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物理學家朗之萬在總結讀書的經驗與教訓時深有體會地說:“方法的得當與否往往會主宰整個讀書的過程,它能將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將你拉入失敗的深穀。”
英國著名的美學家博克說:“有了正確的方法,你就能在茫茫的書海中采擷到斑斕多姿的貝殼。否則,就會像盲人一樣在黑暗中摸索一番之後仍然空手而回。”
這些話中所包含的道理並非僅僅指讀書,生活中許多時候,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做任何事情不僅需要良好的態度和精神,需要刻苦和勤奮,而且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
阿基米得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這個支點就如同是一個有利的恰當的工具,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如果方法得當,即使問題再棘手,也有解決的可能;相反,如果沒有合適的方法,一味蠻幹隻會浪費精力和資源,也不會獲得什麼好結果。
沒有恰當的工具,問題就很難得到解決,處理後的效果也不理想。正確的方法就如我們使用了正確的工具。無論我們麵對怎樣的問題、困境,需要的不僅是努力,還需要有正確的方法。方法正確,事半功倍;方法不正確,事倍功半。
員工要敬業,更要懂方法
無論黑貓白貓,能夠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無論多幹少幹,能夠找方法,出業績的員工就是企業最需要的員工。在企業中最受重視的員工,並不是那些隻知道敬業的員工。隻有那些出成果、重成效的員工,才是最有發展前途的員工。
聯想集團有個很有名的理念:“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這是寫在《聯想文化手冊》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在這個手冊中,還明確記錄道:這個理念,是聯想公司成立半年之後,開始格外強調的。
聯想為什麼會著重強調這一理念呢?原來,這一理念的提出源自聯想的創始人柳傳誌早年剛剛創建聯想的一段經曆:
在一次電視節目中,聯想的創始人柳傳誌沉重地告訴大家:聯想剛剛成立時,隻有幾十萬元,卻由於過於輕信人,被人騙走了一大半。而且,騙他們的人,還不是一般人,而是某個部門的幹部。這一來,使公司元氣大傷,甚至逼得員工要去賣蔬菜來挽回損失。
毫無疑問,剛剛創業的聯想,大家都有對事業拚命的幹勁和熱情,但是,光有幹勁和熱情,並不能保證財富的增加與事業的成功。不僅如此,商場如戰場,光有善良、熱情、好心等品質,如果缺乏智慧和方法,完全可能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
當時就隻有那麼一點資金,如果沒有用好,公司就可能夭折、破產!這時,隻是強調繁忙、勤奮、賣命、辛苦等,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
經過這一教訓,聯想後來做事不僅越來越冷靜、踏實,而且特別重視策略、方法。聯想自從成立以後,到如今已經20年。這20年,它已經從幾個下海的知識分子的公司,變為一家享譽海內外的高科技公司。它之所以後來有這樣大的發展,毫無疑問與這個核心理念密切相關。
以往我們經常聽到某些人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苦勞固然使人感動,但是在市場經濟體製下,隻有那些作出實際業績,能夠為企業創造實實在在業績的人才能夠贏得公司的青睞,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業績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一位曾在外企供職多年的人力資源總監頗有感觸地說:“所有企業的管理者和老板,隻認一樣東西,就是業績。老板給我高薪,憑什麼呢?最根本的就要看我所做的事情,能在市場上產生多大的業績。”現在就是一個以業績論英雄的時代。
不管你的能力如何,不管你的工作是否努力,你想在公司裏成長、發展、實現自己的目標,你都需要有業績來保證你實現你的夢想。隻要你能創造業績,不管在什麼公司,你都能得到老板的器重,得到晉升的機會。因為你創造的業績是公司發展的決定性條件。而要創造出良好的業績,找到正確的方法是最關鍵的。
業績至上,方法至上。僅僅會埋頭苦幹、不問績效的“老黃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企業更需要能插上效益翅膀的“老黃牛”。
江蘇雙良集團總裁繆雙大在集團的年終總結大會上就改革問題提出:要改變傳統的對功勞與苦勞的認識。苦勞隻能說明辛苦,功勞是建立在苦勞的基礎上的,有功勞才有貢獻,功勞包含著勤勞、智慧、機遇。要倡導講貢獻,比貢獻,以成敗論英雄。
著名的三正半山酒店的酒店管理行動綱領裏麵寫著這樣幾條:
(l)我們追求出正果。出正果就是我們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做任何事都要追求一個好的結果。我們反對隻說不做,同時我們也反對做而無效。隻有持之以恒地付出,不折不撓地努力,才能得到理想的回報。
(2)企業對員工價值認可的程度,取決於員工為企業創造業績的多寡。
(3)我們堅持以績效的獲取和提升作為管理的出發點,以績效水平作為評核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依據。
(4)工作價值和市場價值決定著員工的分配基準,績效水平決定著員工的實際獲得。
在職場中,業績是檢驗一切的唯一標準。無論黑貓白貓,能夠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無論多幹少幹,能夠出績效的員工才是企業最需要的員工。在以往的時代,我們強調“老黃牛”精神。不錯,在任何時代,我們都需要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老黃牛”精神。但也必須看到,進入凡事講效益的現代,光像“老黃牛”那樣低頭做事是不夠的。著名的人力資源培訓師吳甘霖先生曾提出過一個“市場經濟下的新敬業精神”的理念。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強調以效益為核心!讓“老黃牛”插上效率和效益的翅膀!對一名員工來說,我們需要重視如下市場經濟情況下的發展法則——
隻有你為單位創造財富,單位才會給你財富;
隻有你為單位創造空間,單位才會給你空間。
隻有你為單位打造機會,單位才會給你機會!
為此,要為公司創造更多的效益,要在公司獲得更大的發展,你就必須格外重視方法不可!
如果你有機會到日本鬆下公司參觀,你就會在標語牌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有智慧,請你貢獻智慧;
如果你沒有智慧,請你貢獻汗水;
如果你兩樣都不貢獻,請你離開公司。”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員工其實可以分為三種:
(1)具有敬業精神並能找方法的員工。他們擁有智慧並樂於奉獻智慧,這份智慧必然會給企業創造財富。毫無疑問,這類員工是最好的員工。
(2)敬業但是缺乏方法的員工。他們能夠也隻能奉獻汗水, 單位需要這種員工,但他們自身不會有太大的發展。
(3)既不去找方法,又不敬業的員工。他們什麼也奉獻不了,所以最終的結局隻能是離開。
找對方法,莫讓功勞變苦勞
追求的效率是一個現代員工最基本的要求。在市場經濟時代,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好的結果。不僅要做事,更要做好事。不僅要有苦勞,更要有功勞。
方法正確,就能夠事半功倍,方法錯誤,隻能事倍功半。職場中廣為流傳的管理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從前有個奇異的小村莊,村裏除了雨水沒有任何水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村裏人決定對外簽訂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裏。有兩個人願意接受這份工作,於是,村裏的長者把這份合同同時給了這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