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啥不要有病
美是必要的,快樂是必要的,愛情也是必要的,但這一切都應該有健康作基礎。沒有健康的生活是殘缺的悲哀的。
眾所周知,當一個人飲食習慣不良、操勞過度,然後又長期暴露在有放射線或其他公害的環境下,他的白頭發就出現得比別人早。那如果他的飲食非常均衡、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而且是居住在一個空氣相當新鮮的環境中,是否就可長生不老?當然也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你體內的新陳代謝停止了。
同樣的道理,癌症也常起因於不明原因,使人防不勝防;但話又說回來,因抽煙或空氣汙染等致癌因子作祟而提升罹患癌症幾率的說法,已經可以獲得證實。從另一個角度來剖析,疾病的成因也並不是這麼單純。就算把一個人關在無菌室裏,隻要他的心情不好,照樣會生病。換言之,心理疾病也會引發生理方麵的變化。
飲食方麵的問題,包括第三世界國民的營養不良,以及先進國家中常見的飲食習慣不良、空氣汙染、水汙染、煙酒過量、缺乏運動與睡眠等。
長期暴露在上述的不良環境下會有什麼後果?你的身體當然會受到波及,你對於其他類型壓力的“抵抗力”也會比較差。例如一個人長期睡眠不足或飲食失調就比較容易緊張,在生活中各方麵出問題的風險也比一般人來得高。這就是為何我們一再強調要以形形色色的誘因來獎賞自己,目的就是要讓你這副軀體覺得主人對它不錯;如果你虐待它,它也會還以顏色。說來奇怪,開車的人都知道要定期換機油,要定期維修,還不辭辛勞地把愛車美容、打蠟,但就是不肯用同樣的胸懷來善待自己。莫非人不如車?
沒錯,我們這副血肉之軀非常耐用,不會因為你抽了幾包煙或是整夜沒睡就垮掉,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無敵金剛”,就可以讓你恣意蹂躪個幾十年還不出事。倘若你在觀念上還不做調整,那遲早會付出代價的,而且可能不會是太久以後的事。
(1)保持健康身體原則之一——注意運動
市場上的健身書籍多如牛毛,我們在這裏隻告訴你一些很重要又常被誤解的觀念。首先是要探討一個你很關心的問題:一個上班的人,每周究竟要有多少運動才算夠?比如跑步,這種運動不但可以增加你的肺活量,更能刺激心跳,藉著血壓的提高來達到疏通動脈血管的目的。
假如你想靠運動來舒緩過高的壓力,那這種強調耐力訓練的運動是你的惟一選擇。當然還有遊泳、打球等許多其他運動方式,但所有這些運動都必須玩到汗流浹背才有用,而且事先最好谘詢醫師,看看你目前的身體狀況是否能負荷得了。三分鍾熱度在這裏是不管用的。
(2)保持健康身體原則之二——注意睡眠
失眠是現代人一個共同的夢魘,特別是對“勞心不勞力”的上班人而言。倘若你的工作性質就是在轉椅上坐八個小時,把腦汁榨幹後賣給老板,那你最“激烈”的肢體運動大概僅限於動動腦、轉轉筆、把話筒拿上拿下,萬一你又是由司機載送回家,要如何能睡得好?在這種情況下,睡前的運動是有些幫助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方法可以減少失眠,像睡前來個熱水澡、以喝牛奶來代替茶或咖啡、保持室內通風等等。在睡前放輕鬆將能營造一個更適合睡眠的環境,因此像看看閑書、聽聽音樂、做愛或是自慰等等都能有效地鬆弛神經,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周公給擄走。與其在床上翻來覆去,不如下床做點別的事,然後限定自己在某個時間內入睡(比如十分鍾)。絕對不要在床上躺個幾小時還睡不著,這會使你每晚一看到床鋪就聯想到失眠,繼之而起的就是明顯的焦慮症狀,惡性循環後就更不可能入睡。
那這十分鍾要做什麼呢?你可以做點簡單的家事,也可聽聽音樂。做什麼都行,就是不要做那種會很耗腦力或體力的工作。回到床上,告訴自己要在十分鍾內睡著。萬一還是睡不著呢?很簡單,依樣畫葫蘆,再下床十分鍾。若是你患有重度失眠,就意味著你一看到床就有恐懼症,因此你必須改變這種負麵的誘因。也許你第一晚會上上下下個十次、八次,第二晚可能就隻需要五六次;過了一周後,或許你上床還不到十分鍾就鼾聲如雷了。若你在床上輾轉難眠是因為腦中有太多雜念,包括你的理想、今天所發生的不愉快事情,那就請你下床把內心想講的話訴諸紙上。等天亮起床後,你很可能會邊看邊笑,然後隨手扔進垃圾筒。沒關係,這本來就不是為了要拮取什麼金玉良言,隻不過要讓你的雜念有個疏通的管道。
你在床上也可以藉著前述的各種鬆弛法來放輕鬆。要入睡就好比電腦要關機,最好遵照一定程序來處理,等你的身體與心理都比較適應這種模式後,才不會一看到床就搖頭歎息。
(3)保持健康身體原則之三——注意飲食
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想要擺脫過高壓力的糾纏,就先得擺脫病魔的糾纏;而確保正確的飲食習慣,則比打點滴或煎中藥補身來得有效。
錢沒有人嫌多,但食量卻不是愈大愈好。以美國為例,有五分之一的成年男性過胖,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都超重。其實這種現象先進國家裏早已是見怪不怪,而且可能還有惡化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