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要求自己及他人都和氣、誠實、坦誠及公正。
(15)真正關心員工的感受及對事業的抱負。
(16)鼓勵員工從某一工作組織、社會或報刊雜誌中吸取工作方麵的知識,以發揮個人的才智。
(17)了解員工在工作以外的其他表現:比如他當選了好人好事代表,和鄰裏的關係等。
(18)鼓勵員工為自己製定挑戰性的目標並協助他們完成目標。
(19)員工完成目標時,以加薪、分紅、讚美和表揚方式予以獎勵,激勵他們為完成下一目標而努力。
6對員工予以補償
日本眾議院員古井喜實競選眾議員失利後,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邀請來華訪問。周總理見他心力交瘁、十分疲勞的樣子,便推薦他打太極拳,他順口答應試一試。過了幾天,一位著名拳師找上門來,他心裏一驚,得知是總理關照後感動不已。此後每次來京,都請這位李天驥師傅教拳。此事的直接起因是古井競選眾議員落選,有人說是因為他和中國的關係。所以總理一見他麵就說:"古井先生是因為致力於日中問題的解決,顧不上自己的選區的事才落選的吧!"這不僅使古井深為感動,而且使在場的他的朋友們流了眼淚。為此,他和他的朋友們一夜沒睡。鼓勵他不改初衷,繼續從事日中友好事業。這是一種由客觀上不可抗拒的原因,給人造成損害後給予補償的事例。還有許多時候,比如任何一項決策都會使一些單位、個人受益而又使另外一些單位、個人受損,至少是得不到別人可以得到的好處。再有,並非是主觀的原因,客觀上必須進行裁決,因而造成有的受益、有的受損的不公正現象,這也有補償問題。這裏,第一,如果我們本著"公事公辦"的態度,板下麵孔來決定、決策、裁決,事後對受損者不予理睬,表麵上看也是合理的,是過得去的,但從感情上講就很難於心可忍了,至少是要同情弱者的。第二,這還不隻是領導者的感情問題,看是感情實是理智問題。人家或者是因為給我們做了事情而遭受損害,或者是因為服從大局而甘願看到別人得到利益、好處。在此時,領導者應該一邊給予精神溫暖,一邊以另外的方式給予物質的補償,這實際是激勵人心、推動工作的理智之舉。第三,不管是由於合理還是不合理的原因,人們隻要受到損失、損害,心理的天平就會傾斜,甚至導致失落,而補償是校正這種傾斜、失落的好辦法。這較口頭致歉實際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再舉個例子:某單位領導要調動一位下級的工作,幾次談,這個同誌都不同意,結果領導者大發其火,叫他停職回家,自己找工作去,不要他了。這使這個本來涉事不深、無處求援的同誌十分苦惱,到處找人說情,最後不得不賠了不是,去了新的工作單位。這事情外人看是清清楚楚,但那位領導者卻是在事情過後才逐漸醒悟的。可貴的是,當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深深地傷害了那個同誌時,便開始用行動補償自己的過失,在工作、生活上關心那位同誌。但他知道,這並不足以溫暖對方的心。後來,在一次職稱評定工作中,這個領導據理力爭,給這個同誌評上了職稱。此時,他的心才平靜下來。在他心裏,人情這債他還是要還的,於理總算是說得過去了。這是一種欠債還債似的補償。對於領導者,前一例補償,人們會看作是領導者的道德水準問題,這對人們給予領導者的道德評價影響頗大。我們一些領導同誌以為隻要是出以公心,所做之事確也在工作之中,即使錯了,隻要你了解我就行了。所以補償是人的情感所係,是領導工作的感性所在。
7無處不在的關心
雖然情感不像語言和文字,可以直接表達深刻的理性,然而理性沒有情感就成了凋零的花朵。可以說,情感表達是你向他人伸出的手,沒這隻手,兩隻手就不能相握,這是領導者同群眾交流思想的第一點。表達情感,還會造成一種氣氛,改變人的心理,活躍人的情緒。用感情表達感謝、體貼、讚揚或評價等,較直接的意見表達更樂於為人接受,而直接的判斷性語言卻時常妨礙和對方心理相容。
以微笑服務著稱的世界性大飯店希爾頓飯店的董事長希爾頓,由5000美元買下第一家旅館到資產5100萬美元之時,受到母親的警告:"照我看,你跟從前根本上沒有什麼兩樣,不同的是你把領帶弄髒了一些。事實上,你必須把握比5100萬美元更值錢的東西。除了對顧客誠實之外,還要想辦法使每一個住進希爾頓旅館的人住過了還想再來住。你要想出這樣一種簡單、容易、不花本錢而行之可久的辦法去吸引顧客。這樣你的旅館才有前途。"希爾頓認為母親的話很對,為此他大動腦筋,最後他找到了微笑。他說:"隻有微笑具有這四大條件,也隻有微笑能發揮如此大的影響力。"從此,希爾頓便借助微笑服務使事業發達起來。因此,如果我們的領導者在下級、群眾麵前常有一種會心的微笑,那麼除了能溫熱人們的心,至少,你會給人一種平易、親切、友愛的好感,而且,你所到之處會有一種氣氛,溫馨之氣氛。
平時,管理者對員工應多在留意。比如有人提了一個好的意見、建議;有人在某件工作上做出了成績;有人組織了一次成功的舞會;有人長於說笑,活躍了集體的氣氛;有人出人意料,穿了一件漂亮的衣裳,給人帶來一片欣喜。這時,作為領導說聲"謝謝"、"幹得好"、"真漂亮"等,就會得到明顯的回報。人們不但會表現出興奮,而且會繼續下去,表現出自覺的持續力。董必武同誌60歲得子,小兒子八個月時得了一場大,高燒27天沒有降下來,在當時國民黨統治區的重慶找到一些大夫都沒看好。此時王稼祥同誌的愛人朱仲麗大夫正在重慶,董老請她去診治。朱仲麗一進門董老就說:"快讓我們自己的朱大夫瞧瞧孩子。"孩子的病治好了,董老又說:"到底是延安來的自己的大夫,認真負責。看來,技術還得加政治哩!"這使朱仲麗十分高興。事過三十多年,朱仲麗還深有感觸:"董老特別把'我們的朱大夫'說得聲音很重,這使我更加感到責任重大。"
權延赤的《紅牆內外》寫有這樣兩年事。舞蹈演員王學文回憶在中南海見到王光美時說:"王光美同我握手時,另一隻手親切地撫摸一下我的頭發。不知怎麼搞的,我心裏忽悠一熱,眼圈一下子濕了,我真想偎到她懷裏。當我接受母親愛撫時常有這種感覺。"另一件事,是毛澤東同誌在得知身邊的兩個工作人員李銀橋和韓佳馨挑明了相互愛戀的關係以後,"那次,毛澤東和李銀橋是手拉著手走出屋門,一直走到山裏,始終不曾鬆手。他們深深地吸吮著山野清新的空氣,毛澤東還用另一隻手輕輕撫銀橋的手背:'談下去,銀橋,繼續讀下去。你們都是在我身邊工作,又都是安平縣的老鄉,走到一起來了。要說緣分這就叫緣分。我等著喝你們的喜酒。'"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觸摸確是表達和激發情感的一種好的形式。
有一位廠長的一件小事:看到廠長身著工裝走進車間,幾個工人便圍了上去:"廠長發煙,給咱們過癮。"廠長笑了:"你們要敢在車間抽,出了事我一年不讓你們吃飯。"說著掏出煙來給大夥分發。又說:"走,天太熱,到外邊去!"我看廠長和小青年們這麼親熱,就問身邊的一個工人:"你們怎麼和廠長那麼好?"那個工人說:"廠長這人真好,我們這活又累又髒,要是伏天,就是那雙大頭鞋,那身衣服也夠難受的。廠長常往我們這跑,給我們裝上了礦泉水管,又給冰棍吃,他人也沒架子。你說,我們就是不願幹也幹歡了!"感情是相互表達的,隻要領導者願意接受下級,群眾的情感,他們就會以各種方式把你的感情表達出來。這時,領導者就應以真情實感回應他們的感情。不隻是對群眾、下級的熱情的問侯,關切的話語,就是碰巧在他們家裏吃頓便飯,或嚐嚐他們親手做的糕點,他們都會格外高興。這種往往隻有家庭才有的情感,更超出了家庭的溫暖。如果到郊外野餐,與同誌們無拘無束,同餐共飲,那就更會增加人們許多歡樂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