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幸福源於選擇快樂(2)(2 / 3)

隻為今天,我要心中毫無懼怕。尤其是,我不要怕快樂,我要去欣賞美的一切,去愛,去相信我愛的那些人會愛我。

記住:“有了快樂的思想和行為,你就能感到快樂。”

5正確地使用金錢也可以為你帶來幸福

人類的煩惱大多與金錢有關。

令多數人感到煩惱的,並不是沒有錢,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錢。幸福就這樣與他們擦肩而過。

金錢能否給我們帶來幸福,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處置、看待金錢。現代社會是一個經濟社會,如果沒有錢,享受生活便無從談起,而一旦有錢你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去盡情享受生活賜給你的幸福。這就是財富帶給你的幸福。

但並不是說財富、金錢是萬能的,什麼都能買得到,真正的愛情、友情之類是無法用金錢來買賣的。但金錢又的確是多能的,即使愛情、友情之類的東西,如果完全沒有金錢所代表的物質基礎來做支撐,也未必能給你帶來長久的幸福。隻有當你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統率、支配財富和金錢時,幸福感才會油然遍布你的全身。

喬·路易曾經說過:“我並不喜歡錢,不過它能使我的神經得到平靜。”富有可以使你從無家庭日常開支之慮,也不必有個缺應酬招待親朋好友的鈔票之憂,“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家庭窘狀自然會幹擾你的心境,而諸事順遂時,家庭之中自然就充滿著和美甜蜜的氣氛。有錢的感覺真好,當你的支票簿上隨時都有一大筆錢使你能從容應付所需的一切生活開支,這就意味著你有權享受安適、恬靜、無憂無慮的生活。

金錢能夠提高生活質量。提高生活質量是現代人普遍關心的問題。提高生活質量並不意味著過度的高消費、過揮金如土的生活,而是指適度的、有高雅情趣並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生活。

比如參加高雅的休閑娛樂活動,如打打高爾夫球、保齡球、登山、滑雪等,還可以到世界各地去旅遊,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參觀名勝古跡,從而陶冶情操、增長見識。諸如此類的活動,沒有錢,自然無法提上議事日程。金錢財富還意味著你可以享受很好的醫療照顧,為自己的健康投入一筆保證金,而貧病交加往往會使人陷入悲慘的境地。財富並不等同於健康,但它能夠為你帶來健康。

富有還會使你更加自信、自尊。自信、自尊是人的美好品德。金錢並不能決定人的自信、自尊,但金錢可以促進這一美好品德的形成。俗話說“人窮誌短”,缺錢的日子你會感到一種難以承受的強大壓力——焦慮、煩躁、抑鬱,甚至精神分裂,從而給人帶來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一係列非健康的影響。而有錢則會使人從容自如、寧靜舒適。一項關於城市居民生活觀的調查顯示,金錢並不能給人帶來更多的幸福,但收入太低,基本生活保障受到威脅者很難感到自己幸福。越是缺錢、越是感到生活的艱難與沉重,就越是會增加對自己生存能力和才幹的懷疑,自尊、自信便會在無形中消磨掉。

總之,正確地利用金錢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許多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心願、理想,從而給人生帶來無限的滿足感、幸福感。

金錢固然很重要,但它並不能代表全部,不能淩駕於一切之上。追求金錢隻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手段,但決不能使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

生活中有多少人為了追求金錢而失去了歡樂,失去了健康,甚至失去了自由和生命,這樣的追求是沒有價值的。

為享受而生活的人將得到享受的報應,而為精神而生活的人將得到精神的報答。一個有錢的闊少整天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卻不知幸福為何物;而一個整日為生計奔波的建築工人卻會因為能在勞動一天後泡在熱水中洗個澡而感到心滿意足、快樂無比。

拿破侖·希爾說:“金錢永遠隻是金錢,而不是快樂,更不是幸福。”以為有了金錢就有了全部的觀點是大錯特錯的,金錢隻有與善舉同行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有的人一生以聚劍財富為目標,為了坐擁黃金城而殫精竭慮,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財富於他又有什麼幸福可言。

財富能否給人帶來幸福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支配它。

金錢好比一把雙刃劍,既可幫你,也可害你;金錢好似一片汪洋,既可載舟,亦可覆舟。關鍵看你如何正確運用它。

6駕馭你的情緒即可獲得快樂與幸福

快樂純粹是發自內心的,它的產生不是由於事物,而是由於不受環境限製的個人舉動所產生的觀念、思想和態度。

林肯說過:“人隻要心裏決定快樂,大多數都能如願以償。”

除了聖人以外,沒有人能隨時感到快樂。蕭伯納的話充滿了對庸人自擾者的譏諷:“如果我們可憐下去,很可能會一直感到可憐。”

對於日常生活中使我們不快樂的那些瑣事,我們可以憑借思考做個簡單的決定,從而使我們感到快樂。這個決定就是大部分時間想著愉快的事情。對於煩惱、小挫折,我們可能習慣地反映出暴躁、不滿、懊悔和不安。這種反應我們已經練習得太久了,所以成了一種習慣。這種不快樂反應的產生,大部分是由於我們把它解釋為“對自尊的打擊”等一類的原因。比如,司機沒有必要衝著我們按喇叭,我們講話時某位人士沒有注意聽甚至打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