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美國人都有這種特長,就是善於觀察別人,並能夠吸引一批才識過人的良朋好友來合作,激發共同的力量。這是美國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寶貴的經驗。
一位商界著名人物、也是銀行界的領袖說:他的成功得益於鑒別人才的眼力。這種眼力使得他能把每一個職員都安排到恰當的位置上,而從來沒有出過差錯。不僅如此,他還努力使員工們知道他們所擔任的位置對於整個事業的重大意義,這樣一來,這些員工無需人的監督,就能把事情辦得有條有理,十分妥當。
但是,鑒別人才的眼力並非人人都有。許多經營大事業失敗的人都是因為他們缺乏識別人才的眼力,他們常常把工作分派給不恰當的人去做。他們本身盡管工作非常努力,但他們常常對能力平庸的人委以重任,卻反而冷落了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使他們埋沒在角落裏。
其實,他們一點都不明白,一個所謂的幹才,並不是能把每件事情幹得很好、樣樣精通的人,而是能在某一方麵做得特別出色的人。比如說,對於一個會寫文章的人,他們便認為是一個幹才,認為他管理起人也一定不差。但其實,一個人能否做一個合格的管理人員,與他是否會寫文章是毫無關係的。他必須在分配資源、製定計劃、安排工作、組織控製等方麵有專門的技能,但這些技能並不是一個善寫文章的人就一定具備的。所以說,善於利用他人之長,雖然暫時正在努力,雖然不一定事事都那麼出色,但肯定是未來的成功者。
3借別人的力量辦自己的事
善借別人之力辦事者,大路通天;不善借別人力量辦事者,舉步維艱。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迅速發展,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競爭非常殘酷,單靠一個人的能力是很難取得事業的成功的。因此,必須借用別人的力量,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就和創造燦爛的人生。
2000年,美國福布斯雜誌評出的50位中國富豪中,其中第24名的張果喜,就是善於借別人的力量為自己辦事的高手。
張果喜素有“巧手大亨”之稱,他看準了佛龕在日本市場的潛力,就招聚公司員工進行分析,達成共識,使產品在日本市場一炮走紅,成為日本佛龕市場的老大哥。
公司為了經營的需要,在日本委托了代理銷售商,但一些富有眼光的日本商人看到經營這種佛龕有大利可圖,為了賺到更多的錢,就想繞過代理商這一關,直接從果喜實業集團公司進貨。
張果喜仔細地考慮了這件事情。
從眼前利益來講,從廠方直接訂貨,就減少了許多中間環節,有利於廠方的銷售,然而卻破壞了與代理商之間的關係,同時佛龕在韓國和台灣也有相當大的生產能力,代理商如果背向自己,與韓國或台灣生產廠家掛鉤,豈不影響本公司的利益嗎?
張果喜果斷地回絕了那些要求直接訂貨的日本朋友,並且把情況轉告給代理商,向代理商表示,公司在日本的業務全部由代理商處理,公司不通過其他渠道向日本出口佛龕。
代理商聽後,很受感動,在佛龕的推銷和宣傳方麵下了很大的功夫,並且在日本市場打出了“天下木雕第一家”的金字招牌,從而使張果喜公司的佛龕在日本市場上越站越穩。
一個人,縱然是天才,也不是全能的。尼采鼓吹自己萬能,結果發瘋而死。所以一個人要想完成自己的事業,就必須要利用自己的才智,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才幹。這就要求在事業的征途中,恰當地選擇人才。
王石,萬科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是一位善借他人之力的智者。在他經營萬科的過程中,多次向社會招聘賢才。
L君原是萬科公司的一名職員,可不知什麼原因,忽然不辭而別,被聘到一家酒店做業務經理。
王石在公司與L君一起工作的時候,發覺L君很有才幹,且上下左右的關係也處理得非常融洽,這樣揮手而去,很是可惜。而且自己在有些方麵的不足,L君又恰恰有這些方麵的長處,兩下取長補短,不是更好嗎?
於是王石左思右想,花了很大力氣,終於說服了L君重新加入了萬科公司,而且當年在L君的配合下,齊心協力,為公司賺了幾百萬元,使得公司營業額超過兩億多元,在深圳五家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二。
萬科成功的奧秘當然不隻是借用人才之力一個原因,但是善於借用人才之力,顯然是其第一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