支持的個股。熱點的深化炒作,往往是個股得以持續性上漲的原動力。對於個股是否處於市場熱點的中心,有兩種研判方法:一是看該股是否屬於市場熱門的板塊,二是觀察漲幅榜、成交量等榜上有沒有大量與該股同屬於一個板塊的個股。
(4)有增量資金支持的個股。股價的上漲,歸根結底離不開資金的推動,增量資金介入的踴躍程度,是對股價最有力的支持。對於增量資金的研判,不能僅僅局限於觀察成交量的大小,更關鍵的是要研判增量資金的性質,有時候即使個股成交量突然劇烈增長,但如果資金隻是屬於短線流動性強的投機資金的話,那麼,行情往往並不能持久。因此,投資者必須對增量資金的四個方麵進行綜合分析,這四個方麵包括:資金的規模與實力、資金的運作模式、資金的運作水平、資金的市場敏銳程度。
3主升浪行情中的追漲方法
目前大盤已經進入主升浪行情中,由於主升浪行情屬於絕對不可以踏空的行情。股市中對於不能踏空行情的投資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行情尚沒有啟動的階段中低買;另一種方式就是追漲。
在目前的行情中,極少有低買的機會了,那麼最適宜的投資方式是追漲。在大多數市場條件下,不追漲是一種穩妥的投資方法。但是,在主升浪行情中,不追漲反而成為僵化的投資思維。在主升浪行情中,許多投資者常常抱怨自己選中的股票已經漲高了,所以,不願追高買入。可是曆年來的強勢行情中都存在一種長期有效的規律,那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主升浪行情中越是投資者不敢買進的強勢股,走勢越強;越是投資者敢於買進的弱勢股,越是難以表現出像樣的行情。
因此,當進入主升浪行情後,投資者需要采用追漲的操作方式。追漲操作必須要製訂周密的投資計劃,並且采用適宜的投資技巧:
(1)追漲的操作方式。投資者在主升浪行情中實施買入操作時需要轉變思維,不能再完全拘泥於業績、成長性、市盈率等進行投資了,而是要結合上漲的趨勢來選股。具體來說,就是要選擇更有贏利機會的個股。
(2)追漲的資金管理。即使看好後市行情,投資者也不適宜采用滿倉追漲的方法,穩健的方法是:投資者可以用半倉追漲,另外半倉根據行情的波動規律,適當地高拋低吸做差價。由於手中已經有半倉籌碼,投資者可以變相地實施T+0操作,在控製倉位的同時,以滾動操作的方式獲取最大化的利潤。
(3)追漲的贏利目標。追漲的過程中需要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設定贏利目標,設置目標時要考慮到市場的具體環境特征,從市場的實際出發,洞察行情的根本性質,大致分清行情的類型,研判行情的上漲攻擊力,並根據這些因素最終確定贏利目標。到達贏利目標位時,要堅決止盈,這是克服貪心和控製過度追漲的重要手段。
4追漲的風險控製
由於追漲操作相對風險較大,所以對風險的控製尤為重要,一旦大勢出現反複或個股出現滯漲,要保證能立即全身而退。這需要投資者掌握三種投資原則:
(1)在追漲操作前製訂的投資計劃中,止損位的設置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2)在追漲操作時,要對行情和個股的可持續漲升動力進行評估,據此測算風險收益比,當風險大於收益時,要立即停止操作。
(3)在追漲操作後,要嚴格執行投資計劃中的各個操作環節,特別是其中的止贏和止損操作計劃。
牛皮偏軟行情的投資技巧
“牛皮偏軟行情”是一種股價在盤整中逐漸下沉的低迷市道,即通常所說的平衡市。處於“牛皮偏軟行情”中的市場既不可能持續下跌,也不可能持續上漲,隻能是反複震蕩。一般相伴的成交量都很小,因此,“逢低吸納、逢高派發”也就成為在平衡市中最基本的操作原則。對於炒家來說,出現這種市況期間是招兵買馬、整頓旗鼓的大好時機。也就是說,在股價偏軟、交投清淡的時候,不宜太迷戀市場,而應當趁此機會做一些細致的研究工作,包括對各個上市公司的調查和比較,對宏觀經濟情況的分析以及對一段較長的時間以來大市所走過的曆程的詳細的圖表分析。通過這些在作戰間隙的研究工作,可以使自己比較清楚地了解到大市所處階段以及發現一些潛質好的上市股票,以便下一個機會到來時能準確地抓住戰機。
那麼,假如當市場進入牛皮偏軟狀態時,投資者還沒有來得及從市場上脫身,該如何處理日常的操作呢?
這要分幾種不同的情況來對待:
1牛皮偏軟狀態出現在低價區時
在低價區出現牛皮偏軟行情是大額投資者可以趁機吸納的大好時機。因此,在此期間斬倉操作是不明智的。較好的做法是每次見低時分批次地少量吸納,見高不追,也就是說可以當成短線來做,如短線因無出貨機會而被暫時套住則可越跌越買。吸納的對象宜以優質股為主,手中如還有長期被套的投機股也最好將其換成一線優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