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用對方法做對事,實現工作高效能2-2(1 / 3)

第二部分 用對方法做對事,實現工作高效能2-2

從組織流程上下工夫——提升組織執行力的方法

執行是實現目標的過程與行動,執行力是執行的力度與能力,執行中采用什麼樣的方法,對工作力度與工作能力的發揮影響極大,方法恰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對,就會事倍功半,影響和製約執行力的發揮。

實踐證明,有些工作和任務不能高效地執行,很大程度是執行的流程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執行的問題,就需要從組織流程上下工夫,再造合理的落實流程。

MBL是美國第十八大人壽保險公司。該公司的保單申請程序在重建之前,非常煩瑣複雜。從顧客填寫保單開始,到最終開具保單,要實施30個步驟,跨越5個部門,經過19位員工之手。完成申請過程最快也需要24小時,正常則需要5~25天。

這漫長的過程到底有多少時間是在創造附加價值呢?有人對此進行了推算。推算的結果是:假設整個過程需要22天的話,那麼,真正用於創造

價值的隻有17分鍾,還不到0.05%,而99.95%的時間都在從事不創造價值的無用工作。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經過分析,得出了結論:是僵化的處理程序將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部門間的信息傳遞上,從而使本應該簡單的工作變得更為複雜。

麵對上述這種情形,MBL的總裁果斷地提出了將效率提高60%的目標。為此,MBL進行了流程再造。

MBL的新做法是:打破原有的工作界限,拆除影響高速落實的組織障礙。他們削減了100個原有職位,設立了專案經理這樣一個新職位。

專案經理不僅對保單申請的全部過程負責。而且擁有全部的權力。也就是說,專案經理對整個申請保單的流程具有全部的決策權和處理權。

這種專案經理處理整個流程的做法,不僅大大壓縮了線形序列的工作,而且還消除了中間管理層,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處理一份保單隻需要4個小時,即使是較複雜的任務也隻需要2~5天就能完成。

沒有流程化的組織,日常中很多工作是依靠一級一級領導的推動來完成的,一項工作如果沒有領導過問,就沒有人處理,也沒有人承擔責任。一個良性的、有執行力的組織,必須從“靠領導推動”轉向“靠流程推動”,簡化工作決策與執行的環節。比如,一個員工,憑自己的經驗去做事,他可能會做得很快,但有可能會做錯,效率雖很高,但有效性等於零。流程化以後就不一樣了,他可以按照規定的程序做,就不會出差錯。通常情況下,在組織發展速度比較快的時期,沒有人會在意流程的存在或者是否有價值,當組織進入到穩定地持續發展的時候,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各個環節、各個方麵的不協調,會嚴重影響組織的發展。合理的流程可以減少組織對人的依賴,即使出現人員的大規模流動,也不會給組織帶來危機。由於提倡簡單管理,現實中有的管理者在授權下屬貫徹其決策意圖時,不把原則、框架和資源條件講清楚,而是說:“這件事就交給你辦了,至於怎麼辦,你自己拿主意,我隻管結果,不問過程。”下屬不明所以,隻好憑悟性揣摩著幹,結果自然執行不好,即使個別悟性極高者執行好了,那也是偶然。這時通過流程固化組織以往經驗就可以很好地指引員工工作,用不著多費口舌。

流程的產生過程很重要,但它的落實更重要。有了流程而不落實就等於沒有流程。執行新的流程往往會比較痛苦,因為要改變員工原有的工作習慣,要求他們做很多以前並不需要做或需要如此做的工作,所以,很多人認為流程把高效變成了複雜,把靈活變成了僵化,甚至認為流程就是官僚主義的變形。其實,表麵上看製定流程使工作的步驟增加了、固化了,但卻提高了正確率,確保了秩序性。有的組織中員工會以“簡單管理”為武器對流程化進行發難,在他們看來,每周都要編製計劃,每天都要填寫當日工作報表,太麻煩了!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這是員工的抱怨,是對流程化的不適應,也是員工對組織變革的消極反應。這種情況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需要明白的是,“簡單管理”絕不是粗糙管理,更不是不管理。“簡單管理”是“找出規律”的管理,而規律不一定是減少行為投入就可以換來的,為找出規律,前期的基礎管理可能很複雜、很瑣細,但這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所以,絕不能因為員工不適應、不支持就放棄。流程化是十分必要的,必須堅持、堅持、再堅持。

透明化管理與員工參與計劃——有效溝通的方法

金魚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裏麵的情況一清二楚。金魚缸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透明,無論觀察者從內部還是外部觀察,所有情況都可以一覽無餘,這對企業的組織溝通管理有一定的啟示。