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用對方法做對事,實現工作高效能2-1(1 / 3)

第二部分 用對方法做對事,實現工作高效能2-1

第四章 打造高效能組織的方法

剝洋蔥法——目標管理法

“剝洋蔥法”是目標管理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組織需要,利用剝洋蔥法對企業目標進行分析,由長期目標到短期目標層層分解,更有利於組織順利地達到目標。

你可能會在年底為自己訂下這樣一個目標:“我要在下一年中爭取成為行業中最出色的業務員。”隨後,你可能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然而,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說的。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你的目標是逐步實現的。如果你在設定 “宏圖大計”時,能夠運用剝洋蔥法將你的“宏圖大計”分成一個個小目標,那麼在你實現每個小目標時,你就能備受鼓勵,而且你會很清楚你現在該去幹些什麼。

1.方法大意

實現目標的過程是由現在到將來,由短期目標到最終目標,一步步前進的;但是設定目標的最高效的方法則是與實現目標的過程正好相反,運用“剝洋蔥法”,由將來到現在,由長期目標到短期目標層層分解。

2.目標樹

目標樹是現代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剝洋蔥法”告訴了我們進行目標分解的方向,而目標樹則為我們進行目標分析提供了具體的路徑。

(1)目標多杈樹示意圖:

樹幹代表目標;

每一根樹杈代表由最終目的分解生成的大目標;

葉子代表實現大目標需要關注的因素或者子目標。

(2)在目標樹中,大目標與子目標的關係:

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的策略;

大目標是子目標的結果;

子目標實現之“和”一定是大目標的實現。大目標實現之“和”則是最終目的的實現。

(3)如何描繪你的目標樹:

首先,寫下你的大目標和最終目的;然後思考實現最終目的有哪些策略,列出可能的策略並添加到目標樹上的各級目標框內。其實,這些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和最終目的的步驟,在達到最終目的之前,首先是大目標和子目標的達到。接下來,再考慮完成每個大目標的因素,這些因素就是多杈樹的葉子。這樣,你的目標很快就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了。同時,你的目的分析任務也就順利完成了。

例如:你的最終目的是在今年的9月30日為公司贏得銷售額10萬元。

那麼你的目標樹如下圖:

PDCA循環法——高效質量管理法

PDCA循環法是一套高效質量管理法。將質量管理過程分為四個依序銜接的工作階段:計劃、執行、檢查、修正再執行。嚴格遵循這一循環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質量管理效能和個人工作效能。

PDCA循環法是在西方十分流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程序。這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修正再執行(Action)。PDCA是一個科學的程序運作,在西方最早是由美國質量專家戴明博士倡導的。他是針對質量管理所提出的一個科學的程序運作。發達國家質量管理的實踐證明:PDCA循環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程序。PDCA循環不僅是一種高效的質量管理方法,而且對於我們提高個人目的性和工作效能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戴明博士把質量管理全過程分為四個依序銜接的工作階段,即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和修正再執行階段。這四個階段是一個首尾相接的循環過程。

在工作程序Plan→Do→Check→Action的過程中:

Plan即擬訂計劃,製定計劃目標,製定計劃做法;

Do即執行實施並加以控製;

Check即確認或評估執行狀況與目標之差距;

Action即執行結果與目標值之差距探討,並修正采取措施。

我們把工作的全過程分為四個依序銜接的工作階段: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修正再執行階段,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更科學地去操作,就有學問了。其實這並不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隻要我們能解決一個“細”字,將這四個階段又細分為八個便於操作的步驟,當你運用起“PDCA”循環法時就能夠得心應手了。

PDCA循環工作步驟表

階段 步驟

計劃

階段

(P) ①設定目標

②搜索與目標相關的信息

③找出最佳方案

④製定計劃工作表

執行

階段

(D) ⑤按計劃工作表執行工作

檢查

階段

(C) ⑥檢查執行情況

修正再執行

階段

(A) ⑦對檢查結果作出修正

⑧修正後再執行

例如有一天,經理分配給你一項任務:讓你對某區冷飲市場進行一項市場調查,並擬訂一份市場調研報告。這本是讓你大展身手的機會,但你卻苦於不知從何著手而毫無頭緒。為什麼要進行調查?怎樣進行市場調查?遇到問題怎樣解決?調研報告怎樣寫?……各種各樣的問題直砸得你眼冒金星,頭腦發脹。但你若運用“PDCA”循環法,則思路會變得非常清晰。

下麵我們提供一種X區冷飲市場調查的實施方案:

1.Plan:製訂一份周全的計劃。

本階段你要明確六個問題。這六個問題簡稱為5W1H。

(1)為何製訂此計劃?(What?)

(2)計劃的目標是什麼?(Whm?)

(3)何處執行此計劃?(Where?)

(4)何時執行此計劃?(When?)

(5)何人執行此計劃?(Who?)

(6)如何執行此計劃?(How?)

2.Do:計劃好之後,著手將項目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3.Check:在進行市場調研過程中,一定要記得檢查,看項目的推進是否按原先的計劃進行?當中有無紕漏和出現偏差?

4.Action:針對你的檢查結果確定你的行動。

如果在市場調研過程中,發現計劃偏離了原來的目的,或者發現原先的計劃考慮不夠周全,那你就要及時彌補、調整,以確保任務圓滿完成。如果當中並無紕漏或偏差,當然是皆大歡喜,那你可以繼續一如既往地進行。

OEC管理法——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按照OEC的管理模式,上至總裁,下至一般員工,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應該十分清楚自己一天工作的目標,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幹多少,按什麼標準幹,要達到什麼效果。當天發現的問題必須當天處理,就是所謂的“日日清”原理。

長久以來,中國人做事都存在著很大的毛病,就是不認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點,天長日久,就成為落後的頑症。曾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訓練一個日本人,讓他每天擦6遍桌子,他一定會這樣做;而一個中國人開始會擦6遍,慢慢地覺得5遍、4遍也可以,最後索性不擦了!這對於組織效能的提高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組織需要建立一個管理機製來對付這個弊病,這套機製要承擔下述功能:無論領導在或不在,企業都會持續良性地運轉。OEC管理法就是這樣一種機製。其中“O”代表“Overall”,意為“全方位”,“E”代表“Everyone,Everything,Everyday”,意為“每個人,每件事,每一天”,“C”代表“Control and Clear”,意為“控製和清理”,即是全方位對每人、每天、每件事進行控製和清理。其本質就是把企業核心目標量化到人,把每一個細小的目標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海爾員工的身上。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日事日畢,日清日高。”這是一種促使企業及每個員工、每項工作都能走上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良性循環軌道的精細化管理方法。

其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5句話:總賬不漏項,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憑效果,管人憑考核。

總賬不漏項是指把企業內所有事物按事務與物品歸為兩類,建立總賬,使企業正常運行過程中所有的事與物都能在控製網絡內,確保體係完整,沒有漏項。

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是指將總賬中所有的事與物通過層層細化,落實到各級人員,並製定各級崗位職責及每件事的工作標準。為達到實時控製的目的,每個人根據其職責建立工作台賬,明確每個人的管理範圍、工作內容、每項工作的工作標準、工作頻次、計劃進度、完成期限、考核人、價值量等。為確保其完整性,每個人的台賬由其上一級主管審核後方可生效。由於每個人的工作指標明確,工作中既有壓力又有相對自主權,可以更好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及自主管理的作用,真正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思想。

管事憑效果,管人憑考核,是指任何人實施OEC日清日高模式的過程中,必須依據控製台賬的要求,開展本職範圍內的工作。這可使每個人在相對的自由度下進行創造性的能力發揮,力求在期限內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各自標準甚至高於標準的各項工作。對管理人員是月度賬加日清表控製,即每天一張表,明確一天的任務,下班時交上級領導考核,沒有完成的要說明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對員工是用3E(everyday,everything,everyone)卡控製,將每個工人每天工作的七個要素(質量、產量、物耗、安全、文明生產、工藝操作、勞動紀律)量化為價值,員工收入就跟這張卡直接掛鉤,每天由員工自我清理計算日薪並填寫記賬,檢查確認後交給班長。此表由檢查人員每兩小時一填,每日終了,將結果與標準一一對照落實,並記錄標記。通過自我審核後,附上各種材料或證明工作績效的證據,報上一級領導複審。上一級領導按其工作進度、工作質量等與標準對比,進行A、B、C分類考評。複審不是重複檢查,而是注重實際效果,通過對過程中某環節有規律性的抽查,來驗證係統受控的程度。複審是海爾模式的關鍵環節,複審結束後,工人一天的工作成績及一天的報酬也就顯示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