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葉木通種子的解剖學研究(2 / 2)

2.2.2珠孔區結構珠孔區的顯微結構顯示在種子基部的珠孔區,分化出特殊的白色種埠狀結構。種埠區細胞是由種皮最外層的表皮細胞特化而成的透明的薄壁細胞,細胞層數增多,體積增大,細胞內含物極少。種埠薄壁細胞下層為厚壁細胞層,與種皮中的厚壁細胞層相似。種臍區細胞木質化,包括維管束層和下方的3~4層木質化的細胞,它們被數層多角形的薄壁細胞包圍,同種皮的薄壁細胞層相比,該層薄壁細胞體積增大,層數增多。木質化細胞層下方為5~7層的內表皮細胞,呈多角形,細胞壁不增厚,與胚乳相連。

2.2.3胚乳種皮下方為胚乳,胚乳豐富,白色,由薄壁組織細胞構成,呈多角形,體積較大,由薄壁細胞構成,細胞排列緊密,沒有細胞間隙。靠近種皮的3~6層胚乳細胞體積較小,內含較多油滴,為黃棕色,偶見少量澱粉粒;內層胚乳細胞內含大量的糊粉粒和擬晶體,以及少量的澱粉粒和多糖物質。包圍胚周圍的胚乳細胞解體,形成一囊腔包裹著胚。

2.2.4胚果實成熟時,胚尚未發育成熟,胚很小,長約為1~2mm,位於靠近基部一段,經過低溫熟處理後,胚發育成熟,胚長約為3~4mm。胚直立,棒狀,已分化出子葉。胚細胞內含有較多的澱粉粒,並含少許多糖物質。

A,B.種子外觀及結構;C~H.種子切片圖;B,D,G.種子縱切麵;C,E,F,H.種子橫切麵;C.種皮的顯微結構;E.珠孔區結構;F.E中虛框的放大部分;G.胚乳顯微結構。1.胚;2.胚乳;3.種阜;4.木質化結構;5.外表皮細胞;6.類橢圓形厚壁細胞;7.類多角形厚壁細胞;8.薄壁細胞;9.色素層;10.種阜細胞;11.珠孔區的厚壁細胞;12.維管束;13.木質化細胞;14.珠孔區的薄壁細胞;15.內表皮細胞;16.外層胚乳細胞;17.糊粉粒;18.擬晶體;19.油滴;20.內層胚乳細胞。

3討論

種子的結構特征與其生理功能和生態適應性密切相關。目前三葉木通種子種埠區的顯微結構尚未見相關報道,本研究發現種埠區的白色部分為外層表皮細胞特化成的大而透明的薄壁細胞。一些植物的種埠可以加強珠孔端的保護作用三葉木通種子的白色種埠是否也具有保護作用或者其他特殊的生理作用目前尚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陳平等;[5]報道的三葉木通種子的顯微結構認為表皮細胞下方是3~4列的厚壁細胞,但本研究結果顯示厚壁細胞層約為7~8層細胞。三葉木通種子含油量約為30%,可用來榨油[8];本研究發現三葉木通種子的胚乳細胞明顯分為2層,外層胚乳細胞呈黃棕色,含有大量油滴,這應該是種子富含油脂類成分的體現;內層胚乳細胞呈白色,含有大量的糊粉粒,糊粉粒中含有大量的擬晶體。種子珠孔端的種皮部分含有維管束和木質化細胞構成的木質化結構,維管束在種子成熟前起著運輸養分的作用,木質化部分的細微結構及其具體功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確定。

[參考文獻]

[1]中國藥典.一部[S].2010:278.

[2]劉倫沛,錢增秀.三葉木通果中主要營養成分含量的測定[J].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20(6):39.

[3]吳永朋,原雅玲,肖婭萍.三葉木通的研究進展[J].陝西林業科技,2013,41(1):31.

[4]高慧敏,王智民.木通屬藥用植物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誌,2006,31(1):10.

[5]陳平,周誠,呂秋月.八月紮的顯微鑒別研究[J].中藥材,2005,28(7):545.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林木種子檢驗規程[S].6B2772-1999.

[7]吳七根,廖景平.薑屬植物種子的解剖學和組織化學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1995,5(1):32.

[8]白成科.貓兒屎和三葉木通種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J].西北植物學報,2007,27(5):1035.

[責任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